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致富经

蓬莱果农张玉清:更新种植理念,紧跟市场需求

摆脱“大小年”,果园连续10年皆高产

2020-10-27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李明蔚 来源: 农村大众报
  “今年预计亩产超过两万斤没问题,80以上的大果超过八成。”10月15日,看着即将采收的满树苹果,张玉清信心满满地说。
  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很多果农都会面临“大小年”的问题。但烟台市蓬莱区新港街道刘家旺村的果农张玉清种植的果树,近10年来,一直保持亩产2万斤的高产。
  张玉清今年65岁,种苹果已经有30年的时间,现在家里种着10亩苹果。
  1990年前后,张玉清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苹果种植户。随后,刘家旺村种苹果的村民越来越多。很多村民为了获得高产,苹果定植密度很大,每亩达到110多棵。当时张玉清就认识到,果园必须保持通风透光,因此她每亩只栽种了三四十棵苹果。
  近10年来,村里一些果园老化,不仅通风透光条件差,苹果品质下降,很多机械设备也无法进园。张玉清种植模式则没受到影响,“今年产量最高的一棵老树,套了近2000个果袋,产量超过1000斤。密度小一些,并不会影响产量,反而质量会更好。”张玉清指着一棵20多年的老树说。
  在种植过程中,张玉清一直在琢磨如何提高苹果品质。2000年前后,她偶然听收购商说村里的一些苹果表光不好,经常有果锈,苹果个头也偏大。“收购商比较了解市场,他们反映的这些问题,必须及早改正,否则,过几年我们的苹果在市场上就卖不出去了。”于是,张玉清开始更新一部分新品种。新品种表光更亮,个头更均匀。
  近年来,随着烟台当地苹果品种的不断更新,苹果表光越来越亮,口感也越来越好。5年前,张玉清又更换了一部分新品种。
  现在,走进张玉清的果园,不管是20多年的老树,还是新树,都挂满了果。没有因为品种更新而影响产量。
  “要种好苹果,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必须紧跟市场需求,还要有超前意识,这样种出来的苹果才能卖高价。”张玉清总结自己的种植经验时说。
  在苹果种植管理过程中,张玉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管理,根据每棵果树的长势情况,进行不同的肥水、田间管理。正因为如此,她被当地很多人称为“苹果妈妈”。
  同时,张玉清还不断摸索适合当地的管理技术,并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周边村民。由于种植水平高,张玉清还被山西省的一个县聘为果业技术顾问。
  张玉清是蓬莱苹果生产的一个代表。近年来,蓬莱不断引导果农掌握果树管理技术,加速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精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推广,创出了“高投入、高技术、高亩产、高质量、高价格、高效益”的“六高”蓬莱生产模式,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