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悦读

◎书评

中国气派 时代强音

——读《献给农民的颂歌》

2016-08-08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文/王楗夫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读了韩喜凯著的《献给农民的颂歌》(下称《颂歌》)就会发现:其神思凝虑中国梦想,其主题揭示中国道路,其气势汇聚中国力量,其风骨彰显中国精神,使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浑如临涧听涛、眼底观澜,深深感到作者心灵深处激荡的逐梦情怀,不愧为一部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时代强音。
一、《颂歌》神思,凝虑中国梦想
  为文千虑,神思为先;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纵观中国诗歌发展史,诗词大家虽百代腾跃、各领风骚,但就其文思而论,无不心系天下兴衰、忧患国运民生。若无如此胸怀境界,实难写出千古不朽的佳作。中国是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梦就是中国梦。
  《颂歌》作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年前诞生的山东农民之子,作为从广阔农村成长起来的一名领导干部,作为从广袤土地上走出的中国诗歌艺术传承者,其身之所处、心之所系、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全然与农民有关。
  在作者的记忆中,农村原本就是一幅古朴清丽的风景画:“一个村落/一片树林/一条小河/一座石桥/构成了古朴的农村/别致而清新。”这样的村落原始而清新,舒展着思想的根须,生长着心灵的禾苗,聚集着祖坟的灵气,贯通着谱系的血脉,是家族繁衍的精神家园。作者写道:“农村/我们的家园/我在这里生/我在这里长/直到求学/离开家门/时光荏苒/一晃六十春/村里的土地/养活了我和家人/每每想起/牵挂于心/村里的长者/童年的玩伴/浮现在脑海/可敬可亲。”  君自故乡来,自知故乡事。在作者眷恋中,他走出的那个村庄“傍山依水/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的人/以地谋生/与禾为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岁岁年年。”如此笔触所描绘的,岂止是自己的故乡,简直就是中华故园。
  纷纭复杂的时代背景、波澜壮阔的农村变革、勤学善思的秉性品格、异常深厚的理论功底、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使作者在《颂歌》构思创作中没有局限于铺展故园山水画卷,而更多地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纵横丘壑、思索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关注中国农民的梦想追求。在追索中国梦伟大斗争中,他写道:“有了土地/农民就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希望/更有了动力/农民赤心跟着共产党/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根据地。”
  在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他写道:“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凡的构想/宏伟的蓝图/犀利的目光/正在阳光下聚焦/在阳光下凝聚力量。”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将犀利笔触聚焦中国农民的心灵世界,捕捉到中国农民前进的足音:“农民正在释放着正能量/农民有坚定的信念/炽热的愿望/农民贴心跟着共产党/坚持改革/坚持开放/脚踏实地/不断创新/建成全面小康/走向富裕生活/实现伟大梦想。”
  很显然,关注中国命运、思索中国梦想正是《颂歌》创作的出发点,作者传承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全景式反映中国农民命运的历史变迁,描绘中国农民倾心追梦的愚公之志,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立场,创造出千汇万状的诗词作品,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颂歌》主题,揭示中国道路
  主题被喻为文章的“主脑”“统帅”。文章主题一定,则经正纬成、理定辞畅;若文章主题未定,则难以取法状貌、差词遣句。由于诗词作者无法脱离特定时代而思索,因而诗词主题就是时代主题。
  作为革命之路的见证者、立国之路的奉献者、强国之路的拥护者、复兴之路的追随者,《颂歌》的作者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民族复兴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童年的苦难经历、少年的辉煌记忆、青年的激情燃烧、壮年的改革情怀,还是老年的复兴畅想,都像激流澎湃于《颂歌》万千诗行之中。有人说,“诗圣”杜甫面对染血的土地游走苦吟,其诗词沉郁顿挫,使人从中了解到历史的真实,故有“诗史”之称。通读《颂歌》不难发现,其实《颂歌》就是一部探寻中国道路的恢弘诗史。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千辛万苦中走出来的。从上海望志路上开天辟地,到嘉兴南湖上红船起航,中国道路从此有了开路先锋引领和亿万农民追随。作者写道:“共产党和农民/水同源/树同根/经历不到百年/往事铭记在心/救国救民/不惜舍其身/谁也难能替代/谁也难能相提并论/黑白分明/清浊可辨/共产党真心为农民/谁也休想离间/共产党是农民的领路人。”
  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是前途渺茫的小路,而是迈向民族复兴的新路、正路、大路。《颂歌》通篇描述中国道路的选择、开辟、奠基、探索、转折、发展等重大历史片段,俨然一副起伏跌宕而百折不回的漫道雄关图。
  在中国道路选择上,作者写道:“农耕文明出现在大地上/太阳便拥有崇高威望/万物生长的依靠/农民世世代代追随太阳。”在中国道路开辟上,作者写道:“舍生忘死/忠心赤胆/听从党的召唤/英勇顽强的农民子弟/只知向前/向前/向着胜利/向着美好的明天/农民将点燃的火种/广为扩散/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在中国道路奠基上,作者写道:“砸烂一个旧世界/不易/建设一个新世界/更不易/百废待兴/满目疮痍/何处着手/不能观望/也不能太急/统揽全局/分步实施/利用农村资源/依靠农民之力/支援城市。”
  在中国道路探索上,作者写道:“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没人熟悉/还要坚持/别无它路/只有尝试。”在中国道路转折上,作者写道:“记忆的接力棒/传递到那年冬天/大雪纷飞/气候严寒/冰天雪地/孕育流暖/已经苏醒的灵魂/对走势虽然扑朔迷离/但方向感却愈益明显/正待奋起的农民/盼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在中国道路发展上,作者写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民心里充满阳光/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持改革开放/为打造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不断书写农业农村发展的文章/扶贫攻坚/自立自强/稳中求进/全面建成小康/坚持不懈/建设美丽家乡/昂首阔步奔向前方/实现梦想。”
  《颂歌》作者在铺展中国道路的同时,也以引领时代的气度铺展着自己的心路。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当今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时代,更多诗人关照读者多元审美趣味,诗词创作风格日益呈现多样化,但往往忽视主旋律。《颂歌》作者则保持初心、坚守定力,竭力弘扬主旋律、展现正能量。
三、《颂歌》气势,汇聚中国力量
  善为文者,必先动气;诗词兴作,气韵天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诗词气势源于诗词作者的才气和底气。有道者必有德,有德者必有言;道正而才养,德广则气盛,气盛则文胜。《颂歌》气势之盛大,既得益于作者的先天禀赋,更得益于作者的后天滋养。
  作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抱定振兴中华的政治抱负,因而厚植诗文创作的大本大源,使自己创作的诗词吐纳天地浩气、聚焦民心民力,独具正大光明之体、经天纬地之略、雄浑健朗之气、博大悠远之韵。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赢得农民。看不到农民的力量是缺乏革命信心底气的,而缺乏革命信心底气的作者断然写不出气势磅礴的雄文华章。
古人云:义深而意远,意远而理辩,理辩而气直,气直而辞盛,辞盛而文工,文工而异彩纷呈。对中国力量的深切思考正是《颂歌》创作之所以能够义深意远、理辩气直、辞盛文工的文脉根基。
  《颂歌》作者不仅发现了农民生活,而且发现了农民伟力,因而从全新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作了诗化概括。这是作者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述:“人类发明农耕/历史久远/农民世世代代/耕耘着农田/即使/改朝换代/外敌入侵/天下大乱/总是靠农民的力量/托住社会的底盘/维系着最基本的生存运转。”
  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与战争规律的探求:“神圣的革命信念/激活了农民的觉悟/他们向着战旗/举起双臂/众志成城/同心合力。”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力量的思索:“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本’/是民心/是民力/是军民关系的交织。”
  这是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解读:“阳光下的农民/识大体/国家有困难/农民有土地/为国出力/主人义不容辞/有力气/有粮食/报效国家/正当其时/国家的事/不论大事难事/做了主人的农民/当成自己的事。”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罔顾社会发展阶段性规律特征,或无原则倒退,或无根基超越,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为此,作者写道:“超越的生产关系/现实的生产力/靠那动听的理论/靠那蠕动的嘴皮/妄想达到目的/是多么的无知/瞎指挥/农村工作当儿戏/浮夸风/用数字堆砌政绩/命令风/用高压掌控民力/好大喜功/用假大空填充虚荣心理/称得上的‘四害’/倾巢而出/失去理智。”
  当改革春潮涌动中华大地时,作者难抑对中国改革的热情赞颂:“改革的关隘一旦打开/人多势众的农民/便勇往直前/谁能阻拦/农民要脱贫/农民要饭碗。”如此诗句传递的,不亚于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益增其奔猛之磅礴水力,也不亚于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益增其怒号之强劲风力。潮起潮落,排山倒海,力之所及,摧枯拉朽。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都在改革大潮中被荡涤为尘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走进了作者的视野:“顽强的生命群体/又是农民的创建/伟大的农民工/撑起了城市建设的大半个天/实现城镇现代化/仍然需要农民工的奉献。”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作者写道:“还在路上/农民铁心跟着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民甘愿奉献一切力量。”
  当今中国诗坛,浮躁之气不可谓不盛,但《颂歌》作者在聚焦中国农民力量、探寻中国发展规律的同时,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彰显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政治定力,为中国诗坛创造了巨大的气场,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四、《颂歌》风骨,彰显中国精神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诗词风骨是诗词作者追求真理的精神品格。诗词作者大都从特定的民族文化积淀中汲取智慧力量,因而诗歌精神即民族精神,诗品即人品,诗魂即民魂。要想创作出让一个民族永久传承的诗词,就不能缺少民魂。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研读《颂歌》就不难发现:实事求是、民本情怀、圣贤境界正是《颂歌》的精神品格。
在《颂歌》构建的精神高地,最令人称道的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是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体现。在作者看来,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握正确的历史观/不会有偏见/更不会拿假话当真/说话要有底气/做事讲良心/农民说的是老实话/做的是老实人。”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脱离实际/就是与真理背道而驰/伤害群众/殃及社稷/农村的大好形势/被人为伤及/欢乐变哭泣/到处是亏欠/满目是贫瘠/亵渎了真理/不能回避/只有铭记/这是铁的事实。”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超越阶段/热衷空谈/思想僵化/主观片面/搞砸了多少事/折腾了多少年/失去了多少机会/编造了多少谎言/臆想/武断/背离真理/守缺抱残/曾经的十年浩劫/弄得国穷家贫/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此锋芒笔触,可谓入木三分,充分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精神和光明磊落胸襟。若有半点明哲保身之意,断然写不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诗句。
  在《颂歌》构建的精神高地,最令人称道的还有民本情怀。身为农家子,自知稼穑难。作者不改民本初心、保持平民本色,并将民本情怀融入《颂歌》创作,体现着作者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悲悯。
  作者敬民,故而把农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农民/名副其实的土地神/他们用真情义举/唤醒了人们向善的灵魂/农耕的历史/农民的足痕/又是历史之根/离开了农业/文明失去凭信/不讲农民/人类无史可寻。”作者重民,故而把农民看得重于一切:“农业/百业之尊/寻祖/寻根/只有一个去处/广大的农村/重视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是人心的向善/是世人的感恩。”作者爱民,故而哀怜民之多艰:“一场自然灾害来袭/与无端的人祸/双面夹击/仓里无粮/锅里无米/兜里无钱/衣不蔽体/农民挨冻受饥/这家饿死人/那户水肿病告急/惨不忍睹/农村哀声四起。”
  作者忧民,故而关注粮食安全:“中国人口多/谁都要吃饭/餐桌上的主食/理应是国产/饭碗/不能让外人端。”作者为民,故而为农民鼓呼呐喊:“粮以地为本/民以食为天/农田锐减/令人胆寒/保住饭碗/保护有限农田/这是中国农村/必须守住的红线。”作者亲民,故而替农民忧患伤感:“移民确实伤感/老人怀旧/青年恋友/故土难舍谁愿走/苦哀求/皱眉头/搬迁的命令无折扣/唯有泪花流。”如此敬民、重民、爱民、忧民、亲民、为民的惺惺相惜之笔,可谓古道热肠,充分体现着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厚情感与人本关怀。
  在《颂歌》构建的精神高地,最令人称道的更有圣贤境界。“圣者,通也;贤者,多才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圣贤崇拜,中国人民崇拜的圣贤人物大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人物,在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力量,背负着让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使命责任。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就在于其诗歌包蕴家国天下、为天下苍生而歌。
  《颂歌》作者长期在党建思想理论战线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等领域工作,这就决定其诗词创作无意关注闲情逸致、虚境俗物、风花雪夜,而更多地关注民心民力,因而更能够构建起追慕前贤的精神大厦,彰显正大光明的宇宙气象。“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太阳是宇宙之子和万物之源,但在作者笔下太阳被赋予特殊的人文内涵:“太阳的品格/宇宙的高尚/宽容/奉献/无与伦比/勇于担当/公平/正义/惠及四面八方。”宇宙万物是平等自由的,作者笔下的村庄保持天人合一的宁静和谐:“白鹅在河中嬉戏/知了在树上吟唱/蝴蝶为芳草起舞/蜜蜂在追逐花香/麻雀觅食喳喳/蛙声充溢池塘/大自然的交响曲/胜似那美妙乐章/唱响了自然生态/奏亮了田园风光。”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但作者认为社会进化动力是围绕土地的斗争。作者写道:“有了人类/土地便有了价值/社会进化/土地升值/土地/象征着财富/彰显着权力/强取豪夺/刀枪剑戟/兵书战法/演绎得淋漓尽致。”农耕乃衣食之源、文明之根,作者笔下的农耕文明与农民权益息息相关:“自从三皇五帝/农耕中原/农业地位非同一般/地与权/紧密相连/古时的农业/可圈可点/栽培技术/修渠筑堰/先农留下了宝贵遗产。”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如此发古幽思、意在当代的诗句,恍若历史与时代的交响,展现的是中国当代诗歌的大意境、大情怀、大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当今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甚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问题上发生偏差的情况下,《颂歌》创作坚持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