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要闻

推广三个简办模板,扭转了农民“想改不敢改”的不良风气

丧事简办在莱芜蔚然成风

农村大众报记者花宇通讯员张文霞王敏

2016-08-08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从2013年开始,莱芜市就将丧事简办作为移风易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广泛推行。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地99.5%的村(社区)已经实现了丧事简办。可以说,丧事简办在莱芜,已蔚然成风。
  农民之所以接受、形成新的丧葬习俗,不仅因为受村规民约制约,更因为移风易俗工作真的化解了他们的怨气,减轻了他们负担,将他们“想改不敢改”的不良风气一举扭转了。
一新一旧看变化
  莱城区高庄街道安仙村从2013年底推行丧事简办。2015年,村里投资56万元,建成了高规格的告别大厅,所有的丧事一律在此举办。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对村民约法三章,对老风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三天丧,改为两天丧甚至一天丧;取消吹鼓手,改放哀乐;取消磕头,改为鞠躬;宴席改为大锅菜,烟酒一律不上……
  看到现在一切从简的新风气,安仙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樊佃海,回忆起自己2003年操办家人葬礼的“盛况”。“那时候,光白大褂子就做了100多件。请了两班吹鼓手,一班8个人,一前一后在路上走半天。请了3个厨师,一桌10个菜,至少摆了20多桌。”樊佃海说,“记得那时候花了将近一万五千元,在当时真是不少钱了。”
  目前,莱芜市农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的覆盖率达到99.5%,91.8%的村修改了村规民约,对丧事简办进行明确。现在,莱芜在全市推广了传统模式、追悼会模式和社区模式三个丧事简办模板。
一繁一简看受益
  在莱芜市高新区郭家沟村,张贴着一张丧事简办前后费用对比表。村里2013年去世的3户人家,办丧事最多的花了17750元,最少的也花了15800元。这其中最大的两项开支是花圈回烟和接待用酒,均在五千元左右。2014年推行丧事简办后,村里所办的14场白事最高花费4600元,最低1350元,平均花费2954元。原先最费钱的烟酒钱,都压缩到了千元以下。一繁一简对比下来,一场丧事平均少花了13523元。
  据测算,莱芜推行丧事简办后,取消吹鼓手平均节约1200元,大锅菜招待平均节约3500元,控制白大褂平均节约1000元,严禁花圈回烟平均节约3000元。仅此4项,至少平均节约8700元。过去,一件白公事至少花费5000元,有的甚至几万元。现在,只需要花费2000元左右,平均节省费用达70%。从2014年以来,莱芜市仅白公事就节约支出2.6亿元以上。
  从繁到简,不仅省了钱,还减少了对社会的干扰,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一次,外村来人到安仙村吊唁逝者。等到仪式结束后,一看表,发现从头到尾还不到半小时,回去不耽误干活。“在过去,光磕头就得排队,一队人光磕头就要两分钟。再加上中午吃饭喝酒,大半天时间就没了。”樊佃海说。现在,逝者的家属在出丧次日,就可以正常工作学习了。
  人们的生死观、养老观也在悄然改变。在很多村,老人看到新式的简洁丧礼,开始给儿女打招呼、做工作:“我看我老了以后,也就这么办。省下这笔钱,活着时候给俺们割点肉、买点鸡蛋吃,不比啥都强?”
52年看出人心向背
  移风易俗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去?到底能不能得民心?到底有没有生命力?莱城区高庄街道曹家庄村,用52年的时间,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肯定答案。
  曹家庄村52年坚持举行追悼会,41年坚持丧事不破孝,31年坚持逝者统一进公墓。当有村民去世后,村里在逝者家门口的路上举办追悼会。村书记吕昌华说:“奏完哀乐,村里统一献花圈并全体默哀,再由一名村委代表致悼词,最后请来宾讲话。结束后,遗体就被送上殡仪车。”整个追悼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而全部的丧事活动也限定在一天内。
  念悼词,是追悼会的精华。悼词由村红白理事成员执笔,对逝者的一生特别是优点进行回顾总结,并号召在世者学习其闪光点以教育后人。1978年以来,村里每一位逝者的悼词都留存下来。这场简短而肃穆的追悼会,是曹家庄村全体村民,对逝者最庄重的告别和最大的尊重。
  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简洁丧礼已经在曹家庄深入人心,无人可以动摇破坏。吕昌华认为,只要能咬牙坚持,不开口子,就一定会赢得老百姓真心支持,将移风易俗的成果巩固下来。2004年,上任村书记张敬悦的父亲去世。张老先生在村里德高望重,五个儿子也都事业有成,其长子强烈要求为老人大办丧事,以示孝道。但张敬悦不想破坏规矩,和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反复做其兄长的工作,最终采用了追悼会模式。吕昌华说:“以前,也有村想学我们,也坚持了几年。但就是因为有位老干部去世,其子女很强势,村里开了口子,也就坚持不下去,前功尽弃了。”
  现在,曹家庄村周边的村庄已基本实现了丧事简办。作为先行者,吕昌华提醒后来者:“关键是坚持。至少抓个两三年不放松,移风易俗的成果就能保住。”
  编者按 山东在提前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启动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今后五年,山东将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大力加强乡风民风建设,推动农村“软环境”与“硬环境”同步发展,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前不久,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莱芜市、淄博市、泰安市、乳山市、蒙阴县和巨野县作了大会发言。本报记者走入这些已经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效的地区,看移风易俗工作给当地农村带来的新风貌,倾听农民的心里话,并对一些好做法进行介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