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头版

把收购农产品的大车拽回来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王星

2015-04-03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最近,有沈阳“胡萝卜第一村”之称的沈北新区尹家乡新农村的村民愁眉不展:全村收获的2000多万斤胡萝卜深藏地窖,少有人收购,往年络绎不绝收萝卜的大车,今年不见了踪影。
  事情经媒体多次报道后,引起了关注:当地市民、机关事业单位食堂、批发市场及超市纷纷到村里采购“爱心胡萝卜”。由于价格很低,村民们这一茬赔本已成定局。看到这么大的亏损面,在同情村民的同时,很多人都想知道,往年收胡萝卜的大车为什么不来了?
  一直开大车收胡萝卜的陈先生,今年却舍近求远,去福建收购胡萝卜,他给出的解释是:“南方的胡萝卜是今年新下来的,而且外形好,能卖到2元钱以上,利润高,今年大车都去南方收了。”而在央视的新闻报道中,笔者还看到了这样的镜头:村民地窖里的胡萝卜,包装都是蛇皮袋,袋子也不统一,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肥料袋子,有的是饲料袋子;村民从袋子里倒出来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差别也比较大;而从福建、山东等地来的胡萝卜,包装统一为透明塑料袋,胡萝卜不仅直,而且大小均匀,零售摊贩说,这样的胡萝卜要比当地的胡萝卜好卖。
  而综合各级媒体的报道,笔者得知:新农村有700多户,全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胡萝卜,虽然总体种植面积很大,但村民一直各种各的地,而且家家户户是只管种,不管销,都是坐等客商上门收购,多年来也没引进新品种;尽管从2012年就出现了滞销,但经当地政府努力及媒体呼吁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这一情况,并没有引起村民足够的重视。
  不难看出,大车不来新农村收购胡萝卜,可以说是以上问题积累的结果。
  目前,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及交通物流的便捷,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已是常态,面对今天快速变化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农户如果还是一家一户单干,不走合作的路子,不改良品种,不认真研究市场,生产往往会与市场脱节,成为盲目生产。农业生产,埋头实干很重要,但抬头看路更关键!
  好在,新农村胡萝卜种植户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表示今后要尽快组建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并统一生产流程,创出自己的品牌。而沈阳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何立兴也建议:一种蔬菜的种植和销售,不能只看一个地方的情况,更要看全国的整体情况;现有的粗放式农业,要向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产业链转型,只有这样才能让开走的大车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