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评论 A4

中企走出去要克服“控股权”欲望

  • 日期:20150306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市场观察员陈植说过一件事:有几位企业家朋友前两年就收购了数家欧洲企业,但整体收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家过度强调“控股权”,从而缺少了一个当地合作伙伴,帮助他了解当地文化、法律法规并建立生意网络。最终,这些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陈植所说的“控股权”欲望,在“走出去”的中企里具有普遍意义。

    偏好“控股权”是有原因的。这些企业担心如果不控股,会处处受到外资的制约,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只有控股,掌握绝对话语权,才感到放心。中国的企业家们宁愿多投钱,也要尽可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控股权”的渴望,是为了最大限度消除不确定性,获得一份安定感。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控股未必一定是好事。

    首先,风险巨大。控股要投入很多钱。对于从来没有“走出去”经验的中企来说,一次性巨资投入无异于豪赌。

    其次,不利于本土化经营。能够成功“走出去”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成功实施本土化的企业,特立独行的企业往往很难成功。中企控股的企业,其经营理念和文化等,必然以“中”为主,以“外”为辅,会造成经营理念和文化的激烈碰撞,企业发展迟迟走不上正规。

    再次,容易引起猜疑。一国企业和民众往往对外资进入具有天然的戒惧心理,企业担心受到排挤,员工担心待遇下降或生产条件恶劣,政府担心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对合作附带了很多苛刻的条件和限制。如果中企要求控股,则条件更加苛刻。

    相反,如果先期投入10%或20%,摸摸石头,试试水,一则万一失败,损失也不大,不会对企业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二则通过小投入,重点磨合双方合作的理念和文化,找出问题和方向 ,为今后加大投入奠定基础 ;三则消除外方不必要的担心和疑虑,便于项目迅速推进。

    如果双方经营理念和文化磨合较好,产品技术和市场有前途,双方有强烈的扩大合作愿望,此时中企加大投入甚至控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控股不是为了“充大个”,控股也不能获得百分之百主动权和安全感,控股甚至能使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包袱。是否要控股,企业真的要冷静——尤其在自己只有一腔热情而无实战经验的情况下。

    专家提醒:中企投资收购欧洲企业时,要特别注意隐性成本开支,它很可能抹杀你的所有投资收益。很多欧洲国家法律非常重视保护员工权益,当企业需要调整重大经营决策时,工会有很大的投票权否决新的经营决策。所以你在决定收购这家企业股权前,首先得找到一个懂得与工会打交道的人,在符合当地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为雇主降低尽可能多的成本开支。

    我们建议,中企投资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时,要特别注意防范政治风险。政权频繁更迭可使巨额投资泡汤。规避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投资前最好与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密切联系,悉心听取大使馆的意见——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