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观察 A3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产业结构调整应因地制宜

没有高素质的国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没有科学技术的领先,想实现产业升级是不可能的

  • 日期:20141222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记者 曹凤芹 济南报道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院长黄少安21日做客齐鲁大讲坛时表示,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一般是到了经济危机或经济不景气、增长速度陷入低谷时,其会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把落后的产品、落后的企业、落后的产业淘汰掉,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

    黄少安表示,根据“新常态”对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分析,中国已经从原来依靠要素投入 (人力+资本),进入到依靠TFP(人力质量+技术进步)的阶段。要素投入一般可以带来经济快速增长,而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调整不等于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目前在宏观意义上关注的焦点。“现在各级政府一说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想到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将产业结构调整等同于产业升级。”黄少安说,各个地方政府说到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到处搞高新技术产业园。

    黄少安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不同产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不同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完全不同的,要受具体的资源和起点的约束。

    黄少安认为,产业升级是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和升级也是产业升级的一方面,不要一说产业升级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社会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的财富都是靠工业和农业部门创造出来的,我们要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新体制来改造和提升已有的产业。”

    黄少安说,对山东而言,就是怎么提升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水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质量,而不是片面的搞新产业,“生产电脑是高端的,但还是制造业。”

    “目前这个阶段,政府最应该干的事就是花钱培养培训国民,提高他们的文化和技术素养,将钱投在人身上。”黄少安表示,没有高素质的国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没有科学技术的领先,想实现产业升级是不可能的。提升投资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经济蓝皮书,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经济增长7%左右”。

    “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6.5%-7%,已经很快了。”黄少安说,现在应该关心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经济增长质量。

    现在很多专家都在批评,中国GDP增长还是靠投资拉动为主,投资拉动占的比重太高。“这种批评至少对于中国现在的绝大多数地区来说是不对的。”黄少安说,现代化的两个轮子,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就是造工厂,城市化就是造房子。”中国大多数地方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造工厂要投资,造城市、造房子要投资,不投资完成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

    黄少安表示,应该注意的,不是不该以投资拉动为主,而是如何提高投资的效率,改善投资的主体结构。中国经济“两头在外”,解决了就业问题,应该说这是高效利用了全球市场,这是中国必须经历的阶段。“但是现在,中国可以考虑产业升级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