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评论 A4

土地出让金审计:“掀起你的盖头来”

  • 日期:20140901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董彦岭 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

    自8月中旬起,国家审计署开始对土地出让金进行大范围审计。2001年到去年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翻了30倍,去年突破4万亿元,总额累积19.4万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占据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基本处于封闭运行状态。通过这次大范围审计,这些资金的来龙去脉将会相对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长期以来,土地出让金收支因其不透明而饱受诟病。在2008 年和2010年国家审计署的抽样审计中,即发现多城市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的情况。土地出让金的封闭运行,地方政府自己就可以说了算,不需要接受人大监督,偶尔接受审计调查,土地账难免成为糊涂账,导致乱象丛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截留收益。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需按比例提取用于教育、农田水利支出,还需与上级财政分成。因此,一些地方通过做高征地拆迁和土地开发成本,降低收益,达到截留收益的目的,扩大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体外循环。尽管国家严令土地出让金收支全部纳入预算,但2010年审计公告仍显示,被审计的11个市约20%的征收额没有纳入预算管理。有的长期沉淀在过渡账户,成为地方政府“小金库”,有的甚至被违规用于建设办公大楼。——随意减免。一些土地招拍挂以后,开发商只缴纳保证金就开始用地,余款长期拖延不缴,要求协商减免。许多地方政府用减免土地出让金的办法招商引资,主要领导可随意减免,导致土地出让市场混乱,寻租空间扩大。——侵吞挪用。土地出让金账户长期脱离监管,为少数贪腐领导侵吞挪用提供了机会。有些直接侵吞土地出让金,有些将账户资金违规借给和自己有经济勾连的企业使用,形成官商同盟,谋取私利。通过大范围审计,揭开土地出让金收支的盖子,就是要遏制以上弊端,暴露和打击土地出让金管理中的违规和腐败行为,让土地出让金收支在阳光下运行。但仅仅揭开这个盖子还是不够的,需要一系列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与之配套。第一,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进一步匹配。地方政府之所以要拼命保住土地出让收益这块“自留地”,对土地收益使用情况“欲说还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事权大、财权小,倒逼其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自由支配财力。土地出让收入不可能每年都大幅度增长,转折点到来时,地方政府的财力何以为继?其实今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爆冷,已经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敲响了警钟。第二,将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规范化。土地出让收入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而这些收入的形成竟然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的约束,长期处于地方政府自我管理状态,这是很不正常的,将来这部分收入也要像税收一样,进入本级人大监督程序,要有详细的预算明细。审计毕竟是一种事后监督,而且是不经常,不全面的。要形成一种经常化的监督机制。掀起土地出让金的“盖头”,肯定会引起许多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安。因为从之前的抽样审计的结果看,这里面肯定会存在违规和腐败的问题。既然这个盖子早晚要揭,那就不如早揭。揭得越早,违规和腐败就会越轻;早日盘清家底,财税改革才能早日推出,地方政府才能建立起不依赖土地财政的健康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机制。是脓疮,越早挤破越好;不是脓疮,晒晒也更健康。毕竟,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不论是税收资金,还是地方政府基金,都是公共财政资金,都是老百姓的钱,老百姓有权知道收了多少钱,钱用到哪里去了,用得是否合理?让土地出让金阳光运行,才能使这些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并最终沦为地方政府少数领导干部随意决策和利益授受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