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观察 A3

校名趋同化 特色恐流失

高校更名潮背后的“追名逐利”

  • 日期:20140707
  • 作者:记者 曹凤芹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记者 曹凤芹 济南报道

    在高考志愿填报前夕,山东又有3所民办高校实现改建、更名。山东省政府日前下发通知,在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基础上建立齐鲁理工学院,在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改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改建山东华宇工学院。其中,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为独立学院更名,另外两所为民办高职升格本科并更名。

    据报道,2013年5月至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有123所高等院校更名。其中高职大专更名为普通本科,或中职中专升级为高职专科院校的,有43所,新建高职专科院校39所,其他则因为转设、合并或撤销建制而更名。

    “大学的校名不是不可以改,比如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分手’,独立授予文凭,校名中应不再有母体学校的因素,可更改校名,但改名必须谨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名是一所学校的脸面,也传承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大学不在于大,不在于名,而在于个性、特色和灵魂。”熊丙奇认为,高校频繁更换校名,带来的不只是“走错门”问题,更折射出学校急功近利,迷失办学方向的问题。提升办学地位?

    上世纪90年代末地方院校争相大合并,一批大学甩掉了校名中的“化工”“钢铁”“机械”等专业性十足的字眼,改为“科技”“理工”“财经”等听上去响亮的名号。

    据相关部门统计,从2008年3月至2013年,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加上最近一年更名的123所大学,近6年共有380所大学更名。更名的大学中,科技、财经、工商、工程、理工这些名词依然是院校最喜欢的热门词。

    山东变更名称的高校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曾有40多所高校对校名进行过变更,升级与合并是主要原因。

    对于更名后的变化,经历过更名的某驻济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直接影响就是对教育行业并不了解的人士会因此对学校的印象有所加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会提高报考的热度,间接提升生源质量。”

    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考生和家长对学校不太了解,选学校时往往主要看学校的名字,觉得名头越大越好。“国字头的院校比省字头的好,省字头的院校比地市的好”、“大学比学院好 ,学院比学校好”是不少家长和考生的共识。

    熊丙奇对此表示,“更名关系到学校级别、层次和待遇等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利益驱动。在我国,高校级别越高,在招生机制、政府行政拨款等方面就会获得更多资源,这从外部迫使了某些高校把更多精力花在改名上面。”亟待推进社会评价

    有些学校在升级、合并、转设的基础上更名,而有的学校只是变了名称。而称谓的改变给考生带来不少麻烦。网友“脱掉马甲”表示,报考时看名字觉得学校“高大上”,进校后发现只是披了个漂亮“马甲”。还有报道称,由于高校都热衷于“时髦”的校名,“科技”、“工程”、“理工”等校名扎堆,湖北多所高校名字因此十分相似,导致开学时经常有新生走错校门。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全国不少高校更换名字,多数高校通过合校改名后,办学实力有所增强,但个别院校也想通过时髦校名吸引考生注意,考生报志愿时应该注意看学校的“前世今生”,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不要被名字所蒙蔽。

    其实,大学改名并不是一改就灵。校名往往概括了高校的专业结构,涵盖着该校的历史文化、办学优势,贸然改名不仅加剧大学同质化倾向,也有损该校的原有底蕴,使其已有的声望、品牌、影响力逐渐黯淡。以四川大学为例,该校在合并原成都科技大学后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以博得更大名气,谁料不少人却以为这是一所新冒出来的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因此受到不小影响,后校方又恢复了“四川大学”这一老字号招牌。

    “频换更换校名,是我国高校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的一个缩影。”熊丙奇认为,要遏制高校更名的冲动,从根本上要改变对高校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舆论评价大学时,也极为功利,比如,用‘是不是985、211工程学校’来评价学校的办学实力,以‘是大学还是学院’来给学校划分档次。”熊丙奇说,这种评价只会加重高校的功利化。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独立院校,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空 间,就必然在一个所谓好校名上下工夫。

    他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转变政府管理高校的模式,淡化对高校的行政评价,积极培育并推进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每个学校安于其位,办出自己的学科特色。在每一个层次都要有极具特色的一流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