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前途与钱途孰重 A2

专业选择理念中美大不同 或期待收入或更注重阅历

报志愿:向左走?向右走?

  • 日期:20140627
  • 作者:记者 戚晨 牟德鸿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高考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偏爱热门专业,这一方面是当下我国产业结构的折射,也体现出个人职业规划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导报记者 戚晨 牟德鸿 济南报道

    随着高考成绩出炉,又一轮“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故事在众多有高考生的家庭上演。各省状元们的“成功学”讲座,给了很多家长“真理”似的建议;亲戚朋友但凡有 “成功经历”的,也都成为被咨询的对象。

    大考之后,“报志愿”成为每一名高考生都要面临的第二次考验。

    “在美国,高中生同样会面临升入大学的SAT考试,也同样受到美国中学生及其家庭的重视。”美国驰遨国际创始人吕菲菲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吕菲菲在美生活工作多年,对美国的高考制度多有了解,而且她的子女也先后参加过SAT考试。在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美国考生及其家庭面对SAT考试的态度和对专业的选择,或许会成为中国考生及其家长的一面镜子。产业背景左右专业选择

    近期,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NACE)发布了一份2013届毕业生薪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升至4.5万美元,较2012届毕业生增长了5.3%。NACE执行董事梅克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工科毕业生的薪酬涨幅不大,却是最高;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的薪酬排名第2;商科毕业生也以5.4万美元的年薪跻身前三。与前一年一样,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薪酬仍是最低,2013年的平均起薪仅为3.7万美元,其同比增幅也最小,仅为1.9%。

    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对欧美日等地的高等教育体系有过多年研究的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黄海啸介绍,美国高考一年之内可以考多次,学生可以最优成绩报考心仪大学,他们报考时也多半能够遵从自己的意愿。

    黄海啸认为,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拥有的发达的尖端技术产业和繁荣经济带来的完善的服务体系,使美国社会能够为其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对宽松且薪水可观的就业机会;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企业居多,有的甚至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只能供职于制造业、初加工业等附加值相对偏低的产业领域,薪水相对较低,更多地是为谋生而奔波。

    美国碧赛斯教育基金会亚洲分会会长关海燕告诉导报记者,她的女儿已经工作,儿子在读大二。当初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曾经咨询过她。她把目前北美、亚洲以及世界的经济状况和儿女分享,让他们清楚所选专业未来的前景和可能性。最终,女儿选择了体育健康专业,因为她从小热爱运动,希望从事健康行业的工作。关海燕也预见到,未来健康、运动行业将是朝阳产业。

    关海燕还表示,女儿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她没有帮忙。

    吕菲菲介绍说,正如美剧里所展现的那样,美国家庭也有贫富差距。富有的白人家庭的孩子大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而对于来自亚洲或者非洲的移民家庭,则更多地希望孩子能够从事医生、律师这样相对来说收入稳定且薪水高的职业。

    吕菲菲告诉导报记者,她的一个同学几年前考取了美国的精算师资格证,在美国这是很难拿到的资格证,这名同学也因此拥有了很好的生活。“在美的亚裔学生相对而言比较勤奋,这让他们能够在一些专业门槛比较高的服务业岗位中,有较好的机遇。”吕菲菲说。美国:分数、阅历都重要

    虽然近几年来的扩招让国内高校的门槛大大降低,但“上名校”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因为录取名额非常有限,美国名校的竞争也很激烈。而且,不光美国孩子争,世界各国的有智力、有财力的孩子都来争,竞争就更加激烈。”吕菲菲表示。

    吕菲菲有一位供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的朋友,他的一个孙子学习成绩一般但喜欢参加课外活动。在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前,他参加了一个中学生科学发明展。由于向奥巴马介绍他的作品并上了电视,结果好几家学校都争先录取他。最后他选择了密歇根州立大学,还有幸获得丰厚的奖学金。”吕菲菲认为,“抛头露面”的阅历,对于报考美国大学的学生来说,实在太重要。

    吕菲菲由此说到高考生的专业选择,第一要感兴趣,第二要看前途。“喜欢才能学好、干好,这是大前提。”她建议,面对选择专业,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主心骨”。

    “中国的孩子普遍比较腼腆,对于交际不太在行。相对而言,美国大学对于年轻人的要求却是,你就要有创新力,要有让别人佩服的独特阅历,要有主见,要内秀……这样的毕业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表现都不会太差。”关海燕说。

    对于已经作出志愿选择的考生们,吕菲菲建议,不妨先基于自己的分数和兴趣报考一所本科院校,毕业工作几年后,可以视经济情况选择一个自己挚爱且利于发展的专业继续读研究生。由此,无论是经历还是学历,搭配起来会让自己越发自信。“实际上,学习是一件相伴终生的事情,而接受大学教育只是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到底听谁的?

    家住济南的高考生陈欣同,成绩比一本线稍高。拿到成绩单,短暂的兴奋之后,是选择专业的踌躇、犹豫、担心。陈欣同向导报记者倾诉,“虽然分数够了一本线,但对于我喜欢的大学和钟意的专业,还是没有把握。”陈欣同说她喜欢金融专业,可是经济、金融、计算机等是热门专业,录取竞争极其激烈。稳妥起见,她最终填报了山东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

    陈欣同的父亲很支持她的选择,母亲则不太接受。她希望女儿毕业后做大学老师、公务员或者相对轻松的职业,而不是去从事金融操劳受累,但这显然与陈欣同自己的人生规划——在国内读大学、出国读研、进入投行或者跨国银行——相悖。

    据导报记者了解,像陈欣同这样选择金融、经济、传媒、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避开一些相对偏门、就业前景看似不乐观的考古类、农业类等专业,在高考生中极具代表性。

    “这一方面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在填报高考志愿中的折射,许多家庭希望借此使孩子拥有稳定而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不尽合理的结果,以至于个人对职业规划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可供选择的机会不大。这样势必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又将面临一场同样残酷的就业竞争。”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董彦岭教授分析道。

    “像陈欣同这样,在选专业的问题上,家长和考生之间稍有分歧很正常。”在黄海啸看来,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转型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中,以中国目前大部分父母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背景,其实已经很难给孩子在报考大学专业和人生职业规划上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答案了。

    黄海啸建议,只要分数允许,做家长的还是要优先考虑孩子个人的想法,让孩子尽可能到更具开放性的一线城市的大学去读书,“学习专业知识是一个方面,开阔视野、接受最前沿的思想理念的熏陶,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更有意义。”今后,整个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视野、阅历和适应能力将更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