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金融 B2

银监会对保理业务监管升级

  • 日期:20131213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讯(记者 王雅洁)针对迅速扩容的保理业务,银监会近日发布《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今年7月31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后,监管部门再次对保理业务实施监管升级。

    据了解,《办法》共分为六章,三十八条,对保理业务进行“全流程控制”。《办法》对保理业务、保理融资、应收账款及转让予以定义并分类,规范了保理融资业务流程和重点环节,明确了保理业务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及内部控制等方面要求,同时也规定了违反《办法》的监管措施和罚则。其中,银监会还拟要求银行从严审查交易背景真实性和定价的合理性。

    所谓保理业务,是指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通常用于企业贸易活动。因其适合于日益普遍的赊销项下贸易活动,尤其受中小企业、物流行业、电子商务等领域企业的青睐。

    而随着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上升,特别是贸易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保理业务在中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中国银行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12年保理业务总量为2.8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6.94%;201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保理业务量达1.23万亿元,同比增115.79%。

    国内保理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其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事实上,对于保理业务的野蛮生长,监管部门曾予以关注。早在2013年7月31日,银监会就曾下发过《关于加强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格单保理融资业务准入,所有单保理融资要严格审核基础交易的真实性,诸如不合法基础交易合同、代理销售合同、未来应收账款、权属不清的应收账款等业务品种严禁开展保理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办法》与以前的监管措施相比显示出从严的趋势。在规范保理融资业务流程的同时,银监会还提出要完善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框架。银监会称,管理框架还涉及团队建设、授权管理、前中后台分离、系统建设、风险监测及处置等内容,旨在要求银行建立专业独立的管理架构开展保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