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观察 A3

平安证券相关处罚发酵

华林证券被“刮伤”

  • 日期:20130515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记者 宁佳彦 济南报道

  用“大快人心”来形容平安证券遭罚丝毫不为过,因为这次的处罚不仅包括了对平安证券公司和保荐代表人的责任追究,还包括了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以及保荐项目协办人。遭受处罚的虽是平安证券,承担结果的还有另外一家机构——华林证券。

    “这对华林证券来说是个负面信息,这种时候‘刮边’也能把企业形象刮伤,何况还涉及到高管人员。”供职于东北某地方券商公司的经理聂福宽对经济导报记者如是表示。现任高管难以执业本次处罚追究了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薛荣年、曾年生和崔岭的责任,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了上述人员的证券从业资格。目前,薛荣年担任华林证券董事长兼总裁职务,曾年生担任华林证券副总裁职务,崔岭担任华林证券总裁助理兼投行事业部总经理一职,是华林证券保荐业务负责人。14日,导报记者拨通了华林证券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薛荣年不在办公室,对于相关人员是否还在履职并不清楚。华林证券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员工在前一公司工作时遭到处分,影响了现在公司的工作,该如何处理?

    “在这个行业里跳槽时都会签署一份诚信证明,证明以往的工作中没有受过处罚,这样以后如有问题出现,现公司可以此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过,类似万福生科这样的处罚让事情变得有些棘手。”聂福宽说。他表示,由于没有规定市场禁入,暂时性退出这个行业3年后,可以重新获得相应资格。只是考虑到名声等问题,相关人员重回证券公司可能会比较困难。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内知名证券律师张洪明对导报记者表示,吊销证券从业资格将直接影响到高管资格的认定,高管将面临职务解除风险。根据《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证券公司中从事自营、经纪、承销、投资咨询、受托投资管理等业务的专业人员,包括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都需要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尽管不负责投行的具体业务,失去了这个资格很难在该行业立足。与平安证券渊源颇深平安证券与华林证券其实颇有渊源。根据华林证券2012年度的审计报告,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注资2亿元,持有公司24.78%的股权,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根据立业集团的网站信息显示,立业集团曾经是中国平安的第九大股东,不过在2012年中国平安的年报前10名股东名单上,立业集团已消失。去年2月,平安证券原总经理薛荣年“空降”华林证券并大举招揽平安证券旧部,据传其口号是“不留下平安一片纸”。

    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Wind数据显示,平安证券从去年至今募集金额总计682.3亿元,净利润为8.45亿元,华林证券募集金额总计为221.9亿元,去年的净利润为5009.15万元,两者仍不在同一个量级上。这次“刮伤”带给华林证券的影响,将随时间的推移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