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胜利东营 C3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科技创新演绎市场经典

  • 日期:20100426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马宝忠  丁剑北

    2010年伊始,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就收到了一份别样的“大礼”——蒙古国纵横油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新伟一行,千里迢迢送来一面锦旗,对井下作业公司2009年在当地市场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翻看井下的史册 ,类似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计其数,乃至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华期间 ,有感于这家公司在土方市场的表现,这样评价道:“中国修复油井的技术高于其他国家。经过西方专家进行综合评估,中方的修井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土库曼政府愿继续扩大双方的合作。”

    究竟是什么让井下人创造了这些传奇?又是什么在促使着他们持续不断地延续着这些传奇?

    初战告捷——启蒙

    “我们在全面系统总结闯市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油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确立了依靠科技全力打造国内行业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战略目标。”在谈及2010年井下作业公司的发展走向时,管理局副总经济师、井下作业公司经理彭洪军说道,“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公司从劳务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团队的转变步伐。”

    从一开始带着对市场的懵懂初出茅庐,到如今明确将“依靠科技占领市场”作为发展的信条之一,这是井下人用18年的时间,向市场讨得的“真经”。

    1993年5月,大港油田因为产量亏欠,准备通过招标的方式修复一批久攻不下的报废井,听到这一消息后,井下作业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洽谈。“这不仅是我们大修队,更是公司第一次外闯市场,能不能成功,事关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前景。”井下作业公司修井作业大队队长李广说。

    “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疑难井的井况复杂,电泵套管间隙小、碎物多,又属于高压低渗透油藏,必须要冒喷作业。”他介绍道,“虽然面对这些难题,心里有压力,但是我们自信可以攻克。”

    在随后的技术议标中,甲方人员考察了他们给出的施工方案后,当即表示同意。但随即又提出了一个硬条件:“工期要短,要确定。”原来,在井下公司接手之前,某油田的大修队曾经苦战了7个月却毫不见效,这让大港人变得格外小心。

    时间敲定为30天。从签订合同到施工完毕,井下公司技术人员和干部职工仅用了30天的时间,便优质高效修复了14口老大难井。大港采油三厂的领导惊叹:“奇迹,这在修井史上简直是奇迹。”与此同时,整个石油行业也在惊叹:“狼来了。”

    “之所以会大获全胜,得益于我们的整体环境。我们胜利油田的地质构造本身就很复杂,这丰富了我们队伍的作战阅历,促使我们形成了一些先进的经验、模式。”井下作业公司压裂首席专家卢云霄说。

    尝到甜头的井下人,自此开始,将目光渐渐聚拢在科技创新上。

    卧薪尝胆——铸剑

    然而,在随后的一段岁月里,敏锐的井下人发现,市场格局正在悄悄转变:没有谁是永久的“狼”,也没有谁是永久的“羊”,当初那套打拼天下的技术,一段时间过后,就被同行吸收应用,甚至发展得更为先进,加上一些单位严格的保护政策,更加增添了市场开拓的难度。

    刚刚迎来的春天,陡然多了一层寒意。能不能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科研攻关体系,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核心技术,决定着这匹“胜利狼”的前途命运。从构建这个模式入手,井下人再次吹响了挺进的号角,组织完善起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为井下公司核心科研单位之一,工艺所近年来的变化,生动地反映了该公司为搭建这种模式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我们所的建制,一开始分为工程室和工具室,后来经过调整,成立了压裂酸化工艺室、防砂工艺室、修井工艺室等以不同类型的核心技术为主的研究室,取代了原来的建制。”该所副所长陈东介绍,调整后的建制,克服了过去技术人员分散、沟通不便的弱点,有力地整合了力量,“现在,无论一线碰到什么样的技术难题,后方立刻便有一支相应的专业技术队伍扑上去解决。”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人的变化。通过设立新技术推广奖,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所里那些原来只知道守着办公室的‘秀才’们,为了提供技术服务,一个个都变得生龙活虎,外闯市场的队伍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陈东说。

    笑傲市场——砺剑

    经过一个时期的精心储备、构筑,胜利井下人外闯市场的科技利剑已初露锋芒,尤其是较强的技术攻坚能力,让众多同行羡慕不已。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困扰着陈东,“越来越多的人跑到前线为基层队提供技术服务,潜心于科研的人越来越少,发展到后来,连科研立项都成了问题。”

    “单凭第一个模式,仅仅满足的是当前的市场需要,发展得再好,充其量只能做到不被市场制约,但留给我们的拓展空间少之又少。”井下作业公司副经理李云分析道,“要想笑傲市场,必须要赶在市场之前,抓住市场的走向,开展一些带有前瞻性的科技立项和攻关。”

    气井作业在一个时期一度是胜利井下的“短腿”,长期以来,他们在油田内部接触的多是常规气井,缺乏复杂气井的施工经验,与国际领先水准有不小的差距。对此,他们下大力气制定了油井、气井齐头并进的战略,用3年多的时间学习、积淀、创新。正是这次超前的“补课”,为他们在土库曼市场续写了又一个传奇:面对让众多国际大公司汗颜的65口超低压气井,他们一方面积极利用前期的技术积淀,一方面动员广大技术人员展开攻关,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协同作战,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消息传出后,土库曼国家电视台和《独立报》两大媒体,给予多次报道。

    “当时我们都为拥有这样出色的技术而自豪。”李广回忆说,“可是不久后,公司却让我们去发展侧钻技术。”对于公司的这个决定,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不情愿。那时的侧钻市场还不成熟,侧钻工艺也不完善,施工周期长、效益差,怎比得上叱咤风云的打捞技术?

    时间最终证明了一切,正是当时这套“硬着头皮啃下来”的侧钻工艺,在日后让井下人赶在别人之先占领了中原、江苏、土库曼等侧钻市场。

    “你能想象制造核潜艇的技术和我们井下作业有什么关系吗?” 陈东说,“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们的技术人员为了拓宽立项领域,就能从中借鉴先进的技术加以研究应用。核潜艇的制造工艺,有一部分恰恰可以应用到我们对设备的改进中。”

    宝剑由此变得更锋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