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头版 A1

用工荒:招工!加钱!快来!

  • 日期:20100222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前些年打工妹“钱多!人傻!快来!”的电报,形象地记录了那个年代农民工涌向城市的壮观景象。10多年后又反过来了——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用工荒”,东部企业老板们的急迫心情也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招工!加钱!快来!”

    据报道,深圳市去年第四季度用工缺口为81.9万人。广州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等三大行业缺工量预计达15万人。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用工短缺接近100万人。山东缺工情况虽然不如东南沿海严重,但青岛、威海、烟台等地缺工也是不争的事实,如威海用工缺口大概为3万人(见本报2月12日A1版报道)。一些企业为招人和留人频出“奇招”。东莞一些企业为了留住老员工,将两个月工资拖延到春节后发放。广州一些企业则用上了上涨底薪,给带来新人的老员工50-100元奖励,给新员工报销路费等方式。深圳有的企业甚至节前派车送员工回家,节后派车直接到员工家里接人。而应聘的农民工就是不松口:工资少于某某数,一概免谈!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最被人看不起的农民工,何以一时间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直接的原因是,去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被裁员返乡。令企业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国家加大投资,订单迅速增加,企业用工严重短缺。当初冷眼把农民工赶回家,现在不得不陪着笑脸把农民工拉进门,企业主们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经济复苏这么快;没想到当初甩掉的包袱(农民工)如今成了宝贵的资源。

    往深里说,“用工荒”恐怕不单单是个暂时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大变革的明确信号。

    首先,它意味着靠大量消耗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货币资源)的发展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东部用工成本增加,则产业和产品必须升级,从以“量”取胜逐渐过渡到以“(价)值”取胜。农民工与企业主的博弈,推动了产业升级。

    其次,推动产业转移。内地的加快发展,给农民工提供了与沿海类似的机会和待遇,农民工经过比较,赴东部打工自然意兴阑珊,这就逼迫沿海传统产业或者加速淘汰,或者加快向内地转移。

    第三,它体现的是农民工对自身价值的觉醒,是“信息流”的功劳,是劳动力价值的合理体现。农民工通过打听、比较,自发地向高收入工种流动,而高收入工种所要求的高素质,又会增强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的冲动。劳动力价值的合理体现,则会带动社会消费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消费)。

    中国从来不缺人,给农民工工资高一点,待遇好一点,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用工荒”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