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大众周末 B1

将军倾力我国军事科技化

  • 日期:20090828
  • 作者:岳增群 冯贵洲 孙中路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岳增群  冯贵洲  孙中路

    8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了二炮司令部政治处。谈起二炮的科技化、现代化建设,现在的二炮指战员格外怀念他们的老首长、已故副司令郑惕将军。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将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许多感人事迹。

    1969年夏天,由时任二炮司令员张翼祥提议,毛主席签发命令,任命郑惕为七机部军管会副主任。七机部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是国家军事科研重点单位,郑惕上任后,觉得自己不懂军事科学,应该选一些内行人来抓军事科学研究。他在李先念主持的会议上郑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得到李先念副总理的支持,并鼓励他“不懂就学”,任命他为七机部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分工抓干部,抓“五七”干校和工宣队、军管会的工作。

    当时,钱学森在七机部工作。“文革”中,钱学森是周总理保护下来的,哪一派都不许动他。尽管总理说了话,但还是有人想打他的主意。郑惕不放心,经常去看望钱学森,问寒问暖,帮助钱学森解决了不少工作、生活上的问题。

    1978年,郑惕被任命为第二炮兵科技部部长,兼任二炮司令部副参谋长。

    组建于 1966年7月1日的第二炮兵,简称“二炮”。对于这个名称,不少人存在误解,认为是炮兵部队的排序,其实不然,二炮是随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战略导弹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为何叫“第二炮兵”?这完全是出于当初的保密需要。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中央派郑惕到二炮任职,足见对他的器重和信任。

    科技部本来应该是高科技人才云集的地方,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二炮人才不足。要完成某一种型号导弹的发射、训练任务,由于自己没有专门的技术人才,得从部队以外军事研究单位请专家、学者。这不利于这支导弹部队提高快速核反应能力。郑惕上任后,建议在科技部建立总工程师制度,关键时刻,能有敢于拍板的权威,得到二炮司令和政委的赞同。郑惕立即求助于时任航天部部长的张圴 和副部长宋健,请他们忍痛割爱,把 T 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安振山调到了二炮;接着,郑惕又到国家科委要来了熟悉 S 型导弹的葛文楣。有了这些专家坐镇把关,二炮的科技创新和管理能力立即大幅提升。

    郑惕就任二炮科技部长后发现,司令部下面的各个基地都没有设立科技部门,形成科技“短腿” 、 上下“ 断层” ,科技部下达的文件、 规划、命令不能很快到位,许多科技工作落不到实处,下面的问题反应不上来。他建议司令部在基地一级成立了科技部门,以后的基地在训练、发射中遇到一些故障,有工程师、技术员在现场处理,很少误时误事,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郑惕上任以后,科技部在二炮建立了自动化指挥系统,形成了自动化指挥网络,这在全国、全军都是领先的。1973年6 月,郑惕被任命为二炮副参谋长。1982年11月起,任二炮副司令员,为我军战略导弹部队的“三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在将军家的一楼客厅里,记者看到郑惕将军的一幅墨宝,是二炮首次科技大会时将军自己作诗、自己书写的。全文是:科学贵迎春,花放群英会,星辰闪耀,劲松苍翠,技超神炮高师会,熟操飞弹天兵锐,争分夺秒,降魔伏魅。字里行间,显示出将军对我国军事人才英雄辈出的兴奋,对发展壮大我国军事科技事业、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