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孔孚的“意外之美”

2023-05-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逄春阶

  山东师范大学赵月斌教授脱口说出孔孚诗有“意外之美”时,因中午没休息而有点儿犯困的我,突然一个激灵。这是5月6日山师大图书馆和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抟虚之境”——孔孚文献展暨孔孚诗文书论研讨会上我的反应。“意料之外”“意外与象外”“意外的幸与不幸”……这些词在我脑海里翻滚。
  孔孚先生一生多“意外”。一岁时,随家人在打麦场不慎被铡刀断其右手。我们无法还原当时家人和孔孚的状态,但我们能体味出其中撕裂心肺的痛楚。自此,诗人就比常人多了些磨难,但也给了他“左”的灵悟。赵月斌说:“意外成左手,于是有左书、左诗、左思、左道。他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有别趣。”他是老孔家人,却“意外”地不喜欢儒,喜欢道,喜欢佛。后又“出佛出道/亦马亦牛/何须千手千眼/抟虚宇宙”。晚年到高校,本想研究新诗,却“意外”地成了被研究的诗人。
  我想,没有意外,哪有独一无二,哪有美呢?
  因为“意外”,他“一生反对奴性,提倡灵性”(评论家宋遂良语);因为“意外”,他的胶东海边之行和新疆之行,从东到西,从高到低,“溢出”了诗(评论家袁中岳语,大意);因为“意外”,让吕家乡先生“体会到孔孚在他的狭小寓所里竟然有一个另样的世界,可以过滤世俗烟火气的世界,便于接近抟虚之境的世界”;因为“意外”,他“孤傲清旷,狂狷不羁,有敢于傲睨前贤、‘抟虚宇宙’之‘狂’”(评论家杨守森语);因为“意外”,他书法的“线条,像一根根竹子扁担,像一根根铁丝,有筋骨,不是面条。他的线条,像风筝线,没断线,再细再长,也不断线,回到字的结体中心”(书画家徐行健语);因为“意外”,他在“无人的天地之间看到了真正的自己,看到了真正的人”(评论家孙书文语);因为“意外”,他“更爱干净,更爱简洁。”(散文家李木生语)。
  山师大魏建教授正在策划2025年纪念孔孚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届时期待有“意外”之喜。
  孔孚的女儿孔德铮开会前扭伤,坐着轮椅讲孔孚文献背后的故事。在我印象中,她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突然坐着轮椅,我很心疼。她讲了一个“意外”故事。“那是十年浩劫中,父亲最艰难的时候,批斗完,我父亲要带回食堂里的咸菜,咸菜特别好吃,是白萝卜、绿萝卜切成丁腌的。我等着来拿,父亲身上带着伤,把咸菜交给我,就悄悄跟一个人走了,我感觉他们两个人鬼鬼祟祟,好像是特务接头。那个人就是山师大的冯中一教授。如果我去告了密。还不知会发生多少悲剧呢。”孔德铮说她不是红卫兵,没有资格揭发,这也就“意外”地保护了两位文化人。
  宋遂良分析了孔孚晚年去新疆采风写的《伊犁河落日》,这三首诗宋老师都能倒背如流:“噗喇在锡伯族人的渔网里了/溅黄昏一身胭脂”“风吹白发/半遮红颜//淡紫色的叹息/你来得太晚”“还有好多路要走/回眸看桥头那只痴蝶//洁白的羽翼/如今尽血”。宋先生说:“诗就是生命和美。孔孚写这首诗的时候,一边是荒漠戈壁的大自然,一边是有心人意外营造的小自然,大自然和小自然把孔孚的诗情都激发出来,他把山水和生命完全结合在一起,于是迸发出了诗。”人性、人情,天意、天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是一个诗人情感的“意外”。我觉得宋先生的话可以作为赵月斌“意外之美”论点的一个佐证。
  孔孚先生一生尊奉减法。这是不是源于他的体悟?幼时双手被动失去了一只,这是残酷的人生减法。减,要忍痛,忍痛割爱!但仅剩的一只手照样能写锦绣诗文。这是苦涩的意外之美。
  我想,意外之美,是内美。表现在书法上,是力透纸背;呈现在诗上,是浸润心灵。意外来自非常,来自左手,来自苦涩,求隐,求纯,求异,求简,求淡。这里的“简”,是“简远高逸”的“简”;这里的“淡”是苏东坡“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淡”。
  意外,有没有“意出象外”的意思?想跟赵月斌教授喝杯酒请教,他却抱着孔孚的诗集跑了。
  □ 逄春阶

  山东师范大学赵月斌教授脱口说出孔孚诗有“意外之美”时,因中午没休息而有点儿犯困的我,突然一个激灵。这是5月6日山师大图书馆和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抟虚之境”——孔孚文献展暨孔孚诗文书论研讨会上我的反应。“意料之外”“意外与象外”“意外的幸与不幸”……这些词在我脑海里翻滚。
  孔孚先生一生多“意外”。一岁时,随家人在打麦场不慎被铡刀断其右手。我们无法还原当时家人和孔孚的状态,但我们能体味出其中撕裂心肺的痛楚。自此,诗人就比常人多了些磨难,但也给了他“左”的灵悟。赵月斌说:“意外成左手,于是有左书、左诗、左思、左道。他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有别趣。”他是老孔家人,却“意外”地不喜欢儒,喜欢道,喜欢佛。后又“出佛出道/亦马亦牛/何须千手千眼/抟虚宇宙”。晚年到高校,本想研究新诗,却“意外”地成了被研究的诗人。
  我想,没有意外,哪有独一无二,哪有美呢?
  因为“意外”,他“一生反对奴性,提倡灵性”(评论家宋遂良语);因为“意外”,他的胶东海边之行和新疆之行,从东到西,从高到低,“溢出”了诗(评论家袁中岳语,大意);因为“意外”,让吕家乡先生“体会到孔孚在他的狭小寓所里竟然有一个另样的世界,可以过滤世俗烟火气的世界,便于接近抟虚之境的世界”;因为“意外”,他“孤傲清旷,狂狷不羁,有敢于傲睨前贤、‘抟虚宇宙’之‘狂’”(评论家杨守森语);因为“意外”,他书法的“线条,像一根根竹子扁担,像一根根铁丝,有筋骨,不是面条。他的线条,像风筝线,没断线,再细再长,也不断线,回到字的结体中心”(书画家徐行健语);因为“意外”,他在“无人的天地之间看到了真正的自己,看到了真正的人”(评论家孙书文语);因为“意外”,他“更爱干净,更爱简洁。”(散文家李木生语)。
  山师大魏建教授正在策划2025年纪念孔孚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届时期待有“意外”之喜。
  孔孚的女儿孔德铮开会前扭伤,坐着轮椅讲孔孚文献背后的故事。在我印象中,她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突然坐着轮椅,我很心疼。她讲了一个“意外”故事。“那是十年浩劫中,父亲最艰难的时候,批斗完,我父亲要带回食堂里的咸菜,咸菜特别好吃,是白萝卜、绿萝卜切成丁腌的。我等着来拿,父亲身上带着伤,把咸菜交给我,就悄悄跟一个人走了,我感觉他们两个人鬼鬼祟祟,好像是特务接头。那个人就是山师大的冯中一教授。如果我去告了密。还不知会发生多少悲剧呢。”孔德铮说她不是红卫兵,没有资格揭发,这也就“意外”地保护了两位文化人。
  宋遂良分析了孔孚晚年去新疆采风写的《伊犁河落日》,这三首诗宋老师都能倒背如流:“噗喇在锡伯族人的渔网里了/溅黄昏一身胭脂”“风吹白发/半遮红颜//淡紫色的叹息/你来得太晚”“还有好多路要走/回眸看桥头那只痴蝶//洁白的羽翼/如今尽血”。宋先生说:“诗就是生命和美。孔孚写这首诗的时候,一边是荒漠戈壁的大自然,一边是有心人意外营造的小自然,大自然和小自然把孔孚的诗情都激发出来,他把山水和生命完全结合在一起,于是迸发出了诗。”人性、人情,天意、天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是一个诗人情感的“意外”。我觉得宋先生的话可以作为赵月斌“意外之美”论点的一个佐证。
  孔孚先生一生尊奉减法。这是不是源于他的体悟?幼时双手被动失去了一只,这是残酷的人生减法。减,要忍痛,忍痛割爱!但仅剩的一只手照样能写锦绣诗文。这是苦涩的意外之美。
  我想,意外之美,是内美。表现在书法上,是力透纸背;呈现在诗上,是浸润心灵。意外来自非常,来自左手,来自苦涩,求隐,求纯,求异,求简,求淡。这里的“简”,是“简远高逸”的“简”;这里的“淡”是苏东坡“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淡”。
  意外,有没有“意出象外”的意思?想跟赵月斌教授喝杯酒请教,他却抱着孔孚的诗集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