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叙利亚乱局能否拨云见日?

2023-05-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姚锦祥
  3月沙伊复交引发一波中东和解潮,其中叙利亚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缓和尤为值得关注。“阿拉伯之春”后,叙利亚内战不断且遭遇严厉制裁,面临严重发展困境、恐袭风险与人道主义危机。叙在本地区处境也愈发孤立,内外危机交织之下,叙利亚局势长期陷入难解僵局。但近来叙利亚形势突变,利好消息不断,或为解决当前困局创造机遇。
  3月以来,叙利亚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迅速改善,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叙利亚外长自叙危机暴发以来首次访问沙特,沙特外长随后也回访叙利亚并会见总统阿萨德。沙特这一地区大国的突破性举动,可能会对其他各国造成极强的“示范效应”。二是在沙特吉达举办的阿拉伯九国外长会上,多方呼吁叙利亚能够重回阿盟怀抱。这展现出阿拉伯国家希望推动团结合作,实现与叙利亚关系正常化,并帮助其改善当前的孤立局面。三是5月初叙利亚、约旦、沙特、伊拉克、埃及外长举行会晤,商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及与叙关系正常化的具体举措,可以说把相关讨论又往前推进一步。
  叙利亚形势为何在短期内好转?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第一,这是在当前和解潮下的“双向需要”。沙伊复交为许多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示范,叙利亚久经战乱,当前迫切需要改善经济、推动国家重建,强化地区经济合作显然是其首选。而地区阿拉伯国家也面临经济转型和复苏重压,改善与叙利亚关系也对其有利。第二,今年2月当地大地震造成较大人道主义灾难,这也为周边阿拉伯国家摆脱西方“干扰”,建立与叙利亚直通渠道创造了机会窗口,联合国方面也呼吁在外交上重新与叙方接触,协助重启停滞的和谈工作。第三,“伊朗因素”的下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叙利亚与伊朗的紧密联系也是阿拉伯国家对其采取孤立政策的重要原因,而随着伊朗与地区国家和解的加快,叙利亚自然也愈发容易被接受。第四,叙利亚战局正在朝着对政府军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也促使地区国家采取更加务实主义的路线,及时调整外交方针。
  当然,叙利亚局势的好转,也揭示着中东地区发生的两大变化。一是中东国家自主性的快速提升。无论是沙伊问题,还是叙利亚问题,近期许多突破性进展都基于地区国家自发自为的政策动议,都将地区利益置于最优先的考虑地位。二是和平共处的外交新范式正在取代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这似乎为中东国家化敌为友,摒弃零和思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分歧和争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中东国家不愿沦为大国的权力争夺附庸,开始将“和平”与“发展”作为核心议题。
  不过,叙利亚形势牵扯各方利益,未来走向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一是叙利亚问题与沙伊缓和走向密切相关。当前形势虽一片大好,但美以显然对沙伊复交不满,仍不排除出现军事摩擦,打断地区和平进程的可能性。二是美西方是否会对地区国家与叙利亚缓和关系“开绿灯”?长期以来美西方对阿萨德政权予以严厉制裁,将其塑造为“反民主”典型,并借助“凯撒法案”阻碍国际社会与叙利亚的种种交往。此番阿拉伯国家与叙利亚的缓和进程中,也有部分国家担忧会触怒美国并招致制裁,因而态度较为犹豫。因此,未来美西方对阿萨德的态度会否松动仍是关键变量。三是叙内部安全形势仍有不稳因素。一方面,近来全球恐怖主义复苏强劲,在叙极端势力依然蠢蠢欲动意图东山再起。另一方面,美俄土在叙北部的地缘竞争依然存在,俄乌冲突大背景下不排除在此发生激烈战略碰撞。这些因素可能都会制约叙利亚和平进程持续深入推进。
  总体而言,叙利亚似乎已来到实现和平的“临界点”。虽有部分干扰因素,但通往“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外部合力已经逐渐形成。关键还是要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民生为先和加快重建,并落实包容和解的政治方向。阿拉伯国家与叙关系的缓和只是一个起点,随着叙利亚各方、西方参与者、阿斯塔纳进程参与者、其他有代表性大国的积极参与和务实讨论,相信定能为解决叙利亚问题找到共识和出路。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姚锦祥
  3月沙伊复交引发一波中东和解潮,其中叙利亚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缓和尤为值得关注。“阿拉伯之春”后,叙利亚内战不断且遭遇严厉制裁,面临严重发展困境、恐袭风险与人道主义危机。叙在本地区处境也愈发孤立,内外危机交织之下,叙利亚局势长期陷入难解僵局。但近来叙利亚形势突变,利好消息不断,或为解决当前困局创造机遇。
  3月以来,叙利亚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迅速改善,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叙利亚外长自叙危机暴发以来首次访问沙特,沙特外长随后也回访叙利亚并会见总统阿萨德。沙特这一地区大国的突破性举动,可能会对其他各国造成极强的“示范效应”。二是在沙特吉达举办的阿拉伯九国外长会上,多方呼吁叙利亚能够重回阿盟怀抱。这展现出阿拉伯国家希望推动团结合作,实现与叙利亚关系正常化,并帮助其改善当前的孤立局面。三是5月初叙利亚、约旦、沙特、伊拉克、埃及外长举行会晤,商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及与叙关系正常化的具体举措,可以说把相关讨论又往前推进一步。
  叙利亚形势为何在短期内好转?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第一,这是在当前和解潮下的“双向需要”。沙伊复交为许多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示范,叙利亚久经战乱,当前迫切需要改善经济、推动国家重建,强化地区经济合作显然是其首选。而地区阿拉伯国家也面临经济转型和复苏重压,改善与叙利亚关系也对其有利。第二,今年2月当地大地震造成较大人道主义灾难,这也为周边阿拉伯国家摆脱西方“干扰”,建立与叙利亚直通渠道创造了机会窗口,联合国方面也呼吁在外交上重新与叙方接触,协助重启停滞的和谈工作。第三,“伊朗因素”的下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叙利亚与伊朗的紧密联系也是阿拉伯国家对其采取孤立政策的重要原因,而随着伊朗与地区国家和解的加快,叙利亚自然也愈发容易被接受。第四,叙利亚战局正在朝着对政府军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也促使地区国家采取更加务实主义的路线,及时调整外交方针。
  当然,叙利亚局势的好转,也揭示着中东地区发生的两大变化。一是中东国家自主性的快速提升。无论是沙伊问题,还是叙利亚问题,近期许多突破性进展都基于地区国家自发自为的政策动议,都将地区利益置于最优先的考虑地位。二是和平共处的外交新范式正在取代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这似乎为中东国家化敌为友,摒弃零和思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分歧和争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中东国家不愿沦为大国的权力争夺附庸,开始将“和平”与“发展”作为核心议题。
  不过,叙利亚形势牵扯各方利益,未来走向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一是叙利亚问题与沙伊缓和走向密切相关。当前形势虽一片大好,但美以显然对沙伊复交不满,仍不排除出现军事摩擦,打断地区和平进程的可能性。二是美西方是否会对地区国家与叙利亚缓和关系“开绿灯”?长期以来美西方对阿萨德政权予以严厉制裁,将其塑造为“反民主”典型,并借助“凯撒法案”阻碍国际社会与叙利亚的种种交往。此番阿拉伯国家与叙利亚的缓和进程中,也有部分国家担忧会触怒美国并招致制裁,因而态度较为犹豫。因此,未来美西方对阿萨德的态度会否松动仍是关键变量。三是叙内部安全形势仍有不稳因素。一方面,近来全球恐怖主义复苏强劲,在叙极端势力依然蠢蠢欲动意图东山再起。另一方面,美俄土在叙北部的地缘竞争依然存在,俄乌冲突大背景下不排除在此发生激烈战略碰撞。这些因素可能都会制约叙利亚和平进程持续深入推进。
  总体而言,叙利亚似乎已来到实现和平的“临界点”。虽有部分干扰因素,但通往“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外部合力已经逐渐形成。关键还是要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民生为先和加快重建,并落实包容和解的政治方向。阿拉伯国家与叙关系的缓和只是一个起点,随着叙利亚各方、西方参与者、阿斯塔纳进程参与者、其他有代表性大国的积极参与和务实讨论,相信定能为解决叙利亚问题找到共识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