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顶尖影视技术产品方案集聚“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

揭秘电影大片背后的硬核力量

2023-04-08 作者: 赵琳 张忠德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琳 张忠德

  一部大片是怎样拍成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的2023青岛影视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上,集中展示了影视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揭秘电影产业飞跃发展背后的硬核力量。
  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流浪地球2》约95%的视效制作都是依托国内团队完成,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本次展览特设《流浪地球2》道具展区,集中展出宇航服、门框机器人、机甲等炫酷道具及其背后技术应用。
  《流浪地球2》中的奇思妙想如何变成现实?影片拍摄地青岛东方影都三维扫描工程师朱红昌介绍,《流浪地球2》是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部实现了从虚拍棚剧本可视化预演到摄影棚拍摄的科幻片。在东方影都展位现场,记者看到,演员穿上带有标记点的动作捕捉服,摄像头能实时计算其运动信息,生成人物骨骼动画,通过虚拟化制作平台,剧组几乎同时就能看到“变身”后的演员和场景渲染在一起的画面,迅速代入科幻场景中。
  通过这种方式,《流浪地球2》提前生成了一部约2.5小时的预演片,实现了剧本“可视化”,让剧组工作人员、演员清晰知道影片想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和拍摄时间。朱红昌告诉记者,《独行月球》等电影也运用了这项技术。此外,该技术还能广泛应用于游戏制作等。
  数字化浪潮催生出一批电影工业的“中国制造”,“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围绕电影技术创新链条,集聚业内顶尖影视技术产品和方案,吸引了来自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影视行业高新科技企业在内的23家单位参展,体现了山东影视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吸引力。
  展区现场,一个直径5米多的黑色球形框架夺人眼球。仔细观察,球体内部每一个连接点都有一部相机,可以实时捕捉人在球体内的动作变化。这是影眸科技展示的“穹顶光场”。记者进入球体坐下,相机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留存面部表情、动作特征等数据资料。3天后,“穹顶光场”就能生成一个全新“数字人”形象。
  “‘穹顶光场’是世界唯二、亚洲唯一的微米级面部扫描系统,以超高速度和精度动态扫描面部材质、捕捉表情变化的肌肉运动,通过对人脸面部表情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生成‘数字人’动态与静态‘资产’,在影视后期制作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影眸科技CTO张启煊说,以剧中某位演员为模本生成“数字人”后,可以让“数字人”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表演,也可以通过CG技术复制形象,让影片后期制作更快速精准。
  基于“穹顶光场”的数据,影眸科技开发了全球首个能对生成式AI形象进行3D打印的技术。“眉毛再粗一点,年龄增加十岁……”现场,只要观众发出语音指令,就能对选中的AI形象进行“再加工”,30秒左右即可生成符合CG行业制作标准的3D人脸模型,并进行3D打印。“制作电影道具时,不用再对演员进行人脸倒膜、捏塑,与传统技术相比,更省时间、更省成本。该项技术应用在艺术创作上,也能大大提高艺术家的创作进程,让创意实现更加高效。”张启煊说。
  参与《流浪地球2》部分视效制作的泽森科工,在展位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流程”三维内容生成软件ZENO,支持创作者从程序化建模、物理仿真解算到GPU光线追踪渲染的全流程制作。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设置联合展位,集中展出了有关IP运营、光学影像、图形运算、计算成像技术、专用芯片及传感器等科幻关键共性技术的十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本报记者 赵琳 张忠德

  一部大片是怎样拍成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的2023青岛影视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上,集中展示了影视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揭秘电影产业飞跃发展背后的硬核力量。
  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流浪地球2》约95%的视效制作都是依托国内团队完成,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本次展览特设《流浪地球2》道具展区,集中展出宇航服、门框机器人、机甲等炫酷道具及其背后技术应用。
  《流浪地球2》中的奇思妙想如何变成现实?影片拍摄地青岛东方影都三维扫描工程师朱红昌介绍,《流浪地球2》是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部实现了从虚拍棚剧本可视化预演到摄影棚拍摄的科幻片。在东方影都展位现场,记者看到,演员穿上带有标记点的动作捕捉服,摄像头能实时计算其运动信息,生成人物骨骼动画,通过虚拟化制作平台,剧组几乎同时就能看到“变身”后的演员和场景渲染在一起的画面,迅速代入科幻场景中。
  通过这种方式,《流浪地球2》提前生成了一部约2.5小时的预演片,实现了剧本“可视化”,让剧组工作人员、演员清晰知道影片想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和拍摄时间。朱红昌告诉记者,《独行月球》等电影也运用了这项技术。此外,该技术还能广泛应用于游戏制作等。
  数字化浪潮催生出一批电影工业的“中国制造”,“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围绕电影技术创新链条,集聚业内顶尖影视技术产品和方案,吸引了来自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影视行业高新科技企业在内的23家单位参展,体现了山东影视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吸引力。
  展区现场,一个直径5米多的黑色球形框架夺人眼球。仔细观察,球体内部每一个连接点都有一部相机,可以实时捕捉人在球体内的动作变化。这是影眸科技展示的“穹顶光场”。记者进入球体坐下,相机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留存面部表情、动作特征等数据资料。3天后,“穹顶光场”就能生成一个全新“数字人”形象。
  “‘穹顶光场’是世界唯二、亚洲唯一的微米级面部扫描系统,以超高速度和精度动态扫描面部材质、捕捉表情变化的肌肉运动,通过对人脸面部表情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生成‘数字人’动态与静态‘资产’,在影视后期制作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影眸科技CTO张启煊说,以剧中某位演员为模本生成“数字人”后,可以让“数字人”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表演,也可以通过CG技术复制形象,让影片后期制作更快速精准。
  基于“穹顶光场”的数据,影眸科技开发了全球首个能对生成式AI形象进行3D打印的技术。“眉毛再粗一点,年龄增加十岁……”现场,只要观众发出语音指令,就能对选中的AI形象进行“再加工”,30秒左右即可生成符合CG行业制作标准的3D人脸模型,并进行3D打印。“制作电影道具时,不用再对演员进行人脸倒膜、捏塑,与传统技术相比,更省时间、更省成本。该项技术应用在艺术创作上,也能大大提高艺术家的创作进程,让创意实现更加高效。”张启煊说。
  参与《流浪地球2》部分视效制作的泽森科工,在展位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全流程”三维内容生成软件ZENO,支持创作者从程序化建模、物理仿真解算到GPU光线追踪渲染的全流程制作。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设置联合展位,集中展出了有关IP运营、光学影像、图形运算、计算成像技术、专用芯片及传感器等科幻关键共性技术的十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