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威海市环翠区古北社区社会治理的探索

2022-12-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许三润 牟雅莉 王颖
  
  多年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不断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信用融合、行业协同、网格支撑、城乡互促“1+5”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作为环翠区社区治理的典范社区,古北社区党委,摸索出较为系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经验。
党建引领,让党的组织力
贯穿社区治理的每个环节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近年来,环翠区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组织网,为社区党组织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古北社区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的先锋表率作用明显,是他们在社区社会治理上最为重要的经验。一是用党的宗旨引领党员思想。基层社区职能所具有的公益性、服务性和群众性,要求社区的党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宗旨意识。近年来,古北社区根据社区党员的思想实际,着力打造了“双16课堂”“15号回家”“围炉夜话”“12系民行”系列党建品牌。通过经常化、机制化党员教育的涓涓细流引领了党员的思想,也浸润了他们的心灵。二是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党员行为。当前少数基层社区的社会治理情况不够理想,有创新不足的问题。在古北社区党委书记王爱花看来,对党的信仰、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必须见诸实际行动,必须像对待家人那样对待人民群众。党员要把自己的根深植于古北居民,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古北居民的广泛支持。三是用党员的表率作用引领群众。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其先进性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急难时刻,负重先行,以身率众。在人民群众需要时,古北社区的共产党员不仅站了出来,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正含义。
以人民为中心,把精准关怀
贯穿居民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

  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努力把与居民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做实,是社区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古北社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差,居民成分多元,人员流动性强,社区社会治理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从2010年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王爱花始终坚信,把问题的成因捋顺,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准,一个一个用心用情地解决,就能让老百姓的心气顺。她立足全区创新推行的“网格化+吹哨报到”全响应机制和民主协商调处机制,把“内部自转”文章做实。一是对民情的掌握做到了全方位。如果不知道社区老百姓所想、所盼、所需、所难,就是最大的失职。社区是如此想也是如此做的,对社区的民情努力做到“四个清”,即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清,对社区居民的共性诉求清,对社区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清,对社区存在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清。二是建设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古北社区只有7名工作人员,既要上承街道党委,又要下接社区居民,来自社区居民的爱护和信任、支持和参与,就是社区的“最大底气”。社区坚持每月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党群民主议事会”,召集网格书记、小巷管家、党员和群众代表,就有关事项进行集体议决,通过公开阳光的议事方式,集中群众智慧,统一大家思想。三是讲情怀更要讲担当。基层工作,直接和群众面对面,情怀不可缺,但要想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必须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实事求是,使奋斗
贯穿社区治理每项工作

  基层社区的社会治理,既要遵循上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各自实际努力作为。围绕全区疫情社情舆情3个切口而制定的社区韧性治理制度措施,古北社区在3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把迫切需要做的事做到最好。社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有需要的地方,社区的做法是,把社区需要整治的问题,排成不同的优先等级,逐个解决。首先,在卫生整治上下功夫。通过社区牵头、网格包干、居民助力,建立机制化的卫生管理制度,推进社区环境治理走上常态化轨道,社区保洁常年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次,加大管理力度,努力解决社区停车难和乱停车、供水供热管道养护、道路和绿化带维护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用绣花功夫久久为功,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二是做大做强社区文化品牌。社区认识到,老旧社区的硬件建设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和提升,社区的硬件建设固然重要,软件建设则更为重要。在新时代,社区的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赋予社区以灵魂,更能以文化的长期浸润,塑造居民的美好心灵,营造和谐美丽的共同家园。为此,他们建设了“七心八情”一条街,还打造了“党史一条街”。两条文化街既有家国情怀,又包含人生哲理,易学易懂易践行,也让社区充满了文化的张力和活力。三是扎实做好保底工作。社区工作千万条,平安和谐第一条。首先,织密一张网,夯实“家社区”基础。通过创新组织设置,织起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管理网络,为和谐社区建设打下牢固根基。其次,组织开展“支部建设、服务管理,作用发挥进楼道”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楼道邻里大走访,做到有突发情况、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不满情绪和重点对象“五必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完善群防共管机制。社区引导居民积极关心“家情”、踊跃参与“家务”。成立“家社区”居民自治理事会,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发挥群众力量的同时,社区还审时度势,按照社区党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物资、医护、志愿管理等8个专项小组各展其能,平时、战时N项实时需求及时响应的“1+8+N”社区应急响应体系要求,把居民骨干力量、辖区内的社会力量、专业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抓平时、强战时,实现社区治理的全时段、无缝隙管理,让居民始终生活得安定安宜。
  □许三润 牟雅莉 王颖
  
  多年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不断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信用融合、行业协同、网格支撑、城乡互促“1+5”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作为环翠区社区治理的典范社区,古北社区党委,摸索出较为系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经验。
党建引领,让党的组织力
贯穿社区治理的每个环节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近年来,环翠区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组织网,为社区党组织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古北社区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的先锋表率作用明显,是他们在社区社会治理上最为重要的经验。一是用党的宗旨引领党员思想。基层社区职能所具有的公益性、服务性和群众性,要求社区的党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宗旨意识。近年来,古北社区根据社区党员的思想实际,着力打造了“双16课堂”“15号回家”“围炉夜话”“12系民行”系列党建品牌。通过经常化、机制化党员教育的涓涓细流引领了党员的思想,也浸润了他们的心灵。二是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党员行为。当前少数基层社区的社会治理情况不够理想,有创新不足的问题。在古北社区党委书记王爱花看来,对党的信仰、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必须见诸实际行动,必须像对待家人那样对待人民群众。党员要把自己的根深植于古北居民,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古北居民的广泛支持。三是用党员的表率作用引领群众。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其先进性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急难时刻,负重先行,以身率众。在人民群众需要时,古北社区的共产党员不仅站了出来,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正含义。
以人民为中心,把精准关怀
贯穿居民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

  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努力把与居民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做实,是社区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古北社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差,居民成分多元,人员流动性强,社区社会治理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从2010年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王爱花始终坚信,把问题的成因捋顺,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准,一个一个用心用情地解决,就能让老百姓的心气顺。她立足全区创新推行的“网格化+吹哨报到”全响应机制和民主协商调处机制,把“内部自转”文章做实。一是对民情的掌握做到了全方位。如果不知道社区老百姓所想、所盼、所需、所难,就是最大的失职。社区是如此想也是如此做的,对社区的民情努力做到“四个清”,即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清,对社区居民的共性诉求清,对社区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清,对社区存在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清。二是建设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古北社区只有7名工作人员,既要上承街道党委,又要下接社区居民,来自社区居民的爱护和信任、支持和参与,就是社区的“最大底气”。社区坚持每月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党群民主议事会”,召集网格书记、小巷管家、党员和群众代表,就有关事项进行集体议决,通过公开阳光的议事方式,集中群众智慧,统一大家思想。三是讲情怀更要讲担当。基层工作,直接和群众面对面,情怀不可缺,但要想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必须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实事求是,使奋斗
贯穿社区治理每项工作

  基层社区的社会治理,既要遵循上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各自实际努力作为。围绕全区疫情社情舆情3个切口而制定的社区韧性治理制度措施,古北社区在3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把迫切需要做的事做到最好。社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有需要的地方,社区的做法是,把社区需要整治的问题,排成不同的优先等级,逐个解决。首先,在卫生整治上下功夫。通过社区牵头、网格包干、居民助力,建立机制化的卫生管理制度,推进社区环境治理走上常态化轨道,社区保洁常年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次,加大管理力度,努力解决社区停车难和乱停车、供水供热管道养护、道路和绿化带维护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用绣花功夫久久为功,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二是做大做强社区文化品牌。社区认识到,老旧社区的硬件建设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和提升,社区的硬件建设固然重要,软件建设则更为重要。在新时代,社区的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赋予社区以灵魂,更能以文化的长期浸润,塑造居民的美好心灵,营造和谐美丽的共同家园。为此,他们建设了“七心八情”一条街,还打造了“党史一条街”。两条文化街既有家国情怀,又包含人生哲理,易学易懂易践行,也让社区充满了文化的张力和活力。三是扎实做好保底工作。社区工作千万条,平安和谐第一条。首先,织密一张网,夯实“家社区”基础。通过创新组织设置,织起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管理网络,为和谐社区建设打下牢固根基。其次,组织开展“支部建设、服务管理,作用发挥进楼道”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楼道邻里大走访,做到有突发情况、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不满情绪和重点对象“五必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完善群防共管机制。社区引导居民积极关心“家情”、踊跃参与“家务”。成立“家社区”居民自治理事会,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发挥群众力量的同时,社区还审时度势,按照社区党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物资、医护、志愿管理等8个专项小组各展其能,平时、战时N项实时需求及时响应的“1+8+N”社区应急响应体系要求,把居民骨干力量、辖区内的社会力量、专业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抓平时、强战时,实现社区治理的全时段、无缝隙管理,让居民始终生活得安定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