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再现千人齐赶海奇观

“治关管放”四字诀造就八角湾水美蟹肥

2022-10-14 作者: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姜 乾

  这个“十一”假期,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八角湾又现千人齐赶海奇观:从10月5日开始,在海下隐居的海肠,被大风大浪搅动带起,成片现于浅滩,连续多天引来“大部队”赶海。
  实际上,此类场面去年秋天就有过。海肠,自古就是渤海名贵海珍品,被称为“海中的冬虫夏草”,造就了韭菜炒海肠、海肠捞饭等地方名菜,平常每斤市价在数十元。为何这些海洋生灵扎堆在八角湾安家?又为何他们会涌现浅滩?
  八角湾的核心区,位于黄渤海新区,东起烟台母亲河——夹河,西至东岛咀,岸线全长30.3公里,水清岸洁、风光旖旎,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片海湾拥有万米金沙滩,沙砾细软、滩平坡缓,素有“北方第一海滩”美誉。
  海湾既是公众亲海戏水的重要承载空间,也是各类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重要生态空间。海肠,作为一种长圆筒形的软体动物,常选择滩平、水浅,沙质或泥沙兼半的地质为家。而且上层的沙质是黄沙,下层是黑泥沙才最好。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其正常繁殖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八角湾,湾口较小,坡缓滩平,上下两层多为金黄沙砾和泥沙淤积质层,正适宜海肠生长。
  曾经,八角湾也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沙质岸线受海浪侵蚀、海域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等问题,滨海生态环境和居民亲海感受变差。
  决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痛定思痛,全区开启了一场逐年加码的控源、清海、净滩、覆绿“保卫战”,誓要护住这一抹原生态的深蓝。
  第一个关键字是“治”。科学开展沙滩、岸线修复治理,采用直立式、反浪弧、抛石护岸等方式,修复加固受海浪侵蚀的护岸,维护沙滩自然连续性。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先后将夹河、黄金河、白银河、柳林河、八角河等入海河流打造成河滨公园,确保陆源排海清洁可控。
  第二个关键字是“关”。拆迁养殖用海项目,禁止围海填湾、开采海沙、改变沙滩自然属性,对四处渔港新建固废收集站、油水收集桶等污染防治设施,对沿海村庄完成污水末端截流,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在城区建成全省首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海洋生态得到有效修复。
  第三个关键字是“管”。实施湾长制、网格化、海上环卫等机制,区镇村三级网格员定期巡湾,海上环卫及时打捞清理垃圾,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湾长、湾管员巡湾近千次,发现、清理沿岸垃圾1200多处。在全国率先实施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管理”,整治销号259个,海洋污染实现长效治理和有效监管。   第四个关键字是“放”。在全国率先制定黄渤海重要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品种指南、出台社会资金募集管理规定、搭建长效监督评价体系,入选国务院自贸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近年来,共向八角湾海域投放各类苗种2亿多单位,推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八角湾的国控、省控监测点位水质连续多年满足第一类或第二类水质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持续保持100%。黄渤海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标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紧邻八角湾蜿蜒海岸线,细细数来,从夹河入海口至天马栈桥,由东向西打造出海螺广场、郁金香园、后沙广场、七彩长廊广场、沙丘之风广场、海滨广场、扬帆广场、金沙滩湿地公园等鳞次栉比的生态休闲公园广场,坐落着望角廊桥、时光塔、鲸鱼雕塑等网红景点。再向西还有八角湾体育公园、东岛咀海岸公园等。在紧靠海岸的黄金位置,不盖房子而建公园,将最好的临海空间留给公众,有这样的城市顶层设计、发展理念,无怪乎在发达的工业区居然保留着这湾深蓝的海水。
  “水美蟹肥,黄渤海新区的海边全是公园了!”有的网友如是说。
  □ 本报记者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姜 乾

  这个“十一”假期,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八角湾又现千人齐赶海奇观:从10月5日开始,在海下隐居的海肠,被大风大浪搅动带起,成片现于浅滩,连续多天引来“大部队”赶海。
  实际上,此类场面去年秋天就有过。海肠,自古就是渤海名贵海珍品,被称为“海中的冬虫夏草”,造就了韭菜炒海肠、海肠捞饭等地方名菜,平常每斤市价在数十元。为何这些海洋生灵扎堆在八角湾安家?又为何他们会涌现浅滩?
  八角湾的核心区,位于黄渤海新区,东起烟台母亲河——夹河,西至东岛咀,岸线全长30.3公里,水清岸洁、风光旖旎,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片海湾拥有万米金沙滩,沙砾细软、滩平坡缓,素有“北方第一海滩”美誉。
  海湾既是公众亲海戏水的重要承载空间,也是各类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重要生态空间。海肠,作为一种长圆筒形的软体动物,常选择滩平、水浅,沙质或泥沙兼半的地质为家。而且上层的沙质是黄沙,下层是黑泥沙才最好。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其正常繁殖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八角湾,湾口较小,坡缓滩平,上下两层多为金黄沙砾和泥沙淤积质层,正适宜海肠生长。
  曾经,八角湾也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沙质岸线受海浪侵蚀、海域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等问题,滨海生态环境和居民亲海感受变差。
  决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痛定思痛,全区开启了一场逐年加码的控源、清海、净滩、覆绿“保卫战”,誓要护住这一抹原生态的深蓝。
  第一个关键字是“治”。科学开展沙滩、岸线修复治理,采用直立式、反浪弧、抛石护岸等方式,修复加固受海浪侵蚀的护岸,维护沙滩自然连续性。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先后将夹河、黄金河、白银河、柳林河、八角河等入海河流打造成河滨公园,确保陆源排海清洁可控。
  第二个关键字是“关”。拆迁养殖用海项目,禁止围海填湾、开采海沙、改变沙滩自然属性,对四处渔港新建固废收集站、油水收集桶等污染防治设施,对沿海村庄完成污水末端截流,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在城区建成全省首个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海洋生态得到有效修复。
  第三个关键字是“管”。实施湾长制、网格化、海上环卫等机制,区镇村三级网格员定期巡湾,海上环卫及时打捞清理垃圾,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湾长、湾管员巡湾近千次,发现、清理沿岸垃圾1200多处。在全国率先实施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管理”,整治销号259个,海洋污染实现长效治理和有效监管。   第四个关键字是“放”。在全国率先制定黄渤海重要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品种指南、出台社会资金募集管理规定、搭建长效监督评价体系,入选国务院自贸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近年来,共向八角湾海域投放各类苗种2亿多单位,推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八角湾的国控、省控监测点位水质连续多年满足第一类或第二类水质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持续保持100%。黄渤海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标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紧邻八角湾蜿蜒海岸线,细细数来,从夹河入海口至天马栈桥,由东向西打造出海螺广场、郁金香园、后沙广场、七彩长廊广场、沙丘之风广场、海滨广场、扬帆广场、金沙滩湿地公园等鳞次栉比的生态休闲公园广场,坐落着望角廊桥、时光塔、鲸鱼雕塑等网红景点。再向西还有八角湾体育公园、东岛咀海岸公园等。在紧靠海岸的黄金位置,不盖房子而建公园,将最好的临海空间留给公众,有这样的城市顶层设计、发展理念,无怪乎在发达的工业区居然保留着这湾深蓝的海水。
  “水美蟹肥,黄渤海新区的海边全是公园了!”有的网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