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东营才聚经开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2022-09-22 作者: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韩淑芬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东开数字经济产业园的科技创新政策条件非常优渥,尤其是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谈及政府对企业的实质性帮助,山东领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法龙连连称赞。
  自2014年成立至今,山东领汇已经从最初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业务,成长为可为企业提供双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咨询和认证服务的信息技术企业,还在青岛、重庆、雄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及办事处,服务体系和业务内容也更加多样。
  借力开发区良好的人才环境成长起来的公司不止领汇信息公司一个。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科技需求与合作”这一主题,以“双招双引”和创新平台建设、关键领域重大技术攻关为抓手,加码高能级人才平台创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柔性引进了含院士在内的18位高层次人才,指导国瓷新材料、威玛装备等7家企业申报了10个国家级人才项目,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1家,打造的“智汇东营·才聚经开”人才工作品牌也愈发闪亮,呈现出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开发区积极推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院等实体机构,吸引、集聚高端科技、人才资源,推进的新大管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项目、俊富科技与美国田纳西大学“高端医疗防护材料”项目、国瓷公司与天津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有效促进了高校、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同时政府推动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直通车、“十校百企”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推进了企业与中科院宁波物构所、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近60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人才载体的能级有多大,对打造人才高地的助力就有多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创中心副主任李占城介绍,开发区继续抢抓省“十强”产业布局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拥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86家,数量占东营全市的1/3以上。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人才招引模式,他们集聚全国乃至全球优秀人才,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良性循环初显“蝴蝶效应”,全区人才总量达6.1万人。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韩淑芬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东开数字经济产业园的科技创新政策条件非常优渥,尤其是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谈及政府对企业的实质性帮助,山东领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法龙连连称赞。
  自2014年成立至今,山东领汇已经从最初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业务,成长为可为企业提供双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咨询和认证服务的信息技术企业,还在青岛、重庆、雄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及办事处,服务体系和业务内容也更加多样。
  借力开发区良好的人才环境成长起来的公司不止领汇信息公司一个。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科技需求与合作”这一主题,以“双招双引”和创新平台建设、关键领域重大技术攻关为抓手,加码高能级人才平台创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柔性引进了含院士在内的18位高层次人才,指导国瓷新材料、威玛装备等7家企业申报了10个国家级人才项目,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1家,打造的“智汇东营·才聚经开”人才工作品牌也愈发闪亮,呈现出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开发区积极推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院等实体机构,吸引、集聚高端科技、人才资源,推进的新大管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项目、俊富科技与美国田纳西大学“高端医疗防护材料”项目、国瓷公司与天津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有效促进了高校、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同时政府推动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直通车、“十校百企”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推进了企业与中科院宁波物构所、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近60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人才载体的能级有多大,对打造人才高地的助力就有多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创中心副主任李占城介绍,开发区继续抢抓省“十强”产业布局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拥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86家,数量占东营全市的1/3以上。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人才招引模式,他们集聚全国乃至全球优秀人才,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良性循环初显“蝴蝶效应”,全区人才总量达6.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