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钢城区委书记郅颂: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05-05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 朱 虹

  全力服务钢铁产业链,共建产业生态圈;投资198亿元实施37个重点技改项目,推动企业提档升级;依托高铁站打造鲁中会客厅,启动全域城市更新……济南市钢城区在落实重大战略中谋划发展,在国家区域布局、重大区域战略、山东协同发展中找准定位,按照“1364”工作思路吹响进军号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钢城区委书记郅颂表示,着眼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系统谋划了“1364”工作思路。聚焦1个目标,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境界、争先创优,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综合考核进入全市区县第一方阵,打造东强战略智造先导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会经济圈“鲁中会客厅”,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美丽钢城。推动3个转变,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协同拉动转变。打好6大攻坚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强化党建引领、作风建设、改革创新、环境优化4项保障。在具体目标上,以总量指标前移、效益指标进位、速度指标争先为导向,确定“五年内GDP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等目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钢城区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由于一产小、二产大、三产弱,“一钢独大”较为突出,必须主动求变,落实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力服务山钢股份做优做强,总投资2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成后,中高端精品钢占比将超七成。推动产业向下游和高端延伸,聚焦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智造等方向,加强与中国钢研院、山东产研院的合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已引建20多家企业,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20多家,与莱钢的产品高度契合。将继续加强上下游企业对接、左右链企业协作配套,推动精品钢产业延链强链,共建钢铁产业生态圈。
  全力推动地方企业扩产扩能,抓好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钢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民营企业占87%。引导民营经济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出台了工业33条等扶持政策,去年为企业发放补助2.2亿元,支持企业扩能提质。新发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市瞪羚企业等27家。今年,一企一策推进扩产扩能,已确定重点技改项目37个、总投资198亿元。计划利用五年时间,打造“百亿级”民营强企。
  聚焦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济莱高铁通车在即,钢城将成为周边沂源、新泰、蒙阴等地出行的始发站,借此打造“鲁中会客厅”。围绕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人口集聚能力,持续做强产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消费流。加快城市更新,补齐工矿区的配套欠账,建设教育、医疗、消费、物流、宜居“五个高地”。今年,启动实施了全域城市更新,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区域性的民生保障高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守好“一排底线”,筑牢安全屏障。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将牢记初心使命,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美丽钢城,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本报通讯员 朱 虹

  全力服务钢铁产业链,共建产业生态圈;投资198亿元实施37个重点技改项目,推动企业提档升级;依托高铁站打造鲁中会客厅,启动全域城市更新……济南市钢城区在落实重大战略中谋划发展,在国家区域布局、重大区域战略、山东协同发展中找准定位,按照“1364”工作思路吹响进军号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钢城区委书记郅颂表示,着眼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系统谋划了“1364”工作思路。聚焦1个目标,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境界、争先创优,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综合考核进入全市区县第一方阵,打造东强战略智造先导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会经济圈“鲁中会客厅”,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美丽钢城。推动3个转变,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工业强区由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协同拉动转变。打好6大攻坚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强化党建引领、作风建设、改革创新、环境优化4项保障。在具体目标上,以总量指标前移、效益指标进位、速度指标争先为导向,确定“五年内GDP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等目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钢城区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由于一产小、二产大、三产弱,“一钢独大”较为突出,必须主动求变,落实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力服务山钢股份做优做强,总投资2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成后,中高端精品钢占比将超七成。推动产业向下游和高端延伸,聚焦装配式建筑、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智造等方向,加强与中国钢研院、山东产研院的合作,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已引建20多家企业,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20多家,与莱钢的产品高度契合。将继续加强上下游企业对接、左右链企业协作配套,推动精品钢产业延链强链,共建钢铁产业生态圈。
  全力推动地方企业扩产扩能,抓好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钢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民营企业占87%。引导民营经济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出台了工业33条等扶持政策,去年为企业发放补助2.2亿元,支持企业扩能提质。新发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市瞪羚企业等27家。今年,一企一策推进扩产扩能,已确定重点技改项目37个、总投资198亿元。计划利用五年时间,打造“百亿级”民营强企。
  聚焦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济莱高铁通车在即,钢城将成为周边沂源、新泰、蒙阴等地出行的始发站,借此打造“鲁中会客厅”。围绕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人口集聚能力,持续做强产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消费流。加快城市更新,补齐工矿区的配套欠账,建设教育、医疗、消费、物流、宜居“五个高地”。今年,启动实施了全域城市更新,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区域性的民生保障高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守好“一排底线”,筑牢安全屏障。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将牢记初心使命,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美丽钢城,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