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是爱的川流不息,还是恨的绵绵无尽

2022-03-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兰慧

  近年来,作家张炜的创作有了一些新的转向,他开始将视野转向童年、转向故乡。张炜以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给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风景,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命思维方式。
  张炜的近作《爱的川流不息》以流畅简约的线条,勾画出一人一猫的形象。从一只宠物猫“融融”来到家里开始,逐渐展开故事情节,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书写了自己养宠物的几段经历,在一次次与动物的相处与别离中,双方的欢乐与离愁相互交织,最终构筑了一个超越物类边际、交相融合的共有精神世界,有着很强的哲学意味与深厚的人文精神。
  “《爱的川流不息》是离我最近的一部作品,应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先生之约而写,写了很长时间,在疫情期间写得很投入、很沉浸,也很困难。不仅是因为那个特殊的时期,而是因为在我写了有50年,写出了好多文字之后所必然遇到的写作状态。”张炜在采访中提及,“我发现写作变得不那么容易。文字对我来说,选择起来似乎比过去困难,好像是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代,我感受到了网络时代对于一个写作者比较苛刻的要求。当然主要还是我的能力所限,因为我的创造力远不如过去,不像过去那样可以一口气把作品写完。我关掉手机、关上门,不见任何人,自我封闭写了3个月,中间累病了好多次。”
  “这本书字数不多,就是一个小册子,很多朋友都认为,像我这样写过两千万字长篇小说的人,创作这本书一定比较容易。”张炜感慨地说,其实不然,在他看来,早一两年他写不出这本书,晚一两年写,又会是另一个味道。为了让读者读得更流畅,他曾反复修改,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
  当然也不完全是困难的辛劳的记忆,也有很多愉快,有好多记忆的回返才能引起的生命的愉悦。“在书里写了我家养的一个动物,就是融融,通过它的引线和介绍,又出现了我过去与之相依、与之一起生活的好多动物朋友。尽管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但我还是一直回忆,回忆我过去的生活,回忆我的少年时代,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方面的经历,也就是这部书现在呈现出的样子。”张炜告诉记者,小说在《十月》发表之后“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好多人跟我讨论,讨论非虚构的意义,以及虚构的成分,讨论到底写了爱的川流不息,还是写了恨的绵绵无尽。我觉得都对,但无论如何,爱还是比恨要多,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才把这部作品写完,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们才有勇气生活下去,而且继续我们的劳动、创造。”
  谈及之后的创作计划,张炜说:“也许在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写得越来越少,但是我不怀疑自己,我会写得更慎重,我会对文字的要求更苛刻,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松懈。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作家都会如此,面前有困难,但是要往前走,文字要继续,探寻要继续,追求真理、追求真实的决心要变得更加强大。”
  张炜还分享了自己创作背后的故事。“活了60多岁,这个岁数的人,内心是很脆弱的。”小说中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得自己没有一丁点儿虚构的欲望。但文内小动物的结局又作了艺术处理,只写到一个小动物死掉了,其他小动物都被描述为不知所踪。“是真不知道吗?而是于心不忍。”张炜说,在社会中,爱是不容易、困难、沉重的,明明是绵绵不绝的恨,却还要爱得川流不息。写小动物的书是很难的,稍不留意就会落入套话,除了要有深厚的功力,还有付诸质朴、诚挚的情感,这次创作对作家自己而言也是一次考验。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及暨南大学文学院曾主办了该书的研讨会,与会学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暨南大学教授张丽军认为,张炜是思想家式的作家,是作家中的作家。近些年来,他以独特的、优美的、典范性的汉语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张炜呈现出来的小獾胡、小来以及融融这些动物的形象,都深深刻进了他的生命灵魂之中,也融入了他日常生活当中,正是他以这种平等心、平常心、博爱心去看待这些动物,于是才有了与动物之间所建立的感情,与动物之间所进行的对话,这就愈加呈现出我们人类世界的阔大无延,以及在这个世界当中所能够留存下去的人性以及人情。”刘东杰认为,《爱的川流不息》是一部呈现人与动物相处相知、充满人间大爱的作品。作者独具慧眼的观察,对动物的熟稔与热爱,对“爱”的体悟与阐释,赋予这部作品深厚的人文精神,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认为,张炜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作家中的“诗人”。他早期作品中的葡萄园、“野地”“一潭清水”“古船”以及《九月寓言》中的“奔跑”“鏊子”等既有写实的层面更是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着丰富复杂的社会内涵与美学意蕴。相比之下,《爱的川流不息》更朴素易懂,但也更意味深长,这就像托尔斯泰晚年返璞归真一样。
  张炜曾说:“善良与残忍同样多得不得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残忍,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美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爱,去寻找,去理解,而不要仅仅对人性失望,不要仅仅是对人的诅咒。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尽管它有时候战胜不了恶。爱在某些时候会异常强大。”《爱的川流不息》写作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这也是作者写作和思考的契机,在这样相对隔离的状态下,动物给予人的陪伴和安慰可能是更加深刻的。
  在今时今日,也许我们可以增加一个考察的维度——怎么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同样在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此,不妨以作者张炜在书中附录的文字作为结尾:我们讨论动物,实际上是在讨论人和人之间的规则和规律,谈生命的属性。文学就是书写生命,就是表达人性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会怎样成长和演变。好的文学,总是让人类经验得到延伸、得到补充。文学的价值也在这里。我们讲动物,更是对生命、对人的社会性、对人性的一次次抽样检查和鉴定。
  □ 本报记者 刘兰慧

  近年来,作家张炜的创作有了一些新的转向,他开始将视野转向童年、转向故乡。张炜以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给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风景,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命思维方式。
  张炜的近作《爱的川流不息》以流畅简约的线条,勾画出一人一猫的形象。从一只宠物猫“融融”来到家里开始,逐渐展开故事情节,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书写了自己养宠物的几段经历,在一次次与动物的相处与别离中,双方的欢乐与离愁相互交织,最终构筑了一个超越物类边际、交相融合的共有精神世界,有着很强的哲学意味与深厚的人文精神。
  “《爱的川流不息》是离我最近的一部作品,应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先生之约而写,写了很长时间,在疫情期间写得很投入、很沉浸,也很困难。不仅是因为那个特殊的时期,而是因为在我写了有50年,写出了好多文字之后所必然遇到的写作状态。”张炜在采访中提及,“我发现写作变得不那么容易。文字对我来说,选择起来似乎比过去困难,好像是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代,我感受到了网络时代对于一个写作者比较苛刻的要求。当然主要还是我的能力所限,因为我的创造力远不如过去,不像过去那样可以一口气把作品写完。我关掉手机、关上门,不见任何人,自我封闭写了3个月,中间累病了好多次。”
  “这本书字数不多,就是一个小册子,很多朋友都认为,像我这样写过两千万字长篇小说的人,创作这本书一定比较容易。”张炜感慨地说,其实不然,在他看来,早一两年他写不出这本书,晚一两年写,又会是另一个味道。为了让读者读得更流畅,他曾反复修改,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
  当然也不完全是困难的辛劳的记忆,也有很多愉快,有好多记忆的回返才能引起的生命的愉悦。“在书里写了我家养的一个动物,就是融融,通过它的引线和介绍,又出现了我过去与之相依、与之一起生活的好多动物朋友。尽管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但我还是一直回忆,回忆我过去的生活,回忆我的少年时代,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方面的经历,也就是这部书现在呈现出的样子。”张炜告诉记者,小说在《十月》发表之后“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好多人跟我讨论,讨论非虚构的意义,以及虚构的成分,讨论到底写了爱的川流不息,还是写了恨的绵绵无尽。我觉得都对,但无论如何,爱还是比恨要多,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才把这部作品写完,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们才有勇气生活下去,而且继续我们的劳动、创造。”
  谈及之后的创作计划,张炜说:“也许在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写得越来越少,但是我不怀疑自己,我会写得更慎重,我会对文字的要求更苛刻,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松懈。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作家都会如此,面前有困难,但是要往前走,文字要继续,探寻要继续,追求真理、追求真实的决心要变得更加强大。”
  张炜还分享了自己创作背后的故事。“活了60多岁,这个岁数的人,内心是很脆弱的。”小说中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得自己没有一丁点儿虚构的欲望。但文内小动物的结局又作了艺术处理,只写到一个小动物死掉了,其他小动物都被描述为不知所踪。“是真不知道吗?而是于心不忍。”张炜说,在社会中,爱是不容易、困难、沉重的,明明是绵绵不绝的恨,却还要爱得川流不息。写小动物的书是很难的,稍不留意就会落入套话,除了要有深厚的功力,还有付诸质朴、诚挚的情感,这次创作对作家自己而言也是一次考验。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及暨南大学文学院曾主办了该书的研讨会,与会学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暨南大学教授张丽军认为,张炜是思想家式的作家,是作家中的作家。近些年来,他以独特的、优美的、典范性的汉语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张炜呈现出来的小獾胡、小来以及融融这些动物的形象,都深深刻进了他的生命灵魂之中,也融入了他日常生活当中,正是他以这种平等心、平常心、博爱心去看待这些动物,于是才有了与动物之间所建立的感情,与动物之间所进行的对话,这就愈加呈现出我们人类世界的阔大无延,以及在这个世界当中所能够留存下去的人性以及人情。”刘东杰认为,《爱的川流不息》是一部呈现人与动物相处相知、充满人间大爱的作品。作者独具慧眼的观察,对动物的熟稔与热爱,对“爱”的体悟与阐释,赋予这部作品深厚的人文精神,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认为,张炜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作家中的“诗人”。他早期作品中的葡萄园、“野地”“一潭清水”“古船”以及《九月寓言》中的“奔跑”“鏊子”等既有写实的层面更是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着丰富复杂的社会内涵与美学意蕴。相比之下,《爱的川流不息》更朴素易懂,但也更意味深长,这就像托尔斯泰晚年返璞归真一样。
  张炜曾说:“善良与残忍同样多得不得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残忍,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美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爱,去寻找,去理解,而不要仅仅对人性失望,不要仅仅是对人的诅咒。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尽管它有时候战胜不了恶。爱在某些时候会异常强大。”《爱的川流不息》写作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这也是作者写作和思考的契机,在这样相对隔离的状态下,动物给予人的陪伴和安慰可能是更加深刻的。
  在今时今日,也许我们可以增加一个考察的维度——怎么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同样在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此,不妨以作者张炜在书中附录的文字作为结尾:我们讨论动物,实际上是在讨论人和人之间的规则和规律,谈生命的属性。文学就是书写生命,就是表达人性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会怎样成长和演变。好的文学,总是让人类经验得到延伸、得到补充。文学的价值也在这里。我们讲动物,更是对生命、对人的社会性、对人性的一次次抽样检查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