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滤镜不能喧宾夺主

2021-12-13 作者: 周学泽 来源: 大众日报
  □ 周学泽

  近日,蒋勤勤、杨蓉主演的电视剧《当家主母》播出,该剧使用莫兰迪色调,整个氛围十分阴森,人物脸色惨白,没有血色。莫兰迪色调是以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治·莫兰迪命名的,其画风色系简单,饱和度低、灰度高,偏向中间调。
  因为过度使用滤镜,还被观众吐槽的影片有:陈星旭、盖玥希主演的电视剧《真相》,全片灰蒙蒙,剧中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主演的白天戏也看不清脸;《一见倾心》使用美颜磨皮,演员面部失真,五官模糊,绿色军装变成了黄色;古装剧《东宫》中,斯琴高娃扮演的老太后磨皮严重,除了头发是白的,脸部光滑无比,一点皱纹也没有。
  因为滤镜的广泛使用,广电艺术似乎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当然是技术进步所致,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改变艺术”。滤镜技术并不复杂,但滤镜真正用起来却很难恰到好处,也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火候很难把握。比如,同是使用莫兰迪色调,《延禧攻略》的演员服装、环境布置等宁静质朴,给人一种岁月的沉淀感。
  “技术改变艺术”已是一种现实,但这种改变必须经受市场的检验,如果观众不喜欢,这种改变就是失败的。这就决定了,滤镜只能是影视艺术的辅助性技术手段,而不能喧宾夺主。影视剧是光影艺术,需要用光和影的细微变化来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滤镜是“订单制”,一旦点击鼠标下达某一个色调命令,则此色调将会改变大自然的一切光影变化,让视频画面中的人和物失真,因此使用滤镜必须慎之又慎。
  我们看谢晋拍的《芙蓉镇》,张艺谋拍的《红高粱》《活着》等影片,电影中的光影变化十分丰富。《芙蓉镇》中胡玉音衬着阳光做豆腐的场景,胡玉音与秦书田在晨曦初露时在街巷街道青石板上跳“扫帚舞”的片段,在或明或暗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压抑和对生的渴望,光影有其不可取代的指向意涵。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在他导演的影片中,光影更是一种常见的视觉语言,和《芙蓉镇》相似,《活着》也多采用偏暗的色调,但人物在昏暗的房子中对话,阳光却透过窗棂;人物在灯光和暗影交织下的夜巷中踽踽独行,构造出富有特色的画面语言。电影《红高粱》以红色调为主打,巩俐的一身红装、烈日闪耀下的红高粱地、红红的高粱酒等等,直到影片结尾处的日全食,“红”得让人目炫,在抗日等民族苦难背景下,张扬的红色展现出中国人极其倔强的生命力。
  由这些运用自然光影十分成功的老影片,人们迅速发现了“滤镜”使用的不足。艺术应该附着在“人”身上,影视后期技术制作,应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当滤镜让人物失去了真实的表情、神态,人成了塑料般的假人和瓷娃娃,意味着滤镜的运用必须适可而止,正所谓“人之不存,艺将焉附?”
  □ 周学泽

  近日,蒋勤勤、杨蓉主演的电视剧《当家主母》播出,该剧使用莫兰迪色调,整个氛围十分阴森,人物脸色惨白,没有血色。莫兰迪色调是以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治·莫兰迪命名的,其画风色系简单,饱和度低、灰度高,偏向中间调。
  因为过度使用滤镜,还被观众吐槽的影片有:陈星旭、盖玥希主演的电视剧《真相》,全片灰蒙蒙,剧中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主演的白天戏也看不清脸;《一见倾心》使用美颜磨皮,演员面部失真,五官模糊,绿色军装变成了黄色;古装剧《东宫》中,斯琴高娃扮演的老太后磨皮严重,除了头发是白的,脸部光滑无比,一点皱纹也没有。
  因为滤镜的广泛使用,广电艺术似乎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当然是技术进步所致,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改变艺术”。滤镜技术并不复杂,但滤镜真正用起来却很难恰到好处,也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火候很难把握。比如,同是使用莫兰迪色调,《延禧攻略》的演员服装、环境布置等宁静质朴,给人一种岁月的沉淀感。
  “技术改变艺术”已是一种现实,但这种改变必须经受市场的检验,如果观众不喜欢,这种改变就是失败的。这就决定了,滤镜只能是影视艺术的辅助性技术手段,而不能喧宾夺主。影视剧是光影艺术,需要用光和影的细微变化来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滤镜是“订单制”,一旦点击鼠标下达某一个色调命令,则此色调将会改变大自然的一切光影变化,让视频画面中的人和物失真,因此使用滤镜必须慎之又慎。
  我们看谢晋拍的《芙蓉镇》,张艺谋拍的《红高粱》《活着》等影片,电影中的光影变化十分丰富。《芙蓉镇》中胡玉音衬着阳光做豆腐的场景,胡玉音与秦书田在晨曦初露时在街巷街道青石板上跳“扫帚舞”的片段,在或明或暗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压抑和对生的渴望,光影有其不可取代的指向意涵。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在他导演的影片中,光影更是一种常见的视觉语言,和《芙蓉镇》相似,《活着》也多采用偏暗的色调,但人物在昏暗的房子中对话,阳光却透过窗棂;人物在灯光和暗影交织下的夜巷中踽踽独行,构造出富有特色的画面语言。电影《红高粱》以红色调为主打,巩俐的一身红装、烈日闪耀下的红高粱地、红红的高粱酒等等,直到影片结尾处的日全食,“红”得让人目炫,在抗日等民族苦难背景下,张扬的红色展现出中国人极其倔强的生命力。
  由这些运用自然光影十分成功的老影片,人们迅速发现了“滤镜”使用的不足。艺术应该附着在“人”身上,影视后期技术制作,应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当滤镜让人物失去了真实的表情、神态,人成了塑料般的假人和瓷娃娃,意味着滤镜的运用必须适可而止,正所谓“人之不存,艺将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