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吕荧与山大的一段交集

2021-11-23 作者: 卢昱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卢 昱
   本报通讯员 张洪刚

  作为著名美学家,吕荧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美学大讨论”中,与蔡仪、朱光潜、李泽厚分持不同观点,各自“领衔主演”。他将对美的理性思考凝聚为美学的探讨,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主观评价,是人的一种观念。相比其他三派的代表人物,吕荧先生的美学论文不多,但观点鲜明,逻辑自洽,独树一帜,无愧于“一派之代表”的学界评价。
  吕荧与山东大学曾有短暂交集。在百廿山东大学人文学术的天幕上,闪耀着众多明亮的星辰,吕荧是其中令人仰望而又难以忘怀的一颗。
“听课的学生很多,
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1950年8月,吕荧先生由孙思白教授引荐、应华岗校长邀请,到山东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此时,我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俄文专修科,入学后成了吕荧先生的文艺学课代表,其间和吕荧先生多有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山东大学教授赵洪太回忆道。
  吕荧原名何佶,老家安徽天长。之所以选“吕荧”之名,源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想法。回溯他的人生轨迹,可清楚地看到他追求进步的脚印。他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在读书期间即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到昆明西南联大复读,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群社”,并开始翻译普希金的长诗《欧根·奥涅金》。1949年4月,经由香港去北京参加了首届全国文代会,之后到大连作协从事工人文艺活动。他精通俄、英、德文,对普希金、高尔基等作家及苏联文学史、文艺理论和美学等均有很深的研究。
  吕荧到山大中文系之后,除了担任系主任之外,还主讲两门课:给一、二年级开文艺学,给三、四年级开俄苏文学史。这两门课当时都无章可循,要现编讲义,可够忙活的。另外,他还不断有论文在报刊发表。到任不久,他指导同学们成立了一个“新文学研究会”,以便推动课外的文艺习作和钻研。他讲授的文艺学不但具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度和系统性,又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给予评点阐发,启人思考又引人入胜,系内外的听讲者越来越多。
  “吕荧先生身材细高,脸庞白皙而清癯,戴着一副近视镜。他给山大中文、外文、历史系学生上文艺学课。他上课是在一个大教室,听课的学生很多,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他身体虚弱,讲课声音很低,给他配备过扩音器。由于扩音器不稳定,效果不好,就不再用了。他每堂课都准备讲稿,我是外文系文艺学的课代表,同学们的作业由我收齐后送到他金口路的家中,等批完后我再取回发给同学们。”赵洪太回忆。
  “文艺理论课上,吕荧先生常以俄罗斯文学作品为例,给大家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正是在吕先生的课上,我意识到,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文学理论的重要性。”山东大学教授袁世硕曾回忆。
  “他不止一次提到希腊的两则神话,一是大力神安泰的故事,一是魔床的故事。他说:搞创作的人要记住安泰的教训,安泰不能离了土地,作家不能离了生活;创作只能从生活出发,不能从理论出发。搞文艺批评的人要以魔床为戒,千万不能把批评弄成死框框,到处硬套,像魔床那样,把人家按到床上,短了硬拉长,长了就砍短。”曾担任文艺理论学课代表的吕家乡回忆道。
  “他讲课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像他的论著,高度概括,很少水分,如浓缩的结晶品,但又绝不枯燥,让你明白地把握到原理,并能引起你举一反三去联想。他讲授的文艺学,在当时就已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贯穿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例证、分析都出自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这些都是我们当时已有的文艺理论教材中难得见到的。”多年后,中文系文艺学课代表李希凡回忆道。
  1951年9月,吕荧要赴京参加文代会,他的课没有人能代。那时正讲到文学典型问题,临行时,他在课堂上布置了就典型问题写学习报告的任务,“可选择名著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加以论述。”但他没有硬性规定,同学们可以自己决定。李希凡旁征博引,很用心地写了一篇学习报告。
  “一天,吕先生叫我到系办公室去,说你这篇学习报告写得不错,有自己掌握的资料,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升曙梦是日本的大批评家,你对他关于典型问题的错误看法,抓住了要害。做学问就要广纳深收。这篇报告我想在《文史哲》上发表一下,也给华校长看了,他也很称赞。我听了自然很高兴。因为《文史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学术刊物之一,发行十几万册,是老师们和学术界专家学者们发表学术论著的园地。这是第一次发表学生的文章,在当时自然是件新鲜事。”李希凡回忆道。
离开山大,再也未去大学执教
  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当时原华大中文系的学生较多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基本知识,革命性强,政治嗅觉敏锐。有人对吕荧讲授的文艺学课程内容有意见。导火索是1951年11月的《文艺报》(第5卷第2期)发表了中文系资料员张祺的文章《离开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是无法进行文艺教学的》一文。
“我看了张祺的文章,却很反感。第一个反应,是张祺所讲的‘证据’,有好多是我笔记中都没有的。批评与实际不符。而文艺学是基础理论课程,不能按照张祺那种方案来讲课。可是,当时只要中央报刊一发出批评声音,在地方就会引起一场小运动。吕先生已经不上课了。”李希凡在回忆录中写道。
  此后,文艺报发表了山大一些学生代表写的读者来信,批评吕荧在文艺理论教学中有脱离实际和教条主义倾向。此时,全国正在进行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运动,中文系要在学校大众礼堂召开文艺学教学座谈会,对吕先生的教学提意见。“我写的意见书,是一篇最没意思的文章,虽然我尽量避免张祺那些不实之词,但仍是违心的,真正‘教条主义’的,对吕先生是不公正的,很多年我都心有愧疚。如果说有‘教条主义’,那不是吕先生,而是我们这些张祺的附和者。”对于历史,李希凡也曾自愧。
  性格耿直倔强的吕荧,对《文艺报》的批评难以接受,给《文艺报》发去一信,作了说明并列出已向教育部上报的文艺学讲授大纲,发表在《文艺报》读者来信栏目。
  “我受到团组织委托,曾劝说吕荧先生放下面子,作个自我批评,哪怕象征性的也好,他却非常激动地说:‘我怎么能随便检讨?维护真理能含糊吗?这不是爱面子,我有读者呀,我得对读者负责!’”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家乡回忆道。
  吕荧于1952年初离开山大。其实当时学校对他还是多方挽留的。“我也隐隐感到华岗校长对批评吕荧有所保留,他在全系大会上的讲话,根本没提吕荧的错误,只是谈些‘要跟上新时代’‘注意思想改造’等原则性意见。”吕家乡回忆。“据后来所知,老校长华岗同志曾几次劝说吕先生,只要作一点自我批评,就可以继续上课了。但吕先生坚持自己没有错误,决不能作违心的检查……这次批评,深深伤害了吕先生作为师长的心,终其一生,再也未去大学执教。”李希凡回忆道。
  吕荧离开时,请赵洪太晚上帮忙送他去火车站。他要带一个很大的柳条编的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书,非常重。赵洪太当时觉得挺奇怪,便说:“吕先生,您休假带这么多书干吗?”
  “我这些书从来随身不离。”吕荧回道,也没详细讲要到哪里去。“一大箱子书太重了,我怕行李箱弄坏了,拿绳子把行李箱捆了又捆,办好了托运,把吕先生送走了。”赵洪太回忆道。
与山大依然保持联系
  “1953年以后,我逐渐听到了一些内部情况。吕先生是才子型的学者,心高气傲,身为系主任,说话做事,不留情面,对张祺他是很看不上眼的。中文系的老师们也未必对他的领导作风没有意见,其中还混杂着原来华大和山大的干部中间也有不和谐的因素。总之,促成这场莫须有‘批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不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批评,却是虚构的。”李希凡曾回忆道。
  吕荧离职后在上海的朋友家寄居,以卖文为生。他曾一度回到山大,旋又离开。华岗校长只好帮他安排工作,让他去北京找冯雪峰,在冯雪峰任社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任高级翻译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文艺界正在进行的美学大讨论,并卓然成为“主观派”美学代表人物。
  此后,吕荧与山大学人依然保持联系。1953年夏,吕荧到青岛避暑,学校给他在信号山路安排了一间房子。这一年,赵洪太在山大毕业并留校任教,就住在文学馆二楼(与历史系办公室斜对门)。一天中午,赵洪太外出了,下午回到学校,刚上楼,臧乐源(当时华大与山大合并后在历史系任辅导员)看见赵洪太便说:“吕荧先生来找你,你不在,他在历史系办公室看报纸等你一个多小时,走了。”随后,赵洪太去找吕荧,两人一起到东方菜市的小餐馆吃了饭。
  这年夏天,作家萧军应山东大学外文系方未艾邀请来青岛休假。有一次,方未艾、萧军和赵洪太约吕荧先生到海水浴场散步。赵洪太到吕荧住处去请他时,发现他正在给自己针灸,全身扎了很多针。“他针灸完收好针,换了衣服,还拿着件风衣,衣服兜里特意装了一个小寒暑表。他身体很虚弱,需看着温度表穿衣服,温度低就赶紧披上风衣,温度高就把风衣脱下来搭在手臂上,我跟他开玩笑说他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海边散步后,我们几人一起到小餐馆吃了饭。”赵洪太说。
  1964年春,吕家乡在济南市一所中学教书,忽然接到吕荧的一封挂号信,是用毛笔所写,信封的下端醒目地写着“北京吕荧”四个字。吕家乡拆开信封,里面有一本在山大听吕先生所讲《文艺学》的课堂笔记。当年,吕荧跟吕家乡要了去,一是想着订正,二是要作为参考,准备把讲稿加以整理,正式出版。当时,这计划已成泡影。吕荧在信中说自己这些年“乏善足陈”,估计吕家乡“在思想和学业上定有长进”……
  □ 本报记者 卢 昱
   本报通讯员 张洪刚

  作为著名美学家,吕荧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美学大讨论”中,与蔡仪、朱光潜、李泽厚分持不同观点,各自“领衔主演”。他将对美的理性思考凝聚为美学的探讨,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主观评价,是人的一种观念。相比其他三派的代表人物,吕荧先生的美学论文不多,但观点鲜明,逻辑自洽,独树一帜,无愧于“一派之代表”的学界评价。
  吕荧与山东大学曾有短暂交集。在百廿山东大学人文学术的天幕上,闪耀着众多明亮的星辰,吕荧是其中令人仰望而又难以忘怀的一颗。
“听课的学生很多,
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1950年8月,吕荧先生由孙思白教授引荐、应华岗校长邀请,到山东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此时,我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俄文专修科,入学后成了吕荧先生的文艺学课代表,其间和吕荧先生多有接触,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山东大学教授赵洪太回忆道。
  吕荧原名何佶,老家安徽天长。之所以选“吕荧”之名,源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想法。回溯他的人生轨迹,可清楚地看到他追求进步的脚印。他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在读书期间即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到昆明西南联大复读,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群社”,并开始翻译普希金的长诗《欧根·奥涅金》。1949年4月,经由香港去北京参加了首届全国文代会,之后到大连作协从事工人文艺活动。他精通俄、英、德文,对普希金、高尔基等作家及苏联文学史、文艺理论和美学等均有很深的研究。
  吕荧到山大中文系之后,除了担任系主任之外,还主讲两门课:给一、二年级开文艺学,给三、四年级开俄苏文学史。这两门课当时都无章可循,要现编讲义,可够忙活的。另外,他还不断有论文在报刊发表。到任不久,他指导同学们成立了一个“新文学研究会”,以便推动课外的文艺习作和钻研。他讲授的文艺学不但具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度和系统性,又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给予评点阐发,启人思考又引人入胜,系内外的听讲者越来越多。
  “吕荧先生身材细高,脸庞白皙而清癯,戴着一副近视镜。他给山大中文、外文、历史系学生上文艺学课。他上课是在一个大教室,听课的学生很多,过道上都站满了人。他身体虚弱,讲课声音很低,给他配备过扩音器。由于扩音器不稳定,效果不好,就不再用了。他每堂课都准备讲稿,我是外文系文艺学的课代表,同学们的作业由我收齐后送到他金口路的家中,等批完后我再取回发给同学们。”赵洪太回忆。
  “文艺理论课上,吕荧先生常以俄罗斯文学作品为例,给大家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正是在吕先生的课上,我意识到,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文学理论的重要性。”山东大学教授袁世硕曾回忆。
  “他不止一次提到希腊的两则神话,一是大力神安泰的故事,一是魔床的故事。他说:搞创作的人要记住安泰的教训,安泰不能离了土地,作家不能离了生活;创作只能从生活出发,不能从理论出发。搞文艺批评的人要以魔床为戒,千万不能把批评弄成死框框,到处硬套,像魔床那样,把人家按到床上,短了硬拉长,长了就砍短。”曾担任文艺理论学课代表的吕家乡回忆道。
  “他讲课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像他的论著,高度概括,很少水分,如浓缩的结晶品,但又绝不枯燥,让你明白地把握到原理,并能引起你举一反三去联想。他讲授的文艺学,在当时就已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贯穿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例证、分析都出自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这些都是我们当时已有的文艺理论教材中难得见到的。”多年后,中文系文艺学课代表李希凡回忆道。
  1951年9月,吕荧要赴京参加文代会,他的课没有人能代。那时正讲到文学典型问题,临行时,他在课堂上布置了就典型问题写学习报告的任务,“可选择名著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加以论述。”但他没有硬性规定,同学们可以自己决定。李希凡旁征博引,很用心地写了一篇学习报告。
  “一天,吕先生叫我到系办公室去,说你这篇学习报告写得不错,有自己掌握的资料,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升曙梦是日本的大批评家,你对他关于典型问题的错误看法,抓住了要害。做学问就要广纳深收。这篇报告我想在《文史哲》上发表一下,也给华校长看了,他也很称赞。我听了自然很高兴。因为《文史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学术刊物之一,发行十几万册,是老师们和学术界专家学者们发表学术论著的园地。这是第一次发表学生的文章,在当时自然是件新鲜事。”李希凡回忆道。
离开山大,再也未去大学执教
  1951年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当时原华大中文系的学生较多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基本知识,革命性强,政治嗅觉敏锐。有人对吕荧讲授的文艺学课程内容有意见。导火索是1951年11月的《文艺报》(第5卷第2期)发表了中文系资料员张祺的文章《离开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是无法进行文艺教学的》一文。
“我看了张祺的文章,却很反感。第一个反应,是张祺所讲的‘证据’,有好多是我笔记中都没有的。批评与实际不符。而文艺学是基础理论课程,不能按照张祺那种方案来讲课。可是,当时只要中央报刊一发出批评声音,在地方就会引起一场小运动。吕先生已经不上课了。”李希凡在回忆录中写道。
  此后,文艺报发表了山大一些学生代表写的读者来信,批评吕荧在文艺理论教学中有脱离实际和教条主义倾向。此时,全国正在进行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运动,中文系要在学校大众礼堂召开文艺学教学座谈会,对吕先生的教学提意见。“我写的意见书,是一篇最没意思的文章,虽然我尽量避免张祺那些不实之词,但仍是违心的,真正‘教条主义’的,对吕先生是不公正的,很多年我都心有愧疚。如果说有‘教条主义’,那不是吕先生,而是我们这些张祺的附和者。”对于历史,李希凡也曾自愧。
  性格耿直倔强的吕荧,对《文艺报》的批评难以接受,给《文艺报》发去一信,作了说明并列出已向教育部上报的文艺学讲授大纲,发表在《文艺报》读者来信栏目。
  “我受到团组织委托,曾劝说吕荧先生放下面子,作个自我批评,哪怕象征性的也好,他却非常激动地说:‘我怎么能随便检讨?维护真理能含糊吗?这不是爱面子,我有读者呀,我得对读者负责!’”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家乡回忆道。
  吕荧于1952年初离开山大。其实当时学校对他还是多方挽留的。“我也隐隐感到华岗校长对批评吕荧有所保留,他在全系大会上的讲话,根本没提吕荧的错误,只是谈些‘要跟上新时代’‘注意思想改造’等原则性意见。”吕家乡回忆。“据后来所知,老校长华岗同志曾几次劝说吕先生,只要作一点自我批评,就可以继续上课了。但吕先生坚持自己没有错误,决不能作违心的检查……这次批评,深深伤害了吕先生作为师长的心,终其一生,再也未去大学执教。”李希凡回忆道。
  吕荧离开时,请赵洪太晚上帮忙送他去火车站。他要带一个很大的柳条编的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书,非常重。赵洪太当时觉得挺奇怪,便说:“吕先生,您休假带这么多书干吗?”
  “我这些书从来随身不离。”吕荧回道,也没详细讲要到哪里去。“一大箱子书太重了,我怕行李箱弄坏了,拿绳子把行李箱捆了又捆,办好了托运,把吕先生送走了。”赵洪太回忆道。
与山大依然保持联系
  “1953年以后,我逐渐听到了一些内部情况。吕先生是才子型的学者,心高气傲,身为系主任,说话做事,不留情面,对张祺他是很看不上眼的。中文系的老师们也未必对他的领导作风没有意见,其中还混杂着原来华大和山大的干部中间也有不和谐的因素。总之,促成这场莫须有‘批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不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批评,却是虚构的。”李希凡曾回忆道。
  吕荧离职后在上海的朋友家寄居,以卖文为生。他曾一度回到山大,旋又离开。华岗校长只好帮他安排工作,让他去北京找冯雪峰,在冯雪峰任社长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任高级翻译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文艺界正在进行的美学大讨论,并卓然成为“主观派”美学代表人物。
  此后,吕荧与山大学人依然保持联系。1953年夏,吕荧到青岛避暑,学校给他在信号山路安排了一间房子。这一年,赵洪太在山大毕业并留校任教,就住在文学馆二楼(与历史系办公室斜对门)。一天中午,赵洪太外出了,下午回到学校,刚上楼,臧乐源(当时华大与山大合并后在历史系任辅导员)看见赵洪太便说:“吕荧先生来找你,你不在,他在历史系办公室看报纸等你一个多小时,走了。”随后,赵洪太去找吕荧,两人一起到东方菜市的小餐馆吃了饭。
  这年夏天,作家萧军应山东大学外文系方未艾邀请来青岛休假。有一次,方未艾、萧军和赵洪太约吕荧先生到海水浴场散步。赵洪太到吕荧住处去请他时,发现他正在给自己针灸,全身扎了很多针。“他针灸完收好针,换了衣服,还拿着件风衣,衣服兜里特意装了一个小寒暑表。他身体很虚弱,需看着温度表穿衣服,温度低就赶紧披上风衣,温度高就把风衣脱下来搭在手臂上,我跟他开玩笑说他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海边散步后,我们几人一起到小餐馆吃了饭。”赵洪太说。
  1964年春,吕家乡在济南市一所中学教书,忽然接到吕荧的一封挂号信,是用毛笔所写,信封的下端醒目地写着“北京吕荧”四个字。吕家乡拆开信封,里面有一本在山大听吕先生所讲《文艺学》的课堂笔记。当年,吕荧跟吕家乡要了去,一是想着订正,二是要作为参考,准备把讲稿加以整理,正式出版。当时,这计划已成泡影。吕荧在信中说自己这些年“乏善足陈”,估计吕家乡“在思想和学业上定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