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真正的演员眼中有光

2021-11-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贺剑

  提起“演员”两个字,我们会想到什么?一种职业,一种流量,还是一种身份?
  在院线电影被众多商业片主导的10月,一部纪录片《演员》近乎悄无声息地公映,几乎不被人关注,但在真正爱电影的人那里,这部纪录片是“抢救式”的存在,是不可复制的珍品。因为它拍摄的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明星的从影经历、艺术成就与现状,当然,他们本人更喜欢“演员”这个界定。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电影经历了蓬勃发展,百花齐放,出现了《早春三月》《阿诗玛》《小兵张嘎》等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优秀电影作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演员,但很多电影院悬挂的却是苏联评选出的22位电影明星的照片。1961年,周恩来总理倡议,我们不能总是挂别国的电影明星照片,能不能评选出我们自己的电影明星?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主抓电影工作的夏衍亲自组织评选班子,在年底推出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文化部主导的电影明星评选。
  之所以把目光投向这批老演员,该片导演潘奕霖作为当年央视电影频道王牌节目《流金岁月》的主持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他人不能比的感情,他的初衷只是为了保留这批曾经轰动全国的老演员的光辉形象及晚年生活,却“无心插柳”地引起当下社会对“演员”这一职业理想和精神的讨论。
  老一辈电影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尤其痴迷和执着。如秦怡一生经历极其波折,在一人照顾患有重病的丈夫和儿子的沉重负担下,依然塑造了“芳林嫂”“马兰”等经典女性形象,直到年逾九旬,还登上青藏高原,自筹资金自编自演拍摄了电影《青海湖畔》。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她总是那样的优雅和美丽,眼眸明亮而有神,永远彰显着“演员”的精气神。
  老一辈电影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特别投入与纯粹。如于蓝从《翠岗红旗》《龙须沟》,再到《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在银幕上塑造了或光彩照人或英勇无畏的难忘角色,处处都是掌声和喝彩,她却因自己脸部受伤淡出大银幕,转身投入儿童电影的制作,致力于为中国儿童拍出属于他们的影片,直到80岁才退休。
  老一辈电影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有着无上的谨慎和敬畏。“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评选出来后,全国影院挂满了他们的照片,但那些照片几乎不是专门为评选拍的,好几张都是普通的工作照。谢芳的照片是1961年她出访日本前穿着普普通通的白衬衫拍的,金迪的照片则是找长影厂照相组拍的。成为“22大影星”后,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更加谦虚谨慎,没有人以“大明星”自居,依旧为中国电影事业奋斗不止,老年淡出大众视野,平和而从容。
  反观当下的年轻演员,不少人因为手蹭破点皮就大呼小叫发微博求关爱;为了赶戏频繁串场记不住台词,只会对着镜头念“123456”;到处参加综艺消耗流量,无心钻研角色及作品……更有不少所谓明星涉毒涉黄,逃税漏税,毫不爱惜羽毛。“演员”一词,在他们眼中成为了逐名求利的平台与踏板,既无职业道德,又毁社会道德。
  在被这些流量明星一再刷新底线之后,现在的观众已变得理性与客观,他们渴望了解《演员》中老一辈电影演员的执着与纯粹,也呼唤现在的年轻演员在保持灵性的同时,能够潜心磨砺演技,用自己的作品塑造永不消逝的艺术形象,用自己的一生践行演员这个职业。也许多年以后再拍《演员》,我们依然选得出衬得上这个称谓的好演员。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纪录片《演员》这样形容“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请让我们记住这22个名字: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祝希娟。
  □ 贺剑

  提起“演员”两个字,我们会想到什么?一种职业,一种流量,还是一种身份?
  在院线电影被众多商业片主导的10月,一部纪录片《演员》近乎悄无声息地公映,几乎不被人关注,但在真正爱电影的人那里,这部纪录片是“抢救式”的存在,是不可复制的珍品。因为它拍摄的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明星的从影经历、艺术成就与现状,当然,他们本人更喜欢“演员”这个界定。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电影经历了蓬勃发展,百花齐放,出现了《早春三月》《阿诗玛》《小兵张嘎》等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优秀电影作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演员,但很多电影院悬挂的却是苏联评选出的22位电影明星的照片。1961年,周恩来总理倡议,我们不能总是挂别国的电影明星照片,能不能评选出我们自己的电影明星?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主抓电影工作的夏衍亲自组织评选班子,在年底推出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文化部主导的电影明星评选。
  之所以把目光投向这批老演员,该片导演潘奕霖作为当年央视电影频道王牌节目《流金岁月》的主持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他人不能比的感情,他的初衷只是为了保留这批曾经轰动全国的老演员的光辉形象及晚年生活,却“无心插柳”地引起当下社会对“演员”这一职业理想和精神的讨论。
  老一辈电影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尤其痴迷和执着。如秦怡一生经历极其波折,在一人照顾患有重病的丈夫和儿子的沉重负担下,依然塑造了“芳林嫂”“马兰”等经典女性形象,直到年逾九旬,还登上青藏高原,自筹资金自编自演拍摄了电影《青海湖畔》。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她总是那样的优雅和美丽,眼眸明亮而有神,永远彰显着“演员”的精气神。
  老一辈电影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特别投入与纯粹。如于蓝从《翠岗红旗》《龙须沟》,再到《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在银幕上塑造了或光彩照人或英勇无畏的难忘角色,处处都是掌声和喝彩,她却因自己脸部受伤淡出大银幕,转身投入儿童电影的制作,致力于为中国儿童拍出属于他们的影片,直到80岁才退休。
  老一辈电影演员对“演员”这个职业有着无上的谨慎和敬畏。“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评选出来后,全国影院挂满了他们的照片,但那些照片几乎不是专门为评选拍的,好几张都是普通的工作照。谢芳的照片是1961年她出访日本前穿着普普通通的白衬衫拍的,金迪的照片则是找长影厂照相组拍的。成为“22大影星”后,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更加谦虚谨慎,没有人以“大明星”自居,依旧为中国电影事业奋斗不止,老年淡出大众视野,平和而从容。
  反观当下的年轻演员,不少人因为手蹭破点皮就大呼小叫发微博求关爱;为了赶戏频繁串场记不住台词,只会对着镜头念“123456”;到处参加综艺消耗流量,无心钻研角色及作品……更有不少所谓明星涉毒涉黄,逃税漏税,毫不爱惜羽毛。“演员”一词,在他们眼中成为了逐名求利的平台与踏板,既无职业道德,又毁社会道德。
  在被这些流量明星一再刷新底线之后,现在的观众已变得理性与客观,他们渴望了解《演员》中老一辈电影演员的执着与纯粹,也呼唤现在的年轻演员在保持灵性的同时,能够潜心磨砺演技,用自己的作品塑造永不消逝的艺术形象,用自己的一生践行演员这个职业。也许多年以后再拍《演员》,我们依然选得出衬得上这个称谓的好演员。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纪录片《演员》这样形容“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请让我们记住这22个名字: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祝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