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将“农耕文化”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

探索劳动育人新路径

2021-10-11 作者: 吴荣欣 来源: 大众日报
  □ 邱学文 任宝凤 吴荣欣

  近年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打破传统的学分、课堂教育模式,将第一、二课堂有机结合,将“农耕文化”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探索劳动育人新路径。
  9月27日上午,雨后的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寒亭校区内的“开心农场”里,几十名身着迷彩服的学生正在利用大课间在自己班级的菜园里拔草。菜园里生长着香菜、辣椒、小白菜、茼蒿、菠菜、菜花、秋葵、韭菜等十几种蔬菜。
  “以前在家都是看着爸爸妈妈种菜,自己从来没动过手。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播种、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点一点长起来,心里挺有成就感的。不但能品尝到自己亲手种下的劳动果实,还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收获很大。”21613班的李鑫杰同学说。
  “这个校区是我们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的办学地点,共有5个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职专业的24个班、138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如何把德智体美劳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党总支书记孙学武表示,基础应用系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通过制定每日生活劳动常规、创设劳动社团、组织劳动志愿服务并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真正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据了解,现在的“开心农场”,原来是一片建筑垃圾填埋地。去年11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领导经过充分调研后将此处规划成劳动教育试验田。12月开始,全系师生用5个月的课余时间,规划整理成了25块责任田,除1个示范田外,其余24块责任田分别由24个班级认领,并于今年4月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一步步做起,成功把2亩多的闲置荒地变成了“开心农场”。
  “5月31日收获了首批蔬菜,由学生采摘洗净后,在食堂厨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们自己做熟后邀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起分享。6月23日,我们在菜园边上放置了电子秤和各班级的二维码标识牌,举办了首次蔬菜售卖活动,所有的蔬菜都是2元钱一斤,教职工采摘蔬菜后,自己过称,并通过各班级的二维码,扫码付款,所得款项作为各班级的班费。在学生放暑假离校前,我们还组织同学们采摘蔬菜带回家,用自己的劳动果实为父母做一顿‘感恩饭’。”该系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赵鼎说。
  “一直是爸妈做饭给我吃,不知道在厨房的辛苦。放暑假时,从学校把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带回家给爸妈做了一顿饭,把他们高兴坏了,直夸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来自青岛莱西的刘同学说。
  如果说“开心农场”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了农耕文化,收获了自己的“菜篮子”,那么,绘制墙画、利用废旧餐桌椅制作舞台等,则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提升了艺术素质和工匠技能。
  今年3月底,该系美术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开心农场”的东墙进行了彩绘。墙画内容分为农耕文化和工匠精神两部分,其中农耕文化着重突出劳动和收获的关系;工匠精神部分则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展示了汽车、道桥、物流、航海等行业景象。同学们用1个月的课余时间绘制出手稿,于6月30日成功完成了一幅展现农耕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百米画卷”。
  “这幅百米墙绘,是我们系全体师生向建党10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从绘制墙画的全过程,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刻内涵,树立起‘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劳动观。”孙学武表示。
  为淬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做到修旧利废,今年5月份,该系三位辅导员带领学生,将一批废旧餐桌椅,经过测量、切割、焊接、打磨、刷漆、安装,制成36个组件,组成了近100平方米的舞台。“为使舞台拼接平整合缝,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严谨、耐心、专注地对待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节,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技能操作中。”参加该项劳动的王同学说道。
  □ 邱学文 任宝凤 吴荣欣

  近年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打破传统的学分、课堂教育模式,将第一、二课堂有机结合,将“农耕文化”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探索劳动育人新路径。
  9月27日上午,雨后的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寒亭校区内的“开心农场”里,几十名身着迷彩服的学生正在利用大课间在自己班级的菜园里拔草。菜园里生长着香菜、辣椒、小白菜、茼蒿、菠菜、菜花、秋葵、韭菜等十几种蔬菜。
  “以前在家都是看着爸爸妈妈种菜,自己从来没动过手。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播种、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点一点长起来,心里挺有成就感的。不但能品尝到自己亲手种下的劳动果实,还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收获很大。”21613班的李鑫杰同学说。
  “这个校区是我们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的办学地点,共有5个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职专业的24个班、1387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如何把德智体美劳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党总支书记孙学武表示,基础应用系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通过制定每日生活劳动常规、创设劳动社团、组织劳动志愿服务并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真正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据了解,现在的“开心农场”,原来是一片建筑垃圾填埋地。去年11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基础应用系领导经过充分调研后将此处规划成劳动教育试验田。12月开始,全系师生用5个月的课余时间,规划整理成了25块责任田,除1个示范田外,其余24块责任田分别由24个班级认领,并于今年4月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一步步做起,成功把2亩多的闲置荒地变成了“开心农场”。
  “5月31日收获了首批蔬菜,由学生采摘洗净后,在食堂厨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们自己做熟后邀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起分享。6月23日,我们在菜园边上放置了电子秤和各班级的二维码标识牌,举办了首次蔬菜售卖活动,所有的蔬菜都是2元钱一斤,教职工采摘蔬菜后,自己过称,并通过各班级的二维码,扫码付款,所得款项作为各班级的班费。在学生放暑假离校前,我们还组织同学们采摘蔬菜带回家,用自己的劳动果实为父母做一顿‘感恩饭’。”该系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赵鼎说。
  “一直是爸妈做饭给我吃,不知道在厨房的辛苦。放暑假时,从学校把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带回家给爸妈做了一顿饭,把他们高兴坏了,直夸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来自青岛莱西的刘同学说。
  如果说“开心农场”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了农耕文化,收获了自己的“菜篮子”,那么,绘制墙画、利用废旧餐桌椅制作舞台等,则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提升了艺术素质和工匠技能。
  今年3月底,该系美术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开心农场”的东墙进行了彩绘。墙画内容分为农耕文化和工匠精神两部分,其中农耕文化着重突出劳动和收获的关系;工匠精神部分则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展示了汽车、道桥、物流、航海等行业景象。同学们用1个月的课余时间绘制出手稿,于6月30日成功完成了一幅展现农耕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百米画卷”。
  “这幅百米墙绘,是我们系全体师生向建党10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从绘制墙画的全过程,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刻内涵,树立起‘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劳动观。”孙学武表示。
  为淬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做到修旧利废,今年5月份,该系三位辅导员带领学生,将一批废旧餐桌椅,经过测量、切割、焊接、打磨、刷漆、安装,制成36个组件,组成了近100平方米的舞台。“为使舞台拼接平整合缝,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严谨、耐心、专注地对待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节,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技能操作中。”参加该项劳动的王同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