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传承 实践中体悟

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准对接学科优势资源助力“四史”学习教育

2021-08-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王慧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为进一步助力“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准对接学科优势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教育实践中,引导师生在学习中传承、实践中体悟。
  增强教育深度,擦亮专业底色,抓牢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激发全体教师学好用好“四史”的热情,成立“一室一论坛”,即“四史”教研室和“斯盛”论坛。“四史”教研室作为开展学习教育的主战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好、用好这部最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在实践中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斯盛”论坛作为学院对内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主战场,邀请校内校外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将“四史”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
  拓宽教育广度,找准切入点,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找准切入点,将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的辉煌成绩、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融入思政课,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同城大课堂”活动。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论维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用大历史观、唯物史观深刻认识重大历史事件真相和意义,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对于当下的指导价值,感悟历史的现实力度与情感温度。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积极性,用影像、故事、访谈、调研报告等形式,通过重温历史,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突出教育亮度,打造品牌引领,创立“一团一社”。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和“哲也”青年学习社。宣讲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等六大宣讲模块,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理论宣讲。青年学习社则主要发挥学院研究生的带动作用,联合各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共同对“四史”学习教育开展理论研讨与交流,起到“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搭建平台、共促成长”的作用。此外,学院坚持典型党史再现课堂、以匠心打磨宣讲作品,形成一系列可视化教材,实现观众与历史的“同频共振”。通过打造“一团一社”,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立德树人的动力源泉,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引向深入。
  强化教育效度,努力扩大影响,推动成果转化。学院坚持理论学习与现场教育相结合,对内学习与对外输出相结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四史”学习教育的效度。一是学院与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署共建“王尽美纪念馆党建与党史研究实践基地”协议书,建立实践教育基地,践行“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升知行合一的能力。二是学院院长张鹏、副院长巩克菊携研究生共同录制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宣讲时间》栏目,围绕“让党史教育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青春活力”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共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新”走“心”。三是学院教师为其他各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4名青年教师围绕“四史”主题,为全校团员学生录制了微团课,受到师生高度评价;学院秦芳老师录制的“打卡红色教育——山东建筑大学凤凰公馆”视频新闻,已在教育部微言教育、中国教育发布和山东教育发布进行报道。
  □通讯员 王慧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为进一步助力“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准对接学科优势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教育实践中,引导师生在学习中传承、实践中体悟。
  增强教育深度,擦亮专业底色,抓牢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激发全体教师学好用好“四史”的热情,成立“一室一论坛”,即“四史”教研室和“斯盛”论坛。“四史”教研室作为开展学习教育的主战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好、用好这部最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在实践中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斯盛”论坛作为学院对内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主战场,邀请校内校外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将“四史”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
  拓宽教育广度,找准切入点,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找准切入点,将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的辉煌成绩、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融入思政课,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同城大课堂”活动。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论维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用大历史观、唯物史观深刻认识重大历史事件真相和意义,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对于当下的指导价值,感悟历史的现实力度与情感温度。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积极性,用影像、故事、访谈、调研报告等形式,通过重温历史,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突出教育亮度,打造品牌引领,创立“一团一社”。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和“哲也”青年学习社。宣讲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等六大宣讲模块,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理论宣讲。青年学习社则主要发挥学院研究生的带动作用,联合各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共同对“四史”学习教育开展理论研讨与交流,起到“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搭建平台、共促成长”的作用。此外,学院坚持典型党史再现课堂、以匠心打磨宣讲作品,形成一系列可视化教材,实现观众与历史的“同频共振”。通过打造“一团一社”,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立德树人的动力源泉,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引向深入。
  强化教育效度,努力扩大影响,推动成果转化。学院坚持理论学习与现场教育相结合,对内学习与对外输出相结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四史”学习教育的效度。一是学院与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署共建“王尽美纪念馆党建与党史研究实践基地”协议书,建立实践教育基地,践行“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升知行合一的能力。二是学院院长张鹏、副院长巩克菊携研究生共同录制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宣讲时间》栏目,围绕“让党史教育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青春活力”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共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新”走“心”。三是学院教师为其他各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4名青年教师围绕“四史”主题,为全校团员学生录制了微团课,受到师生高度评价;学院秦芳老师录制的“打卡红色教育——山东建筑大学凤凰公馆”视频新闻,已在教育部微言教育、中国教育发布和山东教育发布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