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老党员纪秀章每天坚持学习4小时

“永远跟党走,不褪色,不掉队”

2021-07-22 作者: 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明
   本报通讯员 刘业仕 纪磊

  初见纪秀章老人,他正捧着一本《中国共产党简史》认真地读着。纪秀章是出了名的学习迷,每天要坚持学习4小时。他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早晨六点钟准时收听新闻播报。吃过早饭,他还要学习党报党刊。
  今年96岁的纪秀章,是一名有着76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利津县唯一健在的抗战时期入党的老党员。谈到为何坚持学习时,他说,“作为一名党员,群众跟你聊天时,问个问题时你不知道、答不上来,那还叫啥党员呢?只有学习才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永远跟党走,不褪色,不掉队。”
  纪秀章1925年出生于利津县利津街道西南街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漫长岁月,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1945年2月正式入党,他用76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1945年起,除去当兵的几年,直到1985年,纪秀章都是西南街村的村长。直到现在,村里人说起纪秀章,还是发自肺腑地说,纪秀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改革开放前,为了让群众吃饱饭,他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他发挥村庄位于县城驻地的优势,组织群众去水产公司打零工,到土产公司整理废品,组织妇女到县粮油公司缝制麻袋。村前有一个很大的水湾,他就组织人们养鱼。靠着这些措施,村里群众收入大大增加。
  纪秀章心里总是装着群众。胜利油田(当时叫九二三厂)第一次来地方招工,当时有照顾老干部的政策。本来应该纪秀章的大儿子去,他却安排了村里的小拴等三人去当了工人。县麻纺厂招纺织女工,他的大女儿纪金芬已经填好了招工表,他知道后硬是把女儿的表撤了回来,换成了村里的其他村民。
  纪秀章常对孩子们说,“我虽说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也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可我没有多少钱给你们,留给你们的只是做人的本分,和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2018年,纪秀章的小儿子纪卫国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老人时不时给儿子讲自己入党的经历,告诫他必须一心一意扑在村里工作上。纪卫国说,过去对老人不理解,现在自己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对老人理解了。一名党的干部,要想让群众信服,把村子领导好建设好,就不能与群众争好处,就要清清白白、站得正、站得稳。
  □ 本报记者 李明
   本报通讯员 刘业仕 纪磊

  初见纪秀章老人,他正捧着一本《中国共产党简史》认真地读着。纪秀章是出了名的学习迷,每天要坚持学习4小时。他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早晨六点钟准时收听新闻播报。吃过早饭,他还要学习党报党刊。
  今年96岁的纪秀章,是一名有着76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利津县唯一健在的抗战时期入党的老党员。谈到为何坚持学习时,他说,“作为一名党员,群众跟你聊天时,问个问题时你不知道、答不上来,那还叫啥党员呢?只有学习才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永远跟党走,不褪色,不掉队。”
  纪秀章1925年出生于利津县利津街道西南街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漫长岁月,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1945年2月正式入党,他用76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1945年起,除去当兵的几年,直到1985年,纪秀章都是西南街村的村长。直到现在,村里人说起纪秀章,还是发自肺腑地说,纪秀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改革开放前,为了让群众吃饱饭,他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他发挥村庄位于县城驻地的优势,组织群众去水产公司打零工,到土产公司整理废品,组织妇女到县粮油公司缝制麻袋。村前有一个很大的水湾,他就组织人们养鱼。靠着这些措施,村里群众收入大大增加。
  纪秀章心里总是装着群众。胜利油田(当时叫九二三厂)第一次来地方招工,当时有照顾老干部的政策。本来应该纪秀章的大儿子去,他却安排了村里的小拴等三人去当了工人。县麻纺厂招纺织女工,他的大女儿纪金芬已经填好了招工表,他知道后硬是把女儿的表撤了回来,换成了村里的其他村民。
  纪秀章常对孩子们说,“我虽说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也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可我没有多少钱给你们,留给你们的只是做人的本分,和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样子。”
  2018年,纪秀章的小儿子纪卫国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老人时不时给儿子讲自己入党的经历,告诫他必须一心一意扑在村里工作上。纪卫国说,过去对老人不理解,现在自己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对老人理解了。一名党的干部,要想让群众信服,把村子领导好建设好,就不能与群众争好处,就要清清白白、站得正、站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