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土地账”激发“潜力值”

东营: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2021-07-22 作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通讯员 聂成 报道
  本报东营讯 7月12日,东营市鑫瑞隆铸造材料有限公司以626万元的成交价竞得了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颐和新村26.4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这是继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广饶县实现入市后,东营市第46宗成功入市的集体土地。
  “集体土地入市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入市后获得的土地收益,除了按规定征收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等之外,剩余部分全部归村集体所有。”颐和新村党支部书记韩卫国说。
  为充分激发集体土地的“潜力值”,唤醒农村土地“沉睡”资产,助力乡村振兴,去年以来,东营市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认真研究试点地区经验做法,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乡镇街道研究、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审查、市县政府批复、公开招拍挂出让”的集体土地出让工作机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制度条件,并顺利在广饶县实现了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今年,东营市持续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现路径,全市已有46宗650.23亩集体土地成功入市流转,出让金1.3亿元。”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入市后获得的土地收益将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村民福利待遇。
  尽管土地资源丰富,但东营坚持提升土地的节约集约水平,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今年上半年,东营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27万亩,闲置土地2771亩,盘活了城镇低效用地3537亩,进一步优化了片区产业布局,实现了“腾笼换鸟”。
  今年以来,在东营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标准地”一词频繁出现在工业用地网上挂牌公告中。“标准地”较以往的工业用地增加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等详细的控制指标。土地带着“标准”出让是东营市针对新上工业项目质量低、用地粗放等问题作出的改革举措。以创新供地方式破除发展难题,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了“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东营市已出让“标准地”28宗2009亩,为加快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通讯员 聂成 报道
  本报东营讯 7月12日,东营市鑫瑞隆铸造材料有限公司以626万元的成交价竞得了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颐和新村26.4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这是继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广饶县实现入市后,东营市第46宗成功入市的集体土地。
  “集体土地入市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入市后获得的土地收益,除了按规定征收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等之外,剩余部分全部归村集体所有。”颐和新村党支部书记韩卫国说。
  为充分激发集体土地的“潜力值”,唤醒农村土地“沉睡”资产,助力乡村振兴,去年以来,东营市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认真研究试点地区经验做法,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乡镇街道研究、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审查、市县政府批复、公开招拍挂出让”的集体土地出让工作机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制度条件,并顺利在广饶县实现了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今年,东营市持续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现路径,全市已有46宗650.23亩集体土地成功入市流转,出让金1.3亿元。”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入市后获得的土地收益将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村民福利待遇。
  尽管土地资源丰富,但东营坚持提升土地的节约集约水平,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今年上半年,东营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27万亩,闲置土地2771亩,盘活了城镇低效用地3537亩,进一步优化了片区产业布局,实现了“腾笼换鸟”。
  今年以来,在东营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标准地”一词频繁出现在工业用地网上挂牌公告中。“标准地”较以往的工业用地增加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等详细的控制指标。土地带着“标准”出让是东营市针对新上工业项目质量低、用地粗放等问题作出的改革举措。以创新供地方式破除发展难题,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了“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东营市已出让“标准地”28宗2009亩,为加快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