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治理搬迁避让远程监测

济南连续19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2021-07-22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进入主汛期之后,高强度降雨容易引发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济南市莱芜区通过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为居民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济南已经连续19年地质灾害“零伤亡”,今年将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远程监测系统平台,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近期济南持续降雨,从水文数据来看,截至目前,今年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7月11日,济南市发布了本年度的首次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汛期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多发频发、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前谋划,根据轻重缓急原则,集中必要财力实施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
  莱芜区大王庄镇七郎峪村地处香山余脉,由于沟谷内相对高差大,山势地形陡峻,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泥石流,直接威胁下游34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条1200米长的流通渠直通山下,遇到大雨,山顶的水能够快速引流下山,同时通过9道拦挡坝、透水挡墙等拦截、沉淀沙石杂质,一座山上修了5条这样的流通渠。莱芜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治理工程投资640余万元,去年11月开工,今年5月竣工,建设拦挡坝、钢筋混凝土透水挡墙、固源坝、跌水坝、河道清理等,今年雨季以来已经拦截多起泥石流,基本上消除了这一带的地质灾害隐患。
  近年来,莱芜区利用立项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有利时机,对辖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调查,聘请专业单位积极开展治理,共计争取立项资金5400余万元,治理地质灾害点42处。
  莱芜区大王庄镇东上崮村位于孤山一带的岩溶塌陷易发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军介绍,全村694户村民,先后有217户的房屋出现裂缝,目前21户房屋裂缝较为严重的村民搬到了临时安置点。表面看起来没有异常,但勘测发现地下有溶洞,雨季地表水下渗,地质结构缓慢发生变化,存在塌陷的风险隐患。
  为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莱芜区在做好地质灾害日常巡查、监测、临时避让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搬迁避让工作。计划投资2.2亿元异地建设安置区,项目占地117亩,目前已建成7栋住宅楼,预计今年底前全面完工,届时东上崮村整体搬迁。
  此外,莱芜区还实施了下崮村、方下镇耿公清、张公清村、寨里镇大渔池村和雪野镇胡多萝等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已累计搬迁1585户。
  为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引入自动化监测及视频监控等多种技术手段。整合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增加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监测点,建立隐患点实景三维模型,进一步提升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时性、准确性。
  今年济南市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21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针对汛期济南市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多发频发、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根据轻重缓急原则,集中必要财力实施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截至目前,济南市连续19年保持地质灾害“零伤亡”。
  下一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化局将在9月底之前,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人口聚集或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域精细化调查评价及风险区划,查明风险底数。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地质灾害远程监控自动化水平,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远程监测系统平台。在重点隐患点增加自动化监测设备,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水平。确保地质灾害调查初勘、地质灾害远程监控系统整合等项目顺利完成、数据可靠。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进入主汛期之后,高强度降雨容易引发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济南市莱芜区通过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为居民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济南已经连续19年地质灾害“零伤亡”,今年将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远程监测系统平台,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近期济南持续降雨,从水文数据来看,截至目前,今年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7月11日,济南市发布了本年度的首次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汛期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多发频发、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前谋划,根据轻重缓急原则,集中必要财力实施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
  莱芜区大王庄镇七郎峪村地处香山余脉,由于沟谷内相对高差大,山势地形陡峻,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泥石流,直接威胁下游34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条1200米长的流通渠直通山下,遇到大雨,山顶的水能够快速引流下山,同时通过9道拦挡坝、透水挡墙等拦截、沉淀沙石杂质,一座山上修了5条这样的流通渠。莱芜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治理工程投资640余万元,去年11月开工,今年5月竣工,建设拦挡坝、钢筋混凝土透水挡墙、固源坝、跌水坝、河道清理等,今年雨季以来已经拦截多起泥石流,基本上消除了这一带的地质灾害隐患。
  近年来,莱芜区利用立项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有利时机,对辖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调查,聘请专业单位积极开展治理,共计争取立项资金5400余万元,治理地质灾害点42处。
  莱芜区大王庄镇东上崮村位于孤山一带的岩溶塌陷易发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军介绍,全村694户村民,先后有217户的房屋出现裂缝,目前21户房屋裂缝较为严重的村民搬到了临时安置点。表面看起来没有异常,但勘测发现地下有溶洞,雨季地表水下渗,地质结构缓慢发生变化,存在塌陷的风险隐患。
  为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莱芜区在做好地质灾害日常巡查、监测、临时避让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搬迁避让工作。计划投资2.2亿元异地建设安置区,项目占地117亩,目前已建成7栋住宅楼,预计今年底前全面完工,届时东上崮村整体搬迁。
  此外,莱芜区还实施了下崮村、方下镇耿公清、张公清村、寨里镇大渔池村和雪野镇胡多萝等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已累计搬迁1585户。
  为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引入自动化监测及视频监控等多种技术手段。整合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增加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监测点,建立隐患点实景三维模型,进一步提升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时性、准确性。
  今年济南市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21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针对汛期济南市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多发频发、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根据轻重缓急原则,集中必要财力实施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截至目前,济南市连续19年保持地质灾害“零伤亡”。
  下一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化局将在9月底之前,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人口聚集或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域精细化调查评价及风险区划,查明风险底数。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地质灾害远程监控自动化水平,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远程监测系统平台。在重点隐患点增加自动化监测设备,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水平。确保地质灾害调查初勘、地质灾害远程监控系统整合等项目顺利完成、数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