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从歌剧《沂蒙山》到电影《沂蒙山》

一次成功的跨媒介传播

2021-07-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刘强

  民族歌剧《沂蒙山》自2018年12月19日在济南成功首演后,便以其深厚的精神意蕴、大气悲壮的史诗风格、艺术家精彩绝伦的唱功、创新的艺术形式、美轮美奂的舞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近日,这部民族歌剧被拍摄成歌剧电影《沂蒙山》在全国公映,呈现出从舞台艺术到电影艺术跨媒介改编后崭新的美学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歌剧电影是舞台艺术与现代电影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以电影为载体进行展现,极大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歌剧欣赏的模式,实现了歌剧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双重革新。歌剧电影《沂蒙山》便充分体现了歌剧跨媒介改编与传播后的艺术魅力。
更有利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歌剧电影以摄影为核心,以镜头为单位,摄影机的参与代替了观众的视点,从而打破舞台艺术单一视点限制,以丰富多元的景别和镜头视点更好地完成了叙事,并达到对人物立体、完整的塑造。
  如王丽达饰演的女主角海棠,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先后经历了新婚、虽不舍但依然深明大义送丈夫参军、义无反顾承担夏荷托孤重任、为掩护夏荷遗孤沂蒙而牺牲自己亲骨肉、最后得知丈夫早已牺牲的噩耗等跌宕起伏的剧情,这样一位敢爱敢恨、无私奉献的沂蒙母亲形象的成功塑造,除了得益于王丽达炉火纯青的演技与唱功,电影化叙事更可谓功不可没。不管是得知丈夫要参军时的那份担忧与不舍,还是在夏荷托孤时的那份悲痛与无奈,抑或思念丈夫时的那份深情与柔情,还是以牺牲儿子来换取沂蒙的安危时的那份痛苦与决绝,都在近景、特写等景别下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呈现,收到了远比单一视点、单一景别的舞台艺术更好的艺术效果。
  马尔丹曾说:“特写是电影具有的最奥妙的独特表现之一。”“最能有力地展示一部影片的心理和戏剧含义的是人脸的特写镜头,而这种镜头也是电影最基本的、最终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体现。”歌剧电影《沂蒙山》正是借助各种景别尤其是特写景别的使用,不仅打破了舞台艺术视点和景别的单一性、局限性,而且极大参与了叙事、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立体,有利于主题的传达和深化。
拓展了舞台时空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鲁·爱因汉姆曾在《电影作为艺术》一文中写道:“电影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所享有的自由远比戏剧大。”欧·帕诺夫斯基在《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中也强调过电影时空之于电影的重要意义:“对电影的无与伦比的特殊潜力,可以作这样的解说:它是空间的动力化,从而也可以说是时间的空间化。”
  歌剧《沂蒙山》体量大、题材厚重、事件复杂,较之其他歌剧,其戏剧空间已经非常丰富复杂,巨大的山体舞美设计在六幕戏中有着三十六次的不同旋转,转换多、频率快,在同类歌剧中实属翘楚。但该歌剧经过跨媒介改编为歌剧电影后,导演更是充分借助推拉摇移跟等运动镜头与多样化剪辑手段营造出更为复杂立体的银幕时空,极大拓展了歌剧艺术原本有些单一僵化封闭的戏剧空间,呈现出立体多样的戏剧环境和密不透风的戏剧节奏,让剧情更加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如日本鬼子押解福顺逼迫洞内老百姓交出藏匿的八路军时,导演便采用平行蒙太奇剪辑手法,将镜头在洞内和洞外两个空间交替剪辑,以全知视点交替呈现两个空间各自事件的发展,打破了舞台洞内洞外空间的限制,制造了强烈的戏剧悬念,形成了镜头内部张力。
  再如在海棠支前休憩时梦到丈夫林生,导演便采用了类似心理蒙太奇的闪回手法,让夫妻二人在梦境中重逢、互诉衷肠,刻画了沂蒙人民儿女情长的人情人性之美,突破了舞台艺术演出空间单一限制,实现了现实与梦境、真实与虚构的多重时空的融合。
音乐与电影完美融合
  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说:“电影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刻、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发声语言联结成统一的整体。”而电影和歌剧同属于综合艺术,都呈现出文学与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联姻后的艺术效果,歌剧电影《沂蒙山》更是实现了叙事、表演、音乐艺术与电影的完美融合。
  《沂蒙山》是地道的原创民族歌剧,歌剧的核心是音乐,这部歌剧的音乐拥有独特的气质,作曲家栾凯将古典西洋乐、当代流行音乐、中国戏曲和山东民间小调的元素完美融合,大气、抒情、浪漫,同时洋气中又透着山东味儿。
  该剧唱段多、演唱形式丰富,且极富山东地域特色。全片共有四十个唱段,演唱形式涵盖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形式丰富多彩。作曲吸纳大量山东地域元素进行艺术再造,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与全剧音乐的完美融合使该作品呈现出了浓郁的山东地域特色。将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融入伴奏乐队,有着鲜明的齐鲁风格和齐鲁气派。同时又大胆借用音乐剧的表现手法,这种音乐的处理使咏叹调、宣叙调、重唱衔接更加自然,具备了推动剧情的功能性,并让剧情更加流畅。在唱法上则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机混用,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音乐体验。而这一切借助电影这一艺术载体,通过不同景别不同取景角度的镜头运用,通过综合运动镜头的使用,通过镜头的组合剪辑,通过导演对声画关系的处理,都使该剧的音乐魅力得到充分彰显,实现了声画的完美融合与统一。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展现人民与军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深刻内涵的精品力作。而这部由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歌剧电影《沂蒙山》,不仅使作品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效果,而且为民族歌剧在新时代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开创了民族歌剧发展的新思路。作为文化实践和文化再创造的手段,艺术经典的跨媒介改编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重要的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手段,也是挑战和激发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亦是作品解读、阐释与评论、传播的一种独特方式。愿歌剧《沂蒙山》借助电影的跨媒介传播,跨越千山万水,直抵观众内心,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
  □ 刘强

  民族歌剧《沂蒙山》自2018年12月19日在济南成功首演后,便以其深厚的精神意蕴、大气悲壮的史诗风格、艺术家精彩绝伦的唱功、创新的艺术形式、美轮美奂的舞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近日,这部民族歌剧被拍摄成歌剧电影《沂蒙山》在全国公映,呈现出从舞台艺术到电影艺术跨媒介改编后崭新的美学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歌剧电影是舞台艺术与现代电影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以电影为载体进行展现,极大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歌剧欣赏的模式,实现了歌剧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双重革新。歌剧电影《沂蒙山》便充分体现了歌剧跨媒介改编与传播后的艺术魅力。
更有利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歌剧电影以摄影为核心,以镜头为单位,摄影机的参与代替了观众的视点,从而打破舞台艺术单一视点限制,以丰富多元的景别和镜头视点更好地完成了叙事,并达到对人物立体、完整的塑造。
  如王丽达饰演的女主角海棠,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先后经历了新婚、虽不舍但依然深明大义送丈夫参军、义无反顾承担夏荷托孤重任、为掩护夏荷遗孤沂蒙而牺牲自己亲骨肉、最后得知丈夫早已牺牲的噩耗等跌宕起伏的剧情,这样一位敢爱敢恨、无私奉献的沂蒙母亲形象的成功塑造,除了得益于王丽达炉火纯青的演技与唱功,电影化叙事更可谓功不可没。不管是得知丈夫要参军时的那份担忧与不舍,还是在夏荷托孤时的那份悲痛与无奈,抑或思念丈夫时的那份深情与柔情,还是以牺牲儿子来换取沂蒙的安危时的那份痛苦与决绝,都在近景、特写等景别下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呈现,收到了远比单一视点、单一景别的舞台艺术更好的艺术效果。
  马尔丹曾说:“特写是电影具有的最奥妙的独特表现之一。”“最能有力地展示一部影片的心理和戏剧含义的是人脸的特写镜头,而这种镜头也是电影最基本的、最终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体现。”歌剧电影《沂蒙山》正是借助各种景别尤其是特写景别的使用,不仅打破了舞台艺术视点和景别的单一性、局限性,而且极大参与了叙事、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立体,有利于主题的传达和深化。
拓展了舞台时空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鲁·爱因汉姆曾在《电影作为艺术》一文中写道:“电影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所享有的自由远比戏剧大。”欧·帕诺夫斯基在《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中也强调过电影时空之于电影的重要意义:“对电影的无与伦比的特殊潜力,可以作这样的解说:它是空间的动力化,从而也可以说是时间的空间化。”
  歌剧《沂蒙山》体量大、题材厚重、事件复杂,较之其他歌剧,其戏剧空间已经非常丰富复杂,巨大的山体舞美设计在六幕戏中有着三十六次的不同旋转,转换多、频率快,在同类歌剧中实属翘楚。但该歌剧经过跨媒介改编为歌剧电影后,导演更是充分借助推拉摇移跟等运动镜头与多样化剪辑手段营造出更为复杂立体的银幕时空,极大拓展了歌剧艺术原本有些单一僵化封闭的戏剧空间,呈现出立体多样的戏剧环境和密不透风的戏剧节奏,让剧情更加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如日本鬼子押解福顺逼迫洞内老百姓交出藏匿的八路军时,导演便采用平行蒙太奇剪辑手法,将镜头在洞内和洞外两个空间交替剪辑,以全知视点交替呈现两个空间各自事件的发展,打破了舞台洞内洞外空间的限制,制造了强烈的戏剧悬念,形成了镜头内部张力。
  再如在海棠支前休憩时梦到丈夫林生,导演便采用了类似心理蒙太奇的闪回手法,让夫妻二人在梦境中重逢、互诉衷肠,刻画了沂蒙人民儿女情长的人情人性之美,突破了舞台艺术演出空间单一限制,实现了现实与梦境、真实与虚构的多重时空的融合。
音乐与电影完美融合
  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说:“电影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刻、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发声语言联结成统一的整体。”而电影和歌剧同属于综合艺术,都呈现出文学与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联姻后的艺术效果,歌剧电影《沂蒙山》更是实现了叙事、表演、音乐艺术与电影的完美融合。
  《沂蒙山》是地道的原创民族歌剧,歌剧的核心是音乐,这部歌剧的音乐拥有独特的气质,作曲家栾凯将古典西洋乐、当代流行音乐、中国戏曲和山东民间小调的元素完美融合,大气、抒情、浪漫,同时洋气中又透着山东味儿。
  该剧唱段多、演唱形式丰富,且极富山东地域特色。全片共有四十个唱段,演唱形式涵盖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形式丰富多彩。作曲吸纳大量山东地域元素进行艺术再造,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与全剧音乐的完美融合使该作品呈现出了浓郁的山东地域特色。将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融入伴奏乐队,有着鲜明的齐鲁风格和齐鲁气派。同时又大胆借用音乐剧的表现手法,这种音乐的处理使咏叹调、宣叙调、重唱衔接更加自然,具备了推动剧情的功能性,并让剧情更加流畅。在唱法上则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机混用,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音乐体验。而这一切借助电影这一艺术载体,通过不同景别不同取景角度的镜头运用,通过综合运动镜头的使用,通过镜头的组合剪辑,通过导演对声画关系的处理,都使该剧的音乐魅力得到充分彰显,实现了声画的完美融合与统一。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展现人民与军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深刻内涵的精品力作。而这部由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歌剧电影《沂蒙山》,不仅使作品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效果,而且为民族歌剧在新时代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开创了民族歌剧发展的新思路。作为文化实践和文化再创造的手段,艺术经典的跨媒介改编与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重要的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手段,也是挑战和激发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亦是作品解读、阐释与评论、传播的一种独特方式。愿歌剧《沂蒙山》借助电影的跨媒介传播,跨越千山万水,直抵观众内心,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