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强省

2021-07-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0年2月13日,山东省援黄冈前线指挥部暨第十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袭燕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全省中医药大会,成立省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以及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落地,健康山东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新提升,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
  一、全面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显著改善。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十三五”时期,群众主要健康指标有效改善,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8岁上升至2020年的79.1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3.04/10万下降到8.63/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77‰、6.03‰分别降至3.71‰、4.57‰。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白衣为甲、主动出击、迎难而上,铸就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毫不放松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态势,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效保障。健康扶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绩。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准确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深入实施疾病分类救治行动,全省累计救治重点大病贫困患者64.3万人次,签约随访慢性病贫困患者63.5万人,累计诊治292.73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1.1亿元,全面完成健康扶贫目标任务。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全系统实施“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三年行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患者满意度多年居全国前列。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卫生健康委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在全省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年 为民办事一百件”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便利和新实惠。
  二、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基层卫生基础日益坚实。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着力补齐基层卫生短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建立乡镇卫生院评价体系,50%基层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180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创建社区医院156家、创建数量居全国第三。省、市级示范村卫生室分别达到462个、2338个。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会同省委组织部等出台《山东省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探索破解基层卫生招人难、留人难、成才难问题。在全国首创开展“业务院长”选派工作,累计选派3批1409名“业务院长”助推薄弱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实施“齐鲁基层名医”人才工程,两届评选199名。落实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政策,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0亿元。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以上占比提高到38.7%,较2015年提高1.7倍。
  三、全面落实预防为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强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明显提升。艾滋病保持低流行水平,肺结核病发病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疟疾达到国家消除标准。新发尘肺病病例逐年减少,第一个通过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在册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位居全国首位。开展省级慢性病防控综合示范市建设,“三减控三高”项目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成效显著。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实施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装备项目,所有县级疾控中心A、B两类设备均达到配备标准,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深化疾控机构改革,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省、市、县疾控中心高级岗位比例分别提升至45%、35%和25%,全省遴选首席专家242名。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启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青岛、菏泽分中心建设,推动以市为单位设立一所达到三级标准的市级传染病医院;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规范化发热门诊,县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现全覆盖。
  四、全面落实改革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省长任组长的省医改领导小组,深化医改推进机制全面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初显。落实“县域医共体全覆盖”要求,全省118个县(市、区)组建388个医共体,医共体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基层诊疗量保持在60%左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2.0版全面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名次始终位于全国前列。全国分级诊疗第三方评估显示,我省位居全国第5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2016年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威海、滨州、日照先后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进一步巩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济南、青岛全市及其他14市的23个县(市、区)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综合监督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省市县乡村“四级五层”监督执法体系更加稳固,卫生监管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五、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持续做大医疗卫生体量、做优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推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医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83661个,实有床位数62.98万张,在岗人员100.19万人,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达到911家,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42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3.25人和3.53人,卫生健康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以省级三甲医院为龙头、市级三级医院为支撑、县级医院为基础、城市医联体为纽带、县域医共体为保障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施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全面推进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77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总数及服务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中医药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医药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建成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重点专科73个,96%的二级以上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传染病院设立中医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华医藏》编纂项目学术办公室、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落户山东,中医药绩效评价成绩连续四年优秀,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被国务院医改办在全国推广。
  六、全面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大力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持续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成立健康中国行动山东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丰富健康山东行动内涵。启动实施15项健康行动,把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政府决策、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全域创卫,广泛开展卫生城镇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庭院建设”“无烟党政机关创建”等活动,人居环境卫生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国家卫生城市3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省级卫生城市实现全覆盖,卫生创建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全国爱卫会通报表扬。
  七、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作为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创建省,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着力加强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底高质量通过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阶段性评估。老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出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施意见》等40多个涉老政策文件,编制地方标准规范36个。60周岁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在我省一律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6项优待政策。老龄健康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目前全省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专门机构158所,945家医疗机构启动安宁疗护服务,12个市、120个县被确定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医养健康产业逐步壮大。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医养健康产业全面起势,产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临沂、菏泽六大“雁阵型”医养健康产业群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集聚14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4家骨干企业。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养生、“互联网+健康”等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实现健康强省突破的关键时期。省卫生健康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以“健康强省”建设为统领,以打造优质高效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抢抓重要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供给质量,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坚持标准引领,统筹县域资源整体谋划和规划建设,深化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到2025年,县(市)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占比分别不低于100%、7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积极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落实“县招乡用”“乡管村用”等政策,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完善“业务院长”选派长效机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培育选树齐鲁基层名医。强化基层机构特色科室建设,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人才、技术等资源下沉,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同质化水平。
  二是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认真总结并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逐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组织领导、法规制度、标准设施、应急管理、医疗救治、监测预警、物资保障、人才队伍、科研创新和教育培训“十大”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人员交流、业务融合、信息共享的医防融合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山东行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三是更加注重优质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打造医疗服务新高地。实施新一轮医疗服务能力“攀登计划”,积极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全面落实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整合优质资源,建设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创建4-5个专科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内布局设置一批综合、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死亡率高、外转率高的疾病为重点,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加快补齐专科短板,全面提升诊疗能力。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支持通过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医疗服务覆盖面。
  四是更加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工作的体制机制优势,以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疗效、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融合、更加注重生态“五个更加”发展战略为引领,强优势、补短板,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六大工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齐鲁中医药名品、中医药人才建设、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中医药生态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中医药医疗、科研、人才、产业和文化“五个高地”,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努力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强省的跨越。
  五是更加注重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生育政策,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强化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实施“智慧助老”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化技术困难问题,创建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建设,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深化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工作,壮大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养老、休闲、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六是更加注重协同联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医疗、医药、医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措施的有效衔接,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性定位,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健全筹资和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编制管理等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多元化的综合监管体系,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精准监督和专项整治,提高治理能力水平。
  七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事业发展支撑保障水平。聚焦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完善“科卫协同”机制,实施一批卫生健康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支持新冠肺炎防控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力争在精准医疗、再生医学、中医药等前沿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供需平衡机制。深入实施泰山学者人才工程、齐鲁卫生健康人才工程,培育一批领军型、后备型人才。补足补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满足新时期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八是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强化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与卫生健康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提高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强化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自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2021年5月,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系统启动“庆祝建党一百年 为民办事一百件”实践活动。图为5月15日“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①2021年5月15日,省卫生健康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②2021年6月30日,省卫生健康委机关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歌大家唱”歌咏活动。
  ③2019年12月13日,“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启动。
  ④“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中,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义诊。
□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袭燕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全省中医药大会,成立省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以及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落地,健康山东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新提升,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
  一、全面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显著改善。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十三五”时期,群众主要健康指标有效改善,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8岁上升至2020年的79.1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3.04/10万下降到8.63/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77‰、6.03‰分别降至3.71‰、4.57‰。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白衣为甲、主动出击、迎难而上,铸就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毫不放松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态势,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效保障。健康扶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绩。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准确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深入实施疾病分类救治行动,全省累计救治重点大病贫困患者64.3万人次,签约随访慢性病贫困患者63.5万人,累计诊治292.73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1.1亿元,全面完成健康扶贫目标任务。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全系统实施“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三年行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患者满意度多年居全国前列。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卫生健康委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在全省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年 为民办事一百件”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便利和新实惠。
  二、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基层卫生基础日益坚实。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着力补齐基层卫生短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建立乡镇卫生院评价体系,50%基层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180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创建社区医院156家、创建数量居全国第三。省、市级示范村卫生室分别达到462个、2338个。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会同省委组织部等出台《山东省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探索破解基层卫生招人难、留人难、成才难问题。在全国首创开展“业务院长”选派工作,累计选派3批1409名“业务院长”助推薄弱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实施“齐鲁基层名医”人才工程,两届评选199名。落实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政策,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0亿元。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以上占比提高到38.7%,较2015年提高1.7倍。
  三、全面落实预防为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强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明显提升。艾滋病保持低流行水平,肺结核病发病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疟疾达到国家消除标准。新发尘肺病病例逐年减少,第一个通过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在册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位居全国首位。开展省级慢性病防控综合示范市建设,“三减控三高”项目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成效显著。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意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实施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装备项目,所有县级疾控中心A、B两类设备均达到配备标准,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深化疾控机构改革,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省、市、县疾控中心高级岗位比例分别提升至45%、35%和25%,全省遴选首席专家242名。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启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青岛、菏泽分中心建设,推动以市为单位设立一所达到三级标准的市级传染病医院;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规范化发热门诊,县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现全覆盖。
  四、全面落实改革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省长任组长的省医改领导小组,深化医改推进机制全面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初显。落实“县域医共体全覆盖”要求,全省118个县(市、区)组建388个医共体,医共体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基层诊疗量保持在60%左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2.0版全面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名次始终位于全国前列。全国分级诊疗第三方评估显示,我省位居全国第5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2016年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威海、滨州、日照先后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进一步巩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济南、青岛全市及其他14市的23个县(市、区)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综合监督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省市县乡村“四级五层”监督执法体系更加稳固,卫生监管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五、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持续做大医疗卫生体量、做优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推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医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83661个,实有床位数62.98万张,在岗人员100.19万人,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达到911家,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42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3.25人和3.53人,卫生健康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以省级三甲医院为龙头、市级三级医院为支撑、县级医院为基础、城市医联体为纽带、县域医共体为保障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施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全面推进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77家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总数及服务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中医药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医药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建成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重点专科73个,96%的二级以上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传染病院设立中医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华医藏》编纂项目学术办公室、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落户山东,中医药绩效评价成绩连续四年优秀,中医优势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被国务院医改办在全国推广。
  六、全面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大力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持续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成立健康中国行动山东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丰富健康山东行动内涵。启动实施15项健康行动,把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政府决策、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全域创卫,广泛开展卫生城镇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庭院建设”“无烟党政机关创建”等活动,人居环境卫生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国家卫生城市32个,数量居全国前列,省级卫生城市实现全覆盖,卫生创建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全国爱卫会通报表扬。
  七、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作为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创建省,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着力加强医养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底高质量通过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阶段性评估。老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出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施意见》等40多个涉老政策文件,编制地方标准规范36个。60周岁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在我省一律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6项优待政策。老龄健康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完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目前全省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专门机构158所,945家医疗机构启动安宁疗护服务,12个市、120个县被确定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医养健康产业逐步壮大。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医养健康产业全面起势,产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临沂、菏泽六大“雁阵型”医养健康产业群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集聚14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4家骨干企业。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养生、“互联网+健康”等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实现健康强省突破的关键时期。省卫生健康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以“健康强省”建设为统领,以打造优质高效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抢抓重要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供给质量,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坚持标准引领,统筹县域资源整体谋划和规划建设,深化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到2025年,县(市)综合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占比分别不低于100%、7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积极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落实“县招乡用”“乡管村用”等政策,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完善“业务院长”选派长效机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培育选树齐鲁基层名医。强化基层机构特色科室建设,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人才、技术等资源下沉,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同质化水平。
  二是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认真总结并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目标,逐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组织领导、法规制度、标准设施、应急管理、医疗救治、监测预警、物资保障、人才队伍、科研创新和教育培训“十大”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人员交流、业务融合、信息共享的医防融合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山东行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三是更加注重优质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打造医疗服务新高地。实施新一轮医疗服务能力“攀登计划”,积极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全面落实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整合优质资源,建设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创建4-5个专科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内布局设置一批综合、专科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死亡率高、外转率高的疾病为重点,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加快补齐专科短板,全面提升诊疗能力。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支持通过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医疗服务覆盖面。
  四是更加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工作的体制机制优势,以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疗效、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融合、更加注重生态“五个更加”发展战略为引领,强优势、补短板,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六大工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齐鲁中医药名品、中医药人才建设、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中医药生态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中医药医疗、科研、人才、产业和文化“五个高地”,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努力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强省的跨越。
  五是更加注重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生育政策,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强化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实施“智慧助老”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化技术困难问题,创建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建设,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深化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工作,壮大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养老、休闲、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六是更加注重协同联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医疗、医药、医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措施的有效衔接,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性定位,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健全筹资和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编制管理等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多元化的综合监管体系,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精准监督和专项整治,提高治理能力水平。
  七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事业发展支撑保障水平。聚焦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完善“科卫协同”机制,实施一批卫生健康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支持新冠肺炎防控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力争在精准医疗、再生医学、中医药等前沿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供需平衡机制。深入实施泰山学者人才工程、齐鲁卫生健康人才工程,培育一批领军型、后备型人才。补足补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满足新时期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八是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强化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与卫生健康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提高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强化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自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2021年5月,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系统启动“庆祝建党一百年 为民办事一百件”实践活动。图为5月15日“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①2021年5月15日,省卫生健康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②2021年6月30日,省卫生健康委机关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歌大家唱”歌咏活动。
  ③2019年12月13日,“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启动。
  ④“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中,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