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CPI走势影响较低

2021-05-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从疫情中逐步复苏的实体产业正面临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新一轮考验。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如铁矿石、铜等产品价格快速上涨。5月11日,黑色系商品延续涨势,热卷、螺纹、铁矿、焦煤、动力煤均刷新历史高位纪录。
  今年以来,全面跟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涨幅已超过17%,文华工业品指数涨幅已接近22%。从单个商品来看,螺纹钢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超过39%,原油指数涨幅超过35%,铁矿指数涨幅超过26%。
  现货市场方面,“五一”假期后,国内钢市大幅拉涨,钢坯、钢材、废钢等价格相继刷新数年新高。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5月11日唐山钢坯报价为5650元/吨,较4月初累计上涨17%,并继续刷新近13年的新高。
  “从周期上看,本轮大宗商品周期自去年4月份开始,目前运行在牛市周期当中。”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景川说,根据商品价格周期和库存周期共振理论划分,商品周期分为复苏(价升库减)、繁荣(价升库增)、衰退(价跌库增)、萧条(价跌库减)四个阶段。目前来看,市场仍处于“牛市”周期的中后期。整体来看,在下游消费渐渐恢复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令下游企业的利润受到一定挤压。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CPI保持上涨态势,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PPI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指标的同比读数可能会普遍趋于抬升,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
  对此,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称,具体到对我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上,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报告称,综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报告同时强调,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综合新华社电)
  从疫情中逐步复苏的实体产业正面临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新一轮考验。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如铁矿石、铜等产品价格快速上涨。5月11日,黑色系商品延续涨势,热卷、螺纹、铁矿、焦煤、动力煤均刷新历史高位纪录。
  今年以来,全面跟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涨幅已超过17%,文华工业品指数涨幅已接近22%。从单个商品来看,螺纹钢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超过39%,原油指数涨幅超过35%,铁矿指数涨幅超过26%。
  现货市场方面,“五一”假期后,国内钢市大幅拉涨,钢坯、钢材、废钢等价格相继刷新数年新高。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5月11日唐山钢坯报价为5650元/吨,较4月初累计上涨17%,并继续刷新近13年的新高。
  “从周期上看,本轮大宗商品周期自去年4月份开始,目前运行在牛市周期当中。”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景川说,根据商品价格周期和库存周期共振理论划分,商品周期分为复苏(价升库减)、繁荣(价升库增)、衰退(价跌库增)、萧条(价跌库减)四个阶段。目前来看,市场仍处于“牛市”周期的中后期。整体来看,在下游消费渐渐恢复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令下游企业的利润受到一定挤压。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CPI保持上涨态势,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PPI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指标的同比读数可能会普遍趋于抬升,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
  对此,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称,具体到对我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上,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报告称,综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报告同时强调,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