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万亩农田装上“大脑”

2021-04-16 作者: 姜言明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周倩倩

  “何时浇水,浇多少?是否加温,加多少?智慧农业系统自动采集大棚温度、湿度、光照数据,经过分析启动相应设备运作。”4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肥城市安驾庄镇的乐汶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负责人祖少华带记者参观了智慧温室大棚的立体种植区。
  今年以来,肥城市不断推动建立与“数字肥城”“数字乡村”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机构、运营主体、人才队伍和保障体系,创新数字农业以及数字管理模式等,探索形成了“四个一”数字乡村建设肥城模式,即一个数字乡村县域标准、一个数字乡村建设规划、一个“桃都慧农”数字平台、一个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发展农业物联网,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中的实时数据,减少传统农业由于粗放式管理而产生的效益损失,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的转变。
  “打开手机,选择浇水模式,田间水管就流出了汩汩清水。”在肥城市安驾庄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种粮大户杜尊东向记者展示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使用方法。该系统的应用,使得灌溉这一过去累倒全家的体力活儿,现在“一键”就能解决,还能实现节水50%、节肥20%。
  万亩农田有了“大脑”,农业生产更加智慧。在汶阳田农高区为农服务中心,数以百计的自动化农机装备摆满了整个展厅,“共享农机”等创新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该中心建立了“数据采集—科学分析—精准匹配”机制,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心进驻专业服务组织117家,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60架。“耕地、播种、浇地、施肥、收割,为农服务中心精准配备机械进行作业,节水、节肥、节药,还省人工,每亩节本增效近300元。”安驾庄镇蔡颜子村种植大户汪西军向记者介绍。
  “我们以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通过创新5G、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数字’下沉,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走出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肥城市委书记马保文说。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周倩倩

  “何时浇水,浇多少?是否加温,加多少?智慧农业系统自动采集大棚温度、湿度、光照数据,经过分析启动相应设备运作。”4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肥城市安驾庄镇的乐汶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负责人祖少华带记者参观了智慧温室大棚的立体种植区。
  今年以来,肥城市不断推动建立与“数字肥城”“数字乡村”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机构、运营主体、人才队伍和保障体系,创新数字农业以及数字管理模式等,探索形成了“四个一”数字乡村建设肥城模式,即一个数字乡村县域标准、一个数字乡村建设规划、一个“桃都慧农”数字平台、一个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发展农业物联网,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中的实时数据,减少传统农业由于粗放式管理而产生的效益损失,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的转变。
  “打开手机,选择浇水模式,田间水管就流出了汩汩清水。”在肥城市安驾庄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种粮大户杜尊东向记者展示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使用方法。该系统的应用,使得灌溉这一过去累倒全家的体力活儿,现在“一键”就能解决,还能实现节水50%、节肥20%。
  万亩农田有了“大脑”,农业生产更加智慧。在汶阳田农高区为农服务中心,数以百计的自动化农机装备摆满了整个展厅,“共享农机”等创新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该中心建立了“数据采集—科学分析—精准匹配”机制,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心进驻专业服务组织117家,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60架。“耕地、播种、浇地、施肥、收割,为农服务中心精准配备机械进行作业,节水、节肥、节药,还省人工,每亩节本增效近300元。”安驾庄镇蔡颜子村种植大户汪西军向记者介绍。
  “我们以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通过创新5G、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数字’下沉,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走出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肥城市委书记马保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