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生活共同体,青岛市李沧区——

坚持党建引领 精准服务民生

2021-03-03 作者: 张晓帆 来源: 大众日报
  囗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刘 芳

  在党建统领下,青岛市李沧区积极探索“三放两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生活共同体,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凝聚共建共治合力
  日前,李沧区兴城路街道党工委召开了“不忘初心,担当为民”——学习“第一书记”钟滨同志事迹主题党日暨党员集中培训大会,多位居民代表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钟滨这位已经退休却依然坚守社区岗位的“老头儿”的感人事迹,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现场不少观众动容。
  “社区还有好多事没完成,我不能光顾着自己过舒坦日子,扔下‘半截活儿’没人管。我以38年党龄保证,一定在社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钟滨是李沧区委老干部局派驻汾阳路社区的“第一书记”,1960年出生的钟滨在去年7月份退休,按理说可以安享退休后的轻松生活,何况家中还有86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但是,疫情期间,他依然坚守社区工作岗位,冲锋在前,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为居民排忧解难。
  连续4年共选派57名“第一书记”对重点薄弱社区进行全脱产帮扶,确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299项,解决落实率超过90%;全面推进“区级干部包街道、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联组、党员干部联户”责任体系建设,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李沧区发挥全区城市基层党建经常性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探索推行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标准化建制、区域化统筹、网格化治理、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一核统筹、四化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凝聚共建共治合力,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设在楼栋里,李沧区党建的“触角”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精细服务民生
  “没想到家门口就能办证。”1月27日,在李村街道东北庄旧村改造项目现场,拿到房产证的东北庄社区居民李桂香说。当天,李村街道协调李沧区拆迁服务中心、李沧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李沧国税局为207户居民现场办理并发放了540套房屋的房产证,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拿到了“大红本”。
  为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李沧区提出群众办事“零跑腿”目标,推进“服务到企业、服务到项目、服务到社区、服务到居民”,让“数据多跑路”,服务更加便民。目前,区级行政许可事项100%打通“零跑腿”办理路径,“零跑腿”实际办件比例由4%提升到70%,疫情期间提升到90%。
  李沧区坚持以百姓心为心,着力把握居民需求侧与服务供给侧这两个基点,以流程再造促进有机高效衔接。通过制度化开展区办民生实事面向社会征集,把优先办哪些事的选择权交给群众,2019年征集1.2万条,2020年征集1.9万条,区级党政班子成员与群众代表面对面对话开展筛选论证,建立“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社会评价”模式。“点菜”“买单”模式下,李沧区辖区中西部老城区25.24平方公里的国家海绵城市试点、98个老旧楼院整治、750万平方米的老建筑节能保暖改造、“厕所革命”等民生实事惠及了千家万户。
街呼区应,上下联动
  前段时间,虎山路街道的一个社区因自来水供水不足、天然气管道未接通等问题,影响到了社区200多户居民的日常生活,导致居民意见较大。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虎山路街道党工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有事来商量的工作模式,一方面邀请社区内威望较高的长者出面做好稳定工作,同时,积极与责任单位海润自来水公司、泰能天然气公司等积极对接协调。最后,这些单位与街道、社区“两委”成员、居民代表以及部分住户、社区律师经过充分的协商讨论,制订解决方案。通过改粗供水管道加压并延伸供气管线的方式,解决了居民的吃水难、用气难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此之前,各街道与部门单位之间信息不够畅通,碰到类似问题只能尽力协调或挨个单位上门“求教”。这一改变得益于李沧区“街呼区应,上下联动”体系的建立,李沧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李沧区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把社区治理工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纳入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只要街道“呼叫”,不管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驻区单位都会立即响应,统筹资源开展服务,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跟群众多商量才能让群众更满意。李沧区还积极探索民主协商与社区治理创新融合的新方法,广泛开展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形式的协商活动,实现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社区的事群众商量着办,求出了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和谐的“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