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农业基地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带产业集群

菏泽:“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2021-01-26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赵考壮 房正

  菏泽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千万人口大市,做好“三农”工作担子重、责任大。全市干部群众信心充足,认为机遇难得。
  1月22日,菏泽市委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必胜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持续巩固加强菏泽市农业优势,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努力把“农业大市”变成“农业强市”。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菏泽市提出,筑牢夯实乡村产业这个基石,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通产业发展堵点,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
  位于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的绿禾餐饮智能化中央厨房,把合作社的绿色蔬菜,加工成各种配菜、套餐、营养餐,送到学校、医院、大型商场、机关、酒店及百姓餐桌。中央厨房拥有10条熟食流水生产线、18辆物流配送车、138辆早餐车。每天可为10万人配送营养餐,每年总收益达600万元,为甄庄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绿禾公司是在甄庄村党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的一家大型综合现代化农业基地。该基地拥有大规模多品种的生态有机瓜果蔬菜,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大作用,并成为郓城农业区域品牌“好郓来”的第一批使用者。为更好地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助力全县食品安全,服务好市民群众和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餐饮供应,绿禾公司主动适应社会对餐饮业需求的新形势新要求,投资2.2亿元成立了绿禾餐饮智能化中央厨房项目。该项目通过把合作社的绿色蔬菜加工成营养餐送到百姓餐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启用标志着郓城县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层次,绿禾公司也实现了由一产向二产以及三产的全产业链发展新阶段。
  郓城县坚持以“五个振兴”为指导,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品牌建设为例,新增“三品一标”16个、达到189个,省级知名企业品牌达到4个。“好郓来”区域品牌签约企业达到35家,加盟农产品个数115个,实现交易额23亿元。科技支撑全面加强,省农科院(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芦笋产业技术研究院顺利落户郓城。持续深化与省农科院合作,被选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示范区,是全省三个示范区之一,入选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荣获全国首批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是全省唯一获奖的县级单位。
  “‘实’字当头,‘敢’字为先,全面开创郓城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郓城县委书记姜凌刚说,下一步,郓城县深入实施高效种养发展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振兴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年内新培育省级乡土产业名村20个以上,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万亩以上,力争优势特色农业产值突破50亿元。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园,扎实推进绿禾“中央厨房”和汉世伟百万头生猪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现代种养业“郓城模式”。
  深入实施品牌科技支撑专项行动。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农业农村高端专家智库等科研力量,“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确保年内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做强做优“好郓来”和“e品好郓”公用品牌,新加盟农特产品200个以上,同时扎实推进“互联网+农业”,加快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竞争力强的郓城品牌。
  菏泽市着眼在“衔接”上下功夫,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实。鄄城县提出,做好“融合”文章,推动产业发展有序衔接。紧盯重点人群、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强化产业带动,增强内生动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对全县9318名有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鼓励引导通过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支持全县429个扶贫车间转型为发展车间、创业车间、致富车间,注册小微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确保扶贫车间稳定运营率保持在90%以上。加快益客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扩大食用菌、肉鸭、生猪、瓜果蔬菜等种植养殖规模,打造一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和产业集群,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