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开良方改碱施良策

利津盐碱地上建起智慧化田间工厂

2021-01-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王玲玉 报道
  本报利津讯 1月4日,利津县凤凰城街道智联农创现代示范园区,16号棚里的种植户张会东夫妇正忙着采摘西红柿。“今年西红柿市场行情不错,刚刚济南客商又打电话催促说一会儿就来拉货,得赶紧备好货。”张会东说,他所在的柏茂张村以前因为农田盐碱化严重,大部分年轻人进城务工,年纪大的靠种植棉花、玉米等抗盐碱农作物维持生计,如今,经过土地流转,村里在盐碱地上建起智慧化蔬菜大棚,村民变身“合伙人”,收入翻了翻,日子也更有奔头。
  盐碱地上建大棚,首先要克服土地盐碱化的问题,让果蔬种得下。为此,利津县专门从寿光引进嫁接技术,将黄瓜嫁种在抗病性强、耐盐碱的南瓜根茎上,借根生长的黄瓜,一季产量就比之前增加两千斤左右。“移花接木”让蔬菜产量倍增的同时,施药的次数也变少了,种植过程更加绿色健康。目前,智联农创现代示范园区已被列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
  “过去老百姓是靠天吃饭,现在致富种植全靠科技。”张会东介绍,如今大棚内的土壤成分、温度、湿度等各种植数据可直接通过手机上的智能APP远程监测,浇水、施肥的剂量,通风的时间等各项操作也变得更加精准化。园区内的果蔬严格按照81道标准工序生产,同时采用一棚一码的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产品品质安全可靠,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虽然是智能化种植,但园区引入凤岐茶社大数据服务平台,借助“云上农场”“云上农校”把农户和农业专家联系起来,即使是种地“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盐碱地上建起果蔬工厂,淘出了“金子”,背后是利津县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探索。在利津县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利津三件宝,荆柴、苇子、草。”由于平均海拔还不到十米,该县绝大多数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导致广阔的盐碱地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种花不见花。”自1992年以来,为克服土地盐碱及旱、涝等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利津探索出了一条挖池抬田、以渔改碱的“上农下渔”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新路子。
  “上农下渔”的台田模式最先在利津县汀罗镇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汀罗镇台田面积已发展到3万余亩,特色鱼虾养殖池塘1.5万亩。在因地制宜中不断寻找改碱良策,汀罗镇积极与青岛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培育出适合当地土质的耐盐碱花生品种宇花5号,并在全县种植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不断在盐碱地上做文章,利津成立了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规划建设盐碱地经济试验区,深入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和现代生态农业种养循环的高效发展新模式。    
  凭借地处平原、沿黄、沿海和拥有大量盐碱地资源的优势,利津县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沿黄乡村振兴发展带,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开发盐碱土地面积9万余亩,盐碱地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利津县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