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特殊教育学校从提高自理自立能力入手培育孩子——

炊事员都能记得每个孩子的名字和口味

2021-01-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何乃华

  五莲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籍平台共有智力残疾学生202名,其中在校生55名,其余是需要送教上门的重度残疾孩子。平时住校和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孩子大约40名。日前,记者来到学校采访。
  工作日期间,每天11:20,孩子们都会在带班领导和生活老师的带领下列队走进食堂用餐。
  这一天也不例外。当孩子们一走进食堂,顿时兴奋起来,“阿姨,阿姨……”不停地叫着。“晶晶,梦菲……”炊事员赵武彩一边分菜,一边回应着。
  炊事员赵武彩不光能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而且还记住了每个孩子不同的口味。
  “胡明杰不爱吃蔬菜,只爱吃火腿肠和炒辣菜,我们就强制他吃些蔬菜,并喝些菜汤;邱梦菲脸上长青春痘,不宜吃辛辣的东西,我们就尽量不给她的菜里放辣椒……”赵武彩如数家珍。
  “其实,不光炊事员,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基本上都记住了孩子们的姓名。”校长刘克波解释说,对残疾孩子需要通过“一生一案”进行个性化教育。由于学校经常召开“学情”分析会,他们不光记住了每一个孩子的姓名,还记住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及发病原因、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等。
  11:38,陆续有孩子吃饱了。让人讶异的是,孩子们都自觉排队在洗刷处用水冲刷餐具,然后放到统一的置放处。接下来,男生开始拖地,女生们开始擦饭桌。
  “孩子们干活非常自觉,都抢着干。其实,他们干了,我们也要重新再干一遍。之所以让孩子们干,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生活管理员陈刚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还没走到培智班六年级教室门口,记者就隔墙听到了女孩背诵古诗响亮的声音。
  背诵古诗的孩子叫何晓,在生活语文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已能较为熟练地背诵一首古诗了。虽然第三句“谁知盘中餐”中的“谁知盘”记不住了,只好拖了长音混了过去,但她依然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尽管特殊教育学校文化课的知识较为浅显而简单,但对于智力残疾孩子来说,要学懂并掌握绝非易事。通常情况下,让他们学会一个字都需要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可是,这里的教师们从不放弃对孩子们教育的努力。
  不光关爱孩子们的学习,老师们更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培智一年级班主任孙杰讲述了班里女生李春芳(化名)的故事:前年秋天李春芳刚入学时,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即使是在妈妈陪学、陪餐的情况下,还经常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教室里、楼道里。看到这一情况,孙杰让其妈妈试着逐渐放弃陪护。失去了妈妈依靠的李春芳,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今,她不需要妈妈陪护就能主动到厕所大小便。看到女儿的变化,李春芳的妈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