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山东

从“跟跑”到“领跑”,新华医疗向创新要未来

两千余项专利剑指“卡脖子”难题

2020-11-26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磊
    本报通讯员 吕鹏 李士龙

  “它可以在5分钟内,将距离3米的99.99%以上的细菌病毒消灭。”近日,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宋江伟职工创新工作室,一只憨态可掬的Robot.Z-1消毒机器人正按照工作室带头人宋江伟发出的各类指令完成消杀作业。
  “目前已拿到产品检测报告。在疫情防控中,它可替代人工在隔离区自主作业,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新华医疗洁净技术厂技术部部长宋江伟告诉记者。
  今年2月份,宋江伟和同事着手研发这款消毒机器人。宋江伟介绍,当时,他每天辗转在创新工作室和厂里空气净化消毒器的生产车间,一边搞研发,一边协助生产。经过两个多月的研发,这个身着浅蓝2米高的“大家伙”正式问世。
  如今,新华医疗以职工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共有14个。近年来,这家拥有77年历史,以生产手术剪、钳等起家的企业正加快资源整合,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协同发展,完善产品线,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注重中长期战略产品的研发,设备类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截至6月30日,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累计获专利授权192373件。从生产企业排名看,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专利数量共计2165件,全国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新华医疗实现营业收入40.20亿元,净利润1.28亿元。
  今年10月,由新华医疗建设的国内首家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齐鲁医院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完成系统联机调试工作,投入使用。
  “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集成了众多前沿科技,包括大数据智能信息化、智能物流机器人和智能仓储管理等,通过智慧升级,能够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器械再处理流程中的数据、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即时分析与智慧调度,实现了消毒供应中心内部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间资源的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提高了器械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感染风险。”新华医疗感控事业部总经理王加强说。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从2019年初项目立项到完成交付,新华医疗仅用时1年多,其背后凝聚着新华医疗科技人员的35项专利和16项软件著作权。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投入使用后,同样的工作量,人员减少15%,医疗器械损耗降低10%-15%,蒸汽等能源消耗降低12%。
  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医疗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成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华医疗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尚峰认为,企业只有把规模“蛋糕”做得更大,创新“引擎”做得更强,才能够把“高质量发展”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要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中塑造新优势,必须建立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绝对不能受制于人。
  针对医疗器械领域众多“卡脖子”问题,新华医疗实施了生物制药装备、医学影像产品产业化项目。其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放疗专用大孔径螺旋CT,孔径达到85cm,是目前国内首台专门为精确放疗服务的CT机;细胞培养系统生物反应器,实现从细胞筛选优化到放大培养的全自动控制,取得4项发明专利,大规模生产后将完全实现国产化替代。
  目前,新华医疗已完成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孔径螺旋CT等10个中国首创医疗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