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47位帮扶责任人建成扶贫产业项目12个

济南天桥区贫困户人均收入翻了近一倍

2020-10-15 作者: 张鹏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鹏程
    本报通讯员 张永建 李琦 卢勤虎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济南市天桥区把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强化责任落实,细化措施,压茬推进。该区于今年初印发《天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管理办法》,选派47名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同时注重物质和精神双层面同步脱贫,真正治愈贫困顽疾,确保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
把贫困户当家人
  “帮扶责任人把俺当家人相处,隔三差五就过来看看,进门就帮着家里收拾,可热情了。”谈到自家的帮扶责任人,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小吴村贫困户吴志新十分感激。
  记者了解到,天桥区全面压实帮扶责任,对全区47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情况开展调研,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培训,每年开展2次以上帮扶责任人培训,并制作发放《贫困户帮扶责任记录簿》,及时更换帮扶责任人公示牌,提高帮扶工作精准化。
  帮扶责任人做什么?据了解,他们要准确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及变化情况、宣传扶贫惠民政策、精准实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及信息采集、比对核查、数据清洗等工作、制订帮扶计划、落实扶贫政策等工作,入户上门,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政策落实充分到位,精神贫困彻底消除,早日实现贫困户满意度达到100%的目标。
  与此同时,该区多次组织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贫困户家中,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认可,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89人稳定脱贫。
  “扶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天桥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扶贫路上无捷径,每个帮扶责任人‘多用嘴、多用腿、多用心’是确保贫困户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物质与心灵共同脱贫的最好办法!”与此同时,该区发挥行业合力,统筹推进民政、卫健、住建、教体等部门政策落实;根据工作计划,积极与蒙阴县、平阴县对接扶贫协作工作,目前帮扶平阴2000万元、蒙阴300万元;向济南市社会扶贫基金会注入基金1000万元。
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上脱贫。从某种意义上看,物质和收入脱贫只是“标”,精神和观念脱贫才是“本”,只有标本兼治,才能真正治愈贫困顽疾。
  实际工作中,天桥区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贫困户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社会氛围,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改变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等消极思想观念,“要我脱贫”正在向“我要脱贫”转变。
  产业方面,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原则,积极拓宽思路,实行政府和干部“拉菜单”、贫困村和贫困户“点菜”的方式,广泛发展各类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建设期间,通过采取邀请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和实地勘察,制定专项考察制度,现场验收竣工项目等方式,做到产业项目服务不满意,合同不终止,项目不盈利,专家不脱钩。目前,全区已建成扶贫产业项目12个,涉及蔬菜大棚、光伏发电等,实现收益177余万元,分配60余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翻了近一倍。
  下一步,天桥区将以产业扶贫为支撑,规范产业项目管理,及时分配项目收益分红,确保贫困户稳固脱贫,完成贫困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并加大对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和日常工作考核力度,压实帮扶责任,落实各项帮扶制度及措施,进一步提高帮扶成效,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