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你听!来自大海的声音

2020-09-20 作者: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三千玲珑——中国海洋贝类展”上的清紫檀嵌螺镶玉如意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刘 勇

  9月初,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山东渔民开海捕捞,渔港码头一片繁忙。生态养海,和谐共生。海洋贝类作为地球上最早的居民之一,天造地设,形色奇特,大如斗,小如粟,艳若桃李,素如温玉,记载着一段段生命的旅程。
  在山东博物馆“三千玲珑——中国海洋贝类展”上,七枚商周时期的贝币,历经三千年岁月,仍晶莹玉润,向观众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距今4000—6000年前,沿海先民食用后的海产贝壳,堆积如山,广布于辽东半岛至广东沿海,今人谓之“贝丘”。
  在贝丘中,有的还混杂着多种海鱼骨骼、鱼鳞及捕捞工具。有的贝丘遗址含有软体动物20多种。可见,我们的祖先涉猎的贝类有很多种类,先民们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着海洋贝类的知识。
  贝丘并不是现在才被发现。《左传·庄公八年》记载:“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可见,贝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被人们知晓。
  远古先民们之所以长期从事贝类采拾,一是当时浅海滩涂贝类资源极为丰富,二是生产力水平低,采抬贝类是最适合当时海滨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生产活动,贝类的肉是他们维持生存的主要食物。
  众所周知,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就是贝币。最初使用天然海贝(主要是腹足纲,宝贝科的货贝和环纹货贝)。后来由于海贝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出现了骨制、陶制、铜制等各种仿制贝,最后过渡到金属货币。据考古资料来看,在商代就是用贝壳作货币了。使用贝壳作货币的高潮是商代和周初。展览上的山东博物馆藏贝币频频引人驻足。
  关于贝币的价值,根据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推算:玉璋的价格是贝币八十朋,折合十田土地。十枚贝壳为一朋,约一百亩土地为一田。也就是,一个贝壳竟然能买到一亩地!难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的主人翁那么高兴,因为“既见君子,赐我百朋”!
  说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会选择贝壳作货币,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什么要以产于千里之外的海贝作货币?
  贝壳本身是名贵的装饰品,这就使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是它能够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贝壳坚硬耐磨,不易损坏,适合作为货币反复使用而不减少数量;贝壳个体小,既容易串成较大的使用单位,又容易分散成较小的使用单位;中原地区不易多得,因而价值较高等。
  另外,千贝千象,举世无双。我国古代认识海生软体动物类别过程中,逐渐注意到记述它们的特征和分类原则的重要性。采取了多样的分类原则,而又具一定的分类系统。所认识和记载的类别,已经包括了海生软体动物的主要三纲,即双壳纲、腹足纲和头足纲,区别和记载了其中的多个种类。其中明《本草纲目》就记有数十种,《闽中海错疏》记有约50种,加上《广东通志》和《康熙字典》及《古今图书集成》等增记的某些种类,就可达近百种,成就巨大。
  在明朝,珍珠资源的保护问题,已出现了理论上的评述。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珠玉》中评论:“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他正确地指出了人为过度采取,就会造成资源枯竭,提出了有利于珠母贝繁殖的措施。
  人,向海而立,谋海为生。俯仰古今,从捕鱼拾贝、弃而成丘;到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再到船开航兴,千帆竞进;至今日,牧海唯真,兴海运昌。贝,作为一类海洋生物,早已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幻化为一枚别致精美的海洋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