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安下近7万“惠民书桌”

临沂市兰山区告别“入园难”“入园贵”

2020-09-04 作者: 杜辉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本报通讯员 臧德三 陈耿耿

  “教体局及各部门领导真的是给我们家长办了一件大好事,衷心地感谢政府真正听到了老百姓的心声,为我们家长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8月27日,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爱迪诗幼儿园收到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一位家长在信中说,原本还在担心幼儿园转成普惠园会降低教学质量,没想到现在管理更加严格了。
  从民办园转型普惠园,爱迪诗幼儿园就是兰山区学前教育普惠普及工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作为临沂市中心城区的兰山区幼儿入园率137.56%(注:因为流动人口多,所以实际入园人数远超依据常住人口计算出的应入园人数),仅今年新进入公办及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就有6.7万人,普惠率达81.02%,基本建成了以普惠性资源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而在2019年之前,兰山区幼儿园公办率仅为12.9%,在临沂市各县区中排倒数第三;在普惠性幼儿园入园的幼儿为3.1万人,普惠率30.3%,列临沂市倒数第一。
  用一年多时间,安下近7万张“惠民书桌”,兰山区在彻底告别“入园难”“入园贵”的道路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去年年初,国家启动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时,兰山区需治理的城镇小区配套园有118所,约占临沂市治理任务的40%。不仅数量多,且涉及的主办方、收费等问题更复杂。
  以柳青街道为例,柳青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李艳回忆说,2015年时,她曾在街道调研学前教育情况,当时,辖区内有大大小小70余家幼儿园,但两极分化严重,商开小区配套幼儿园环境优良、师资充足、玩教具丰富、饮食花样多,但有的还建社区家庭式幼儿园却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空间狭小等诸多问题。
  截至2019年前,柳青街道公办幼儿园占比仅为12.7%,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仅为20.7%。这也意味着,兰山区要想打赢这场学前教育的普惠“攻坚战”,不仅要提高民办园的普惠率,还要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
  兰山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锋介绍说,民办园转为普惠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每所园都可能是一个必须下功夫理清的线团。为此,兰山区教体局以“双轴作战”,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及市、区、镇街、社区形成有效的治理格局,并通过“拉单子”摸清辖区内幼儿园情况,再逐一为其“开方子”“树牌子”“拔钉子”“扫尾子”“兜底子”。
  柳青街道的伊桥幼儿园,原来每月收费高达3000元至6000元,因此入园的孩子很少,开园3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主动上门与园长促膝长谈,分析转普惠园的利弊,普惠后虽然费用降低了,但是孩子数量多了,不但不亏损,肯定还会有盈余;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也与其所在小区的开发商协调,为幼儿园减免部分房租来减轻经营压力。
  2019年12月,开发商免收房租,伊桥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实行省三类1120元/月的收费标准,幼儿入园数量从普惠前的126名增至近300名。普惠后,教师没有改变,幼儿园课程没有改变,伙食质量没有下降,教育主管部门在教研、管理上也加大了指导力度,并于近期通过了省二类幼儿园验收。
  通过“一园一策”为民办园解决实际问题,兰山区有10家大型企业自办幼儿园先后主动移交小区成为配套园,41家小区配套园率先完成普惠工作。
  一手解决“入园难”,一手告别“入园贵”。就在兰山区幼儿园普惠率大幅提升的同时,通过“移交一批、建设一批、转化一批、扩增一批、租借一批”,兰山区幼儿园“公办率”在逐步提高。
  据了解,兰山区将已移交未投入使用的小区配套园办成公办幼儿园,抓住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调整等契机规划建设公办园,将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转化成公办,加大对公办幼儿园扶持力度,挖潜增加公办学位。
  2019年以来,柳青街道也在深入贯彻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探索办学普惠化、运作集团化、管理网格化、家校同步化、师资规范化、保障标准化“六化”工作模式,推动“幼有所教”向“幼有优教”转变,让孩子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进入秋季,又到了幼儿家长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既要忙着让孩子有学可上,又要忙着让孩子能进一所好学校。往年的幼儿园招生时期,兰山区百余所幼儿园门前都会出现学生家长彻夜排队的情况。如今,这一现象与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一起,在兰山区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