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打通改革深化的关节点

——三谈凝心聚力育新机开新局

2020-08-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找准一个个“局限”,厘清一条条“约束”,全面深化改革就找到了“支点”,创新制度供给就寻到了“靶点”。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就要从这一个个关节点入手,束河冲沙、打通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奠定有效的制度基石
●战时状态下的改革集中攻坚,无形中赋予一系列改革举措一种强劲而精准的穿透力,正刺破疫情造成的“层峦叠嶂”,铺就出孕育新机、开创新局的坚实制度轨道。瞄准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难题持续攻坚,任何一个点的突破,都有可能产生涟漪效应,带来面上改观,产生全局性牵引效用
  □ 本报评论员

  疫情冲击下,如何破解当下发展难题,激发新发展活力,再造新竞争优势,新一轮改革被寄予殷切期待。科学把握山东发展的时与势,以改革思维、创新办法,增加制度供给、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制度性成本,是应对危机、开创新局的关键所在。
  一种全新发展格局的塑造,无不有赖于一种与之相称的制度体系支撑。当前,疫情尚未完全退去,形势瞬息万变,广大中小微企业仍在经受考验,当“活下去”成为“首要目标”,不同治理环节之间的衔接度、畅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对危机的速度、效率与成效;生产经营难度系数成倍增加,对减税降费的渴望,对服务质量的诉求,变得尤为迫切,以往觉得可以缓一缓的改革必须跑出“加速度”,才能让企业发展抢先一个身位,跑到危机前头。从一个大的发展格局去审视,摆在我们眼前的种种困难,实质是一个个具体的局限条件。找准一个个“局限”,厘清一条条“约束”,全面深化改革就找到了“支点”,创新制度供给就寻到了“靶点”。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就要从这一个个关节点入手,束河冲沙、打通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奠定有效制度基石。
  越是局面困难,越见制度功效。危机之下,让不少企业压力倍增的税费成本、融资成本、要素成本、物流成本,本质上都是生产制度成本的具体体现。只有制度成本降下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才能提上去。到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把知识产权、人力资本作为融资担保依据,青岛创新推出“人才贷”,又出台贴息贴保政策,设立履约助贷基金,有力推动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济南在推行“政银合作”基础上,创新跨区域商事登记服务模式,实现省会经济圈“全域通办”,极大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可以说,战时状态下的改革集中攻坚,无形中赋予一系列改革举措一种强劲而精准的穿透力,正刺破疫情造成的“层峦叠嶂”,铺就出孕育新机、开创新局的坚实制度轨道。瞄准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难题持续攻坚,任何一个点的突破,都有可能产生涟漪效应,带来面上改观,产生全局性牵引效用。
  越是局面困难,越显要素金贵。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用尽可能少的要素资源,获取尽可能大的综合效益。淄博高新区,严格执行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出清落后产能,倒逼行业洗牌,推动关键生产要素不断向“四新”经济集聚,逐步尝到高质量发展甜头;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彻底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选人用人现象,不到一年就引来80多个高层次创新团队,孵化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放眼全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供给等一系列改革走深走实,谁利用效率高资源要素就向谁倾斜、怎么能提高效益就怎么去改去干的局面正在形成。进一步深化资源要素领域改革,让要素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流动,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效能,就一定能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小循环”“中循环”,带动更广区域的“大循环”,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增添动力。
  越是局面困难,越要狠抓落实。当前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狠抓落地见效。今年以来,着眼于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有形之手”被充分调动起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改革举措紧密出台,直指发展痛点难点堵点。从实际情况不难看到,对上级精神贯彻落实得好、执行到位的地方,应对危机的成效就明显,企业满意度就高;反之,改革“打滑”“空转”,“政策能看到,勉强摸得着,但是不解渴”,转化不成即时战力,纾困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当改革走向实操层面,更多的目光从政策“供给端”转向“接收端”,尤为考验一个地方在顶层设计之下探索现实路径、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无论是加快项目落地,还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率先走出困局、取得突破的关键,就看谁能练就一流的落实能力,谁最擅长用好用活政策杠杆,谁能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拿出一抓到底的落实魄力,涵养善谋能成的落实能力,打通一个个深化改革的关节点,我们必将激发更多新活力,裂变更多新动能,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闯出新天地,开辟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