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官本位”立起“民本位”

临沂打造“六更”营商环境

2020-01-17 作者: 杜辉升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1月10日上午,临沂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聚焦问题、靶向施策、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六更”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只有掏出‘口袋里的权力’,敢于触动‘本单位的奶酪’,改掉‘官本位’,立起‘民本位’,才能提升效能、创优环境,在更多领域、更多层面增创未来发展新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说。
  目前,临沂市正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集中行动,打造利企惠民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确立了打造“六更”营商环境的目标,临沂市委决定从1月中旬至3月下旬,主要分三个步骤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集中行动。
  临沂市将排查风险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观念陈旧、‘官本位’思想浓重,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简单粗暴、执法不严格不规范,失信违约、新官不理旧账,改革不彻底、办事效率需提高,政策悬空、‘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寻租设障、扰乱市场秩序,漠视法律、不尊法不用法”等8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逐一整改问题,推动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临沂形象”的良好局面。通过“自己查、开门查、相互查”等方式,畅通12345热线、信访举报、巡察检查等渠道,把历年存在的问题全部找出来、登记在册。
  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集中攻坚化解,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制定阶段目标,实行销号管理,一个一个解决掉。对问题解决情况,要聘请第三方进行评估验收,解决不彻底的重新整改,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健全长效机制,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查找漏洞、剖析根源,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巩固集中行动成果。
  据了解,这次集中行动不分阶段、不设环节,三个步骤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集中行动结束后,将转入常态化运行。
法无禁止即可为
  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临沂市把政策界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提出了“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总要求。
  系统梳理上级政策,逐一建立负面清单,把上级的政策“弄清楚”,向社会公布哪些需要审批、哪些是前置条件、哪些是后置条件、哪些是企业不能做的。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上的,企业都可以去做,政府必须抬杆放行。同时,把临沂市的政策“定细致”,开展一次“回头看”,对历年出台的文件进行梳理评估,对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抓紧废除,对那些要求模糊的抓紧细化,对那些没有责任部门的逐一落实牵头单位,确保每一项政策都有人抓、有人管。此外,把出台的政策“落到位”,扎实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创新方式、详细解读,把涉及企业、民生的政策,向社会说明白、讲清楚,让大家能灵活运用政策,做好结合文章,着力解决难点问题。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临沂市将以流程再造为抓手,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动“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彻底放权,按照“放无可放、减无可减”的原则,把该放的放彻底、放到位,能放到县区的放到县区、能放到乡镇的放到乡镇,做到放管结合、放管并重。
  围绕“一门集中、一号响应、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的目标抓改革,重新梳理审批流程、服务环节,通过顶层设计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共有、资源共用。特别是对工程、投资建设项目,要再梳理、再创新,用好用活“容缺受理、承诺制审批”等措施,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牢固树立“每个部门都是营商窗口、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代言人”的理念,主动服务。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容缺受理等制度,实施贴心帮办、全程代办服务,切实当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
14条工作专线齐头并进
  目前,临沂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和14条工作专线,既要抓好统筹协调、研究调度工作,也要到一线、到企业、到群众中去,靠上服务、解决问题。县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带头研究存在问题、带头到一线督导工作;分管负责同志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营商环境工作,决不能只抓业务、不搞服务。
  临沂市为此次集中行动专门设立了监督问效组,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在集中行动中破坏机关作风、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实行“零容忍”,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件,严肃问责一批干部,形成有力震慑。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地方和部门,启动问责程序。对已清理整治的问题,要采取“回头看”、随机抽查、安排回访等方式,了解工作成效,巩固行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