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理论周刊

直播扶贫,以流量带动销量

2020-01-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徐 涵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我们修的是有形的公路,如今我们搭建的是无形的“网路”。直播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近日,济南商河县副县长通过电商直播和短视频,销售该县土特产“商河皇家扒鸡”,两天卖出之前半年销量,并获得大批网友点赞。
  此前,安徽砀山“网红县长”朱明春4次上淘宝直播推介农产品,销售额达257万元;江西寻乌“美女副县长”米雅娜直播卖百香果,两个半小时售空2万多斤。除领导干部亲自上阵“带货”外,不少农民也把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很多贫困地区,不是没有好特产,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因为没有流量而没有销量。传统的线下批发零售方式,销售范围相对较小,价格拉不开差距,交易成本高。而直播能够克服地理限制,拓宽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让需要帮扶的地区跟市场、消费者建立起“直供直销”的新链路,既能破除信息不对称的屏障,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又不断升级的需求,又能短时间大幅度带动农产品销量,拓宽销售范围,解决销售难、储存难问题,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增加了经济收入和就业岗位,让贫困地区宣传有渠道、推介有门路、收入有保障,因此迅速成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直播扶贫虽然优点多多,但仍有很多地区至今没敢迈出第一步,背后最大原因是观念保守,不敢试、不愿试、嫌费事。在这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必须开阔思维,带头探索,勇于尝试。平时不苟言笑、严肃正经的领导干部,运用网络语言不遗余力地为自家产品“打call”,这种“反差萌”大大提升了直播的“吸睛指数”,进而转化为“带货能力”,增加产品销量。此外,还可结合农博会、农贸会、展销会等多种产销对接方式,组织策划相关直播活动,多管齐下“吸粉”,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
  但领导干部不可能将直播变为职业,要想让直播扶贫惠及更多区域更广群体,还必须培养出一批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既有互联网思维、又有市场意识、还懂直播技巧的农民主播。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村播计划”,挖掘并培育做电商的新农人,让他们自己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此外,直播只是打开市场的一种手段,其可持续性如何,能否长期带来“回头客”,还得看产品质量。互联网热度消散快,而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要想实现产品的可持续销售和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之前曾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农产品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自产自销,缺乏质量认证和统一标准,品控能力弱,突然面对网上涌来的大规模订单,很容易出现品质不过关的“翻车”现象。因此,要以直播助推整合农产品的产、供、销新链条,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不断提高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把老百姓田间地头的初级农产品变成标准化的好网货,从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要想富,先修路。”过去我们修的是有形的公路,如今我们搭建的是无形的“网路”。直播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也要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不宜过分放大,当成易如反掌、屡试不爽的“万能钥匙”;也不宜过分贬低,看做是不务正业、作秀造势的歪门邪道。既要及时转变思维、跟上形势,也要警惕不顾实际、盲目跟风,通过规范化、特色化,让直播在扶贫领域拥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