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法

深化“源治理” 打造平安福地

2019-12-27 作者: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岱庙街道五马社区的网格员在网格服务驿站里商讨工作。
  □ 本报记者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黄丽娟 王蒙

  泰山区岱庙街道位于泰安中心的老城区,辖区人口密度大,驻地单位多、商场市场多、老旧小区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
  近年来,岱庙街道坚持往“根”上找问题,从“源”上抓治理,在“本”上求实效,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探索新路径,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力构建区域共建、多元共治、全民共享治理新格局。
  岱庙街道充分运用全域思维、融合理念,从源头上打破各自为战局面,凝聚优势资源力量,探索形成社会事务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岱庙街道一方面突破原有职能部门壁垒,对综治、信访、司法、公安、应急、城管等治理单元进行系统整合,组建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统一调度,形成了全要素治理“拳头”,效果明显。今年,该街道5年以下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87%,5年—10年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100%。
  另一方面,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在街道层面成立了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通过共同体单位提报、社区申报,建立为民服务清单和社区需求清单,在民生帮扶、颐养健康、社会公益等方面启动62个共建项目。
  其中,针对辖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缺失、供需矛盾突出等根本性难题,岱庙街道依托党建共同体,积极联结辖区内信誉度高、口碑好的鸿瑞、安泰等19家物业服务资源力量,成立“红色物业联盟”,启动了“红色家园”行动项目,辖区19个社区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社区面貌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围绕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凸显、居委会自治职能不充分、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岱庙街道构建起党组织重引领、居委会抓自治、工作站强服务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通过制订基层治理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地。
  岱庙街道坚持把推进网格实体化、平台智能化作为打通信息源的关键途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力。
  街道共划分成四级网格,每级网格都设网格长,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网格长下设网格员,在网格内重点抓好民意收集、矛盾化解、服务代办、困难帮扶、阶段性重点工作、安全隐患排查、信访维稳和重点人员监控、流动人口登记等9个方面工作,采取定时办公、定时办结、定时兑现“三定时”的方式提高问题解决的速度。
  前不久,三友社区针对辖区退役军人多的实际,开展退役军人网格化服务,逐人建立退役军人家庭档案和需求清单,及时为他们转接组织关系、落实保险接续、安排公益性岗位,辖区122名退役军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为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该街道还自主研发“云治理”信息平台,接入“天网”和“雪亮”工程探头数据,实现事项的发现、交办、反馈、督办等环节闭环运行。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网格内的群体矛盾纠纷、环境污染防治成效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科学预判规律性问题和节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平台试运行以来,上报各类问题899件,办结825件。
  针对社会参与度不高、治理结构单一、治理能力匮乏等问题,岱庙街道充分发挥好自治、社会、教育、法治资源力量作用,为基层治理引入源头活水、注入强大动力。
  该街道把社区协商民主议事建设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建立社区事务“邻里中心”,深入实施人民调解强基工程,组建劳务纠纷、物业纠纷、家庭纠纷和涉诉纠纷等专业调委会,选聘127名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
  建设“区街一体”社会组织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壮大带动型、“草根类”社会组织156个,先后在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累计157场次,惠及群众3.3万余人次,有效满足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解决了一些政府“想管管不了、想管管不好”的难题。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借助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站、“刘欣工作室”、岱庙讲坛等平台载体,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先后举办扫黑除恶、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等专题培训26场次,有效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的治理服务能力。
  另外,岱庙街道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律师事务所、律师会客厅、司法超市全覆盖,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促进街道各项事务依法行政、按制度办事,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