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建设城市绿道,绿水青山从“有”到“优”

2019-12-12 作者: 田可新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王阳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建设城市绿道,是为了提高绿水青山的质量,这对于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筑牢根基,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前,济南市政协展开新一轮“商量”,市政协委员、业内专家、市民代表,从生态优、泉城范、新生活和经济带四个方面,共同探讨如何建设城市绿道,使绿水青山从“有”到“优”。
  “我希望绿道能把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景观等串在一起,像一条“绿线”穿越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群众可以步行,可以骑车,没有车水马龙的干扰。”济南市济阳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梁哲谈到了自己的期待。“比如,通过滨河绿道建设,为一些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体验自然、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这样的绿道才能更生态、更自然。”
  “济南市的绿道网分布还不完善,各景点之间还缺乏一些联系。有的景点是靠机动车道连接,存在着安全隐患。绿道建设还要让群众可以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群众代表刘德永认为。
  绿道建设是对人居环境的锻造,一个好的人居环境除了要生态优以外,还要符合城市特色。对此,济南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莉认为,“山、泉、湖、河、城”相融一体是济南最鲜明的特色。应尽可能地将这些特色资源链接,使绿道成为展现泉城特色风貌的主题风景线。建议有重点地规划建设多处主题绿道系统,比如在老城中心,打造环大明湖绿道、古城街区泉水绿道、环护城河绿道,并有机链接,向南可以延展到千佛山,向北可以延展到小清河、黄河;比如在新城中心CBD—奥体区域,CBD建设中的南北两公里长绸带公园与五顶茂陵山—马山坡东西绿廊十字交会,可通过最美网红路—转山西路与牧牛山公园连通一线,打造出现代化新城标志性风景绿道。”
  “济南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前期先后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这一次绿道网的规划,我们也要和保护规划相衔接,要重点发掘泉水资源,打造泉水绿道。”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牛长春表示,要保障绿道生活性的作用。根据绿道在地理区位和功能的不同,规划将划分成三个层次,保证我们的居民就近到达绿道。“我们计划居民能够5分钟内到达附近的街区绿道;城市绿道,计划15分钟内能达到;区域性绿道,计划半小时到45分钟到达。
  “还应该结合绿道景观节点,设置绿道驿站,供人们休憩、游赏。配置座椅、自动售货机、健身、公厕、照明等设施,配置公园、名胜、所在地点的简介,以及包含位置的智能化绿道查询系统,为人们打造出美观、方便、有趣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人文绿道。”邵莉认为。
  城市绿道不仅是民生之道,也是一条产业之道、发展之道。据了解,济南市在相关规划里也考虑通过乡村绿道建设带动乡村振兴,以周边地区特色的乡村绿道来串联特色的村庄,同时在沿线开辟农家乐、农业采摘等休闲旅游项目,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也能增加农民收入。
  “绿道本身具有旅游功能,也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带动城乡互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带动经济发展。”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副局长杨波则表示,“下一步要将城镇型绿道与郊野型绿道相结合,和周边的产业充分结合起来。让城镇型绿道节点的餐饮购物、主题酒吧与郊野型绿道节点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度假区、农业观光体验区、特色生态养生区、文化名镇名村充分结合。让这些生产要素充分连接起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周围居民的就业,拉动经济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