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济南样本”

2019-12-12 作者: 晁明春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全市共有贫困村1006个(省定贫困村485个、市定贫困村52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2万人”——在济南市的扶贫干部眼里,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后面,都是一个急待救助帮扶的家庭。
  “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12月10日,济南市扶贫办主任吴兴金向记者捧出一份应该说是完美的成绩单:截至2018年底,全市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22.2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明显阶段性进展。
  其中,位于济南南部山区西营镇的黄鹿泉村、积米峪村,就是两个精准脱贫的生动样本。
黄鹿泉村:引进了田园综合体
  对69岁的黄鹿泉村村民李京财来说,压在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松:他和老伴由于患长期慢性病,稍重点的活儿就干不动了,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村里像李京财这样的贫困户还有不少。”黄鹿泉村村委会主任张文祥告诉记者,位于济南南部大山深处的黄鹿泉村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平时村民多靠外出打工谋生。全村共有村民303户816人,2014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249人,是标准的省定贫困村。村集体不但没有收入,还背了一身外债。
  从2015年开始,李京财干瘦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在帮扶干部的努力下,村里陆续实行了一系列脱贫举措,如2015年投资6万元,建设了优质桃园5亩;2016年投资24万元,建设了拥有2000只芦花鸡的养殖场;2017年又实施建设了屋顶式光伏发电项目等。但让村子发生根本变化的,还是2018年引进了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青山绿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
  “2018年4月,公司与黄鹿泉村‘两委’签订了800亩土地流转合同,地上树木全部由公司买断。仅此一项,村民家家户户就在银行里有了平均10万元的存款。”公司负责人程克红告诉记者,黄鹿泉村是“省级传统村落”,他们花重金从广州请来专家做田园综合体整个规划方案,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成民宿样板房1处,正在建设榛子种植、村容村貌整治、养老院及小广场、儿童无动力游乐设施及老泉、黄鹿泉等泉文化景点。
  项目一建设,村民的脸上就乐开了花。“为什么?都有了工作了呗。”李京财笑呵呵地介绍,村里70岁的妇女打扫打扫卫生,一天都有70元的收入,就连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开始回来了。
  “整个项目算下来,需要投资1.6亿元,主要发展智慧农业大棚、特色林果种植、民俗旅游特色产业,争取明年五一对外开放运营。”程克红说,投入运营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将首先保障该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月工资2500元左右;村企共建民宿5至10家,村集体年增收200万元左右。“我们要争取让黄鹿泉村成为济南南部山区最富裕的村。”
  直接受益的李京财告诉记者,2019年家庭总收入21144元。“再加上免交合作医疗、免费查体,购买扶贫特惠保险,享受慢性病免费送药等,这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积米峪村:易地搬迁拔穷根
  12月10日下午,当记者在积米峪安置区见到51岁的崔殿福时,他正坐在14号楼一单元201室的新家客厅里,悠闲地看着电视连续剧,“冷不冷?要不要打开空调吹吹暖气?”他兴奋地搓着手。
  说起以前的积米峪,崔殿福可是有一肚子话要说。积米峪村包含8个自然村,分别是灰泉、遛马岭、火窝、弯弯地、黄鹿泉顶、孔老峪以及东积米峪村、西积米峪村,村村间隔好几公里,其中灰泉海拔最高780余米。
  自然村分散,海拔高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等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延伸,信息闭塞也严重影响着老百姓前进的思维、致富的步伐,祖祖辈辈无法告别“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居住难、发展难”的贫困现状。崔殿福就是西积米峪村的,还有着一身装修的好手艺,前几年挣了些钱,就想给儿子盖套房,二层小楼还没起来,崔殿福突然得了脑梗,一下子又掉进了“贫困窝”。
  “像积米峪这样的村怎么脱贫?只有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存和发展环境,斩断落后封闭的穷根子。”在济南南部山区管委会挂职副主任的段振锋说。
  2016年4月,《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批复》确定西营镇积米峪村和老峪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村,这也是济南市仅有的两个易地扶贫搬迁村。积米峪村易地扶贫搬迁区搬迁入住273户723人,其中贫困人口78户153人;老峪村易地扶贫搬迁区搬迁入住284户819人,其中贫困人口69户155人。
  2017年7月31日,老峪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开工,同年9月,积米峪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开工。2018年9月,如期完成了房建及配套建设任务。积米峪安置区共建设19个单体。其中,“4+1”框架结构楼房16栋住房360套,集体公寓1栋20套;村委会综合楼1栋,六班制幼儿园1处;配套建设消防泵房、生活用水泵房、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总投资1.89亿元。
  “要搬迁了,大家特意选在了2018年的中秋节作为搬迁的好日子,住进新小区的新楼新家里,大家那个乐呀,祖祖辈辈不敢想的事今天实现了。”积米峪村党支部书记李法明说。
  就拿崔殿福100平方米的新家来说,外墙全部做了保温处理,窗户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内部进行了简单装修,可以直接搬迁入住。最关键的是他除了购买储藏室和车库花了8万元以外,整个新家一分钱没花。“而且,原来的房子因为是新盖的,面积也大,评估了40多万元,也就是说,搬进了新家,还倒给了30多万元。”崔殿福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对在大山里窝了几辈子的村民来说,挪了“穷窝”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还“换穷业”“能致富”。记者看到,两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一户一册”帮扶措施中包括孝善扶贫、公益专岗、投资分红等,设立防火护林员、环境管理员、治安巡查员等扶贫专岗,每月每人工资200元。对于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则兜底解决。
  “最让村民期待的是今年10月,村里与山东高速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流转土地1万余亩,打造集养生养老、生态农业种植、加工销售、民宿旅游和田园农庄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李法明告诉记者,从2020年起,公司将每年支付该村土地流转和管理费用600万元,村民每人每年可增收4000元以上。再加上新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有依托天然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电商扶贫项目等,较好地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