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如何夯实全社会养老财富储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答记者问

2019-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7.9%。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
  问:请问《规划》从哪些方面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
  答:夯实财富储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一是通过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二是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财富积累与合理分配,鼓励家庭、个人建立养老财富储备,稳步增加全社会的养老财富储备。
  另一方面,注重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健全老有所医的医疗保障制度。三是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实施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行动计划。四是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
  问:《规划》中提到“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请问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一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
  二是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规划》对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了定位。一方面,要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公办养老机构优先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作出特殊贡献的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经过一定程序整合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推动养老机构将服务逐步延伸至居家社区。扶持引导养老机构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
  三是推进医养有机结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根据医保基金水平,积极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病床、安宁疗护等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问:请问在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有哪些考虑,提出了什么举措?
  答:一方面,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一是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对冲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二是发展劳动力替代及增强技术。顺应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趋势,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另一方面,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水平。一是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大力发展老年医学,促进医研企共同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老年医学科技发展。二是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优化老年辅助产品设计,提高实用性,为老年人功能退化缺损提供智能科技代偿,辅助、替代人力照护,以技术创新增进老龄群体的社会参与。三是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以主动健康技术为引领的信息化老年健康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疾病预防、功能完善以及健康寿命延长,建设基于循证医学的持续性健康维护和干预体系。实施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