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五联”模式开创油区治理新方式

2019-11-21 作者: 王晶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张凤仙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河口区现有油地公安、油区综治、油田治保等多支油区秩序治理队伍,在油区治理中担负的角色和职责各不相同。为进一步取长补短、凝成合力,发挥最大的战斗力,逐步创新走出了一条“联建、联训、联宣、联防、联治”的“五联”油区秩序治理新模式。即建立联防联治运行机制;联合开展体训培训;联合进行油区法规政策宣传;联合各家所长开展人防物防技防油区秩序防护;联合开展油区秩序综合治理整顿。”11月14日,东营市河口区油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薛传刚向我们介绍。
  “创新出这个模式,也是我们根据现实情况所摸索出来的,加之随着全国自上而下机构改革的进行,油地双方油区秩序治理机构在职能职责、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变化,特别是油区稽查部门更名为油区综治中心,原行政执法相关职能剥离,执法手段弱化。如何在机构改革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好油区综治职能,走出一条创新性的油区综治道路的新课题,摆在了现实面前。”薛传刚向我们解释道。
  原来,河口区地处胜利油田腹地,境内油田二级单位8家,油公司3家,地上油气井林立,生产设施棋布,地下管网纵横,作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油田的生产生活各项设施分散在河口区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多,面广,无序,如何保障油田生产设施安全,维护良好的生产施工秩序,成为历年来河口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所谓联建,我们就是要把各支队伍凝成合力,发挥最大的战斗力,真正形成1+1大于2的效果。”薛传刚说道。河口区先后建立完善了油地维护稳定联席会议、油地联席综治会议、油地综治情报信息共享交流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密网络,专业设备、专题会议、专职信息员等更成为“标配”,目的就是要实现油地油区综治信息共享,快捷高效互通各项信息数据,及时沟通交流油地综治情报,为油区秩序治理有效开展提供了信息保障。
  “全体都有,一、二……”正在采访中,窗外传来了喊口号的声音。“现在外面正在进行的就是每月都进行的联合训练。”薛传刚介绍。为了增进队伍之间的了解和熟悉,认识到相互间的优势和不足,提高整体训练水平。河口区油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油地协调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油地相关油区秩序治理队伍充分沟通计划,坚持每月开展队员体能技巧训练,油区、公安、油田三方在提供场地、器材、聘请专业教练等方面各尽其能,共帮互助,实现体训资源利用最大化。
  油区秩序治理,重点在治,而更关键的更在于防患于未然。在河口区油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河口区与部门、镇街,镇街与村居层层签订的综合治理责任书。“每季度开展一次油区专项整治行动,本辖区年内实现涉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纠纷、民生问题四个下降目标……”
  通过签订责任书,河口区依据辖区和职责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形成区、乡、村三级油区秩序治理责任网,区油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发挥职能优势,联合油田治保队伍不间断轮流对涉油生产源头例行巡护,同时,不断加大物防、技防投入力度,在重点井场、生产区块出入口按装高清远程监控设备,油气管网安装热成像及泄漏预警装置,监控调度中心24小时专人盯防。各方联动,层层设防,从源头上筑起了防控篱笆,降低了涉油犯罪的发生率。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河口攻坚战专项治理及油区巡护专项治理等活动6次,共出动综治人员2800余人次,巡逻车辆500余车次,查扣车辆9辆、移交公安5辆,抓获涉油人员2人、移交公安2人,清理私接乱拉油田燃气管线、电缆300多米,截至目前查没回收原油355.67吨……“这是我们今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治理以来的成果。”薛传刚解释。
  “通过“五联”油区秩序治理模式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始终保持对涉油犯罪的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威力,有力维护了油区秩序的稳定,为油田企业及油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油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薛传刚说道。